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无点墨也无成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位看上去十分干练的中年官员步伐稳健的走进琨华殿。
“陛下,臣王温奉旨觐见。”
“你来了。”
“陛下召见,臣唯恐来迟。”
“平身吧,坐下说话。”
“谢陛下。”
王温闻言愣了一下,他不过是一个四品官,陛下召他能有什么事呢?
而且还赐他座,这让他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不过也来不及多想,还是心怀忐忑的坐了下去。
殿内只有君臣二人,冉闵也不拘泥于什么君臣礼数,随意的倚靠在龙椅之上。
“不知陛下召臣有何要事?”
“前番朕听说你与王司徒一同处理城中难民和征集粮食,倒是挺尽职尽责。”
王温站了起来,俯身拜谢圣恩。
“都是王司徒的功劳,臣岂敢独揽。”
冉闵只是注视着眼前这个一板一眼的官员,也不言语。
这个王温虽然办事比较轴,但是为官清廉,并且肯为百姓操劳,这在满朝文武官员中还是少见的。
况且之前城中兵变,王温临危不惧,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连那帮操刀子杀人的大老粗也拿他没有办法。
对于这个人,冉闵是放心的。
“邺城的禁所关押有多少犯人?”
“回陛下,邺城禁所关押的囚犯合计两万左右。”
两万,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彼时的邺城,作为北方最繁华的几个大城市,与洛阳长安齐名,人口也不过六十万余。
“这些都是什么人?”
“狱中犯人大多是羯赵遗留下来的,而且不少人都曾是军汉出身。”
这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聚众百万攻秦,声势浩大,
眼看形势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候,秦将章邯解放骊山刑徒数十万,将他们编练成军队,并率领他们出战起义军,竟然连战连捷,无往不胜。
而眼下邺城也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城中关押的这些囚犯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
而且这两万人大部分还都出身军旅,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这比临时征集来的民夫要好用多了。
“城中兵力短缺,城防吃紧,赵军不日将卷土重来,朕打算赦免这些囚徒,让他们戴罪立功,守卫城池,你看可行么?”
王温没想到陛下召他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一时之间吃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臣担心”
“但说无妨。”
“臣担心这些囚徒不为陛下所用。”
说完这句话,王温提心吊胆的观察着冉闵的脸色。
“哦?为何?”
“这些人在狱中遭受磨折,早已对朝廷怀恨在心,臣恐怕一旦将他们尽数放出,反而会危害民间。”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些人被关押已久,心中滋生的恨意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平息的。
而且这些人哪个是省油的灯呢,万一到时候不服从号令,闹将起来,邺城的城防就会陷入混乱。
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这个你先不用管,朕自有办法。明日你将这些囚犯集结起来,朕亲自去一趟禁所。”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