印尼小说网

李特造反攻巴蜀【1 / 1】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初,朝廷派兵符到达秦雍,命令李特召回流亡的民众,并派御史冯该监督此事。李特的兄弟李辅等刚到达蜀地,当地混乱不堪,无法再回去了。李特接受了这个事实,于是派遣阎式前去求罗尚,请求延迟流民返回的时间到秋季。李特派遣式催促罗尚,罗尚将此事告诉了冯该,并答应了他的请求。朝廷下发了玺书,详细列出了六郡的流民和特的总督职责。

然而,李特因讨伐赵廞有功,冯该奏请朝廷,希望给予封赏。辛冉想把这功劳归为己有,却没有实情上报,众人都对此感到不满。此时,冉等与李特兄弟之间产生了怨恨。当罗尚督导流民准备在七月初出发时,流民散居在梁州和益州之间,为人所雇佣,听说郡州要逼迫他们离开,人人都感到忧愁和怨愤。

此外,洪水泛滥,年粮尚未收获,没有足够的行资,特再次请求延迟到冬季再行,辛冉认为他适合担任太守,而李芯认为不可行。冉性贪暴,想要杀掉流民的首领,夺取他们的财物。于是他对李苾说:“罗尚设立关卡搜捕,特为流民请留,流民都对他感激并等待他,想必会随他归来。现在如果不行动,时间一长就会有变故,应该先讨伐特。”苾同意了他的意见,说:“可以发布榜单召集那些能杀死李特兄弟的人,重重奖赏,必定会有人将他们抓来处决。”于是辛冉发布了榜单,让人在各处张贴。李特得知了这个消息,派人私下取下榜单,并与弟弟李骧改成招募六郡的英雄豪杰,如果能抓到一个流民首领,奖赏百匹绢。于是流民们非常恐惧,纷纷归附李特,短短十天内就有两万人归附。李特再次派遣式去求罗尚延期,罗尚答应了他的请求。式回来告诉特说:“罗尚的威刑不行,冉等人各自拥有强大的兵力,与我们不和睦,必然怀有害我们的心思。一旦发生变故,罗尚无法控制,我们应该做好自我防备。”

李特听从了这个建议,与弟弟李骧分成两个营,整修甲胄,整顿军队,准备迎接辛冉等人的到来。此时,辛冉听说李特已经分兵做好准备,便率领李苾带着两万步骑夜袭李特的营寨。李特放炮,让隐藏在第二个营寨的伏兵发起攻击,冉和芯的军队死伤惨重。于是,流民们推举李特担任北方大将军,受封和封拜,李流和兄弟李辅、李骧都被封为将军,一起攻打辛冉在广汉的营寨。

第二天,辛冉率军出城,大骂流民贼,妄图谋反!李特大怒,骂道:“我对国家忠心耿耿,你们为何无故加兵夜袭?”于是双方骑马持刀冲杀,不到十合,冉大败逃到德阳城。李特率军进入广汉郡。

数日后,他进军攻打成都,与蜀民约定三项法规,施舍救济,上下互相配合,军政井然有序,蜀民非常高兴。

此时,辛冉和李苾大败,前来见罗尚说:“大人以李特兄弟为亲信,今天怎么办?”罗尚说:“特本无反心,是因为你们催逼流民,才导致混乱。既事已成,应该迅速发动攻击,同时派人向梁州和南蛮校尉求援。”冉说:“好。”于是,罗尚亲自率军围困郫水,建立了连续七百里的营寨,与李特相互对峙。

太安元年夏天,河间王司马颙听说流民李特兄弟造成了混乱,便派遣督护卫博前来讨伐李特。卫博率军来到梓潼,李特得知消息,便派遣儿子李荡率领五千兵士前去迎战,双方在德阳相遇。次日,双方列阵交战,李荡亲自出马与卫博交锋,不到三合,卫博败逃,他的部队全部投降。李特自称为大将军、益州牧,招募军队攻打罗尚。

与此同时,齐王司马冏一直想要专政,由于惠帝的子孙已经全部灭绝,大将军颖有一定的立威势头。

文中提到,河王司马覃是武帝的孙子,才八岁。齐王冏上表请求立覃为皇太子,惠帝同意了。齐王冏被任命为太师,东海王越为司空,全权掌管中书监。

到了八月,听说蜀地的李特谋反,于是任命张微为广汉太守,让他起兵讨伐李特。张微接到命令后,带领军队来到德阳,沿着小径攻击李特的大营。但被李荡得知后,立即派兵堵截在中隘,张微的军队无法出来,被李特的军队从山上滚木石砸下,张微的军队全部死亡。李特派遣李骧攻击成都的北部,又派遣李流攻击成都的南部,打算与罗尚的军队会合共同攻击。此时,罗尚听说张微被困,命令辛冉率领两万精兵前来攻击李骧。当时骧的前锋已经到达成都的北部,辛冉立即带兵迎战,与李骧交战,连续战斗了十几次,胜负未分。正在战斗之间,突然东南方尘土飞扬,一支人马飞快赶来。冉回头一看,旗上清楚写着李流的军队,急忙准备抵挡敌人。前锋已经到达。骧见到流军到来,大声鼓动军队发起攻击。双方夹击,冉支撑不住,骑马逃跑,余下的军队几乎全部被杀,只有少数逃回去。因此骧和流继续攻打成都。

当时是十二月,齐王冏傲慢奢侈,建起府第和西宫等,内外都对他失望。侍中稽绍上表劝谏说:存有亡的教训,《易经》中有很好的警示。愿陛下不忘金墉之败,大司马不忘颍上之变,大将军不忘黄桥之事,那么祸乱的萌芽就无法生发。

可惜惠帝没有能够采纳。齐王沉迷于宴乐,不去朝见,坐着拜见百官,符敕三选举不公平,宠臣擅权。南阳的士人郑方上书劝谏说:大王啊,你难道不担心危险吗?沉迷于宴乐,这是第一失误;宗族之间互相猜忌,这是第二失误;对蛮夷不加重视,这是第三失误;百姓困苦,没有听说过谋求救济的计划,这是第四失误;义勇军有功劳,长时间没有得到赏识,这是第五失误。

这五个失误,若不及时纠正,恐怕家国难以保全!可惜齐王冏无法听取劝谏。孙惠也上表说:天下有五个困难、四个不可为,明公都陷其中。冒犯锋刃,是第一个困难;聚集英豪,是第二个困难;与将士同样劳苦,是第三个困难;以弱胜强,是第四个困难;兴复皇业,是第五个困难;大名不可久负荷,大功不可久任,大权不可久执,大威不可久居。大王行使这些困难却不视为困难,处于这些不可为之中却谓之可为,惠帝私下对此深感不安。殿下应该考虑功成身退之道,委重于二王,恭敬地归还封地,那么太伯子臧就不能独自享受前人的美名了。可惜齐王冏无法接纳。孙惠辞病离去。醊对曹摅说:“孙惠劝我归还封地,你觉得怎么样?”摅说:“议论太过。大王如果能够居高思危,披挂起身离去,那才是明智的行为。”冏没有听从。王豹也给冏写信说:河间、成都、新野三位王在年轻有为的时候,都兴起战马,掌握要害之地,而明公则凭借皇权之威,独自占据京都,专揽大权,却没有见到他的福祉。请将王侯全部遣回各自的国家,按照周、召的法则,让成都王成为北方的伯爵,治理邺城;让王成为南方的伯爵,治理宛城,以河流为界,各自统治王侯,夹辅天子,这样可行吗?当时长沙王义见到豹上表,便进去对冏说:“小心离间亲人,为何不在铜锤下将其打杀?”冏于是鞭杀了他。豹将要死时说:“可以将我的头悬挂在大司马的门前,以示抵挡敌军攻打齐国。”说完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