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五十八章【1 / 1】

大花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然,余文彦的话音刚落,就感觉到房间里的其他几人的视线都落到了自己身上。

咳咳,他也不过就是想到了张飞的那个梗嘛。

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余文彦连忙补救道:“夫子,我的想法同大家的差不多。”

“人有慎动,凡数人之大者,君子必善其独也,君子必戒其己。”

“夫子教训的是,学生知错了。”方亦行这是在说他比余文策他们几个年纪大,嘴上还没个把门的,夫子这是要他向君子学习,君子慎独,即使没有人时,也会规范自己的言行,并能时时反省自身。

余文彦想想自己有时候的确说话有些不过大脑了,这可不是在现代,现代说错话顶多也就是得罪人,在古代说错话搞不好就要掉脑袋的。

看他认错态度诚恳,方亦行这才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继续问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你等可还记得此句?”

这是《周易·象传》中的一句话,几人早就已经学过,余文彦穿越过来之后,更是对这种类似于玄学的东西十分感兴趣,因此记得十分牢固。

“乔沛,此言何意?”

“回夫子,下卦为艮为啥呢,上卦为兑为泽,山中有泽,山气水息,构成咸卦,象征交感。君子取法于深邃的山谷,广阔的大泽,因此虚怀若谷,能以谦虚的态度,广泛地容纳和感化他人。”<1>

“柳辛,何为此言要义?”

“回夫子的话,应是虚怀接物。”

“文策,你来说说你的见解。”

“是,夫子。学生以为,惟虚怀受人助,听说人之心,方能为世所荣,虚以受人,不独为美,更立聪明。”

方亦行又将目光转到余文彦身上,余文彦随即答曰:“回夫子,人生夜漫漫,方遇许多艰,吾辈所见某人今,盖为后之序练也,或移人脚石,乃自为铺路。”

“善。”

段夫子继续说道:“尔虽年少,然心中已有虚怀接物之象,不因小利而失其心,若志不渝,将来不能得功名,亦为人所称道也。”

“学生记下了。”

方亦行早年就是贫寒学子,求学甚是艰难,其程度堪比《送东阳马生序》所写,他们能将试题印刷出来,再以成本价卖出,受益更多的,绝对是那些家中没什么资财的贫寒学子。

想必方亦行有此一问,也是在看他们几人的心性,想来他们几人应是都过了夫子那一关吧。

本以为这个话题会到此结束,就听方亦行接着说道:“一个月后的府试,是开封府的王府尹来主持的,他是耕读之家出身,求学亦是艰难,因此注重求真务实,你们府试时,从破题时便要注意,只要坚守你们的本心即可。”

其实这在古代考编可太常见了。国家没有能力搞多人阅卷,最终的阅卷标准,难免会向主考官的喜好倾斜,许多学子更是不惜花费重金来打探主考官的喜好、搜罗他们曾经写过的文章,甚至还有不少招摇撞骗的。

不过这并不难理解,站在主考官的角度来说,他现在选出来的这些人,以后肯定会有人进入朝堂和自己同朝为官的,如果选出来的人都是和自己过不去的,那得多闹心,那简直是恨不得穿越回去给自己两巴掌的程度。

而且也不会有考生愿意和自己的主考官唱反调吧,这不存心断自己的前途吗?

而且夫子也说了,对这次的这个王府尹,他们只需要坚守本心就好,这就说明他们的观点和那王府尹本就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便不必费力去讨好,省的有谄媚讨好之嫌。

方亦行并不希望他们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主张,像是那水中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

这日回到家中,便见余蓁蓁和江书屿都在,原来是余蓁蓁有了身孕,特来回家报喜的。

余文彦默默在心里算了算余蓁蓁的年龄,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这是在古代,余蓁蓁已经比其他女子大了两岁才生娃的,已经好了不少了。

在这个传宗接代大于天的时代,有孕对余蓁蓁来说才是更好的。

一直到晚上,家中的氛围一直都是喜气洋洋的。

“文彦文策,你们希望蓁蓁姑姑生个小男孩陪你们一起玩,还是生个小闺女啊?”余老太太笑着问。

余文彦心想这个问题终于莱恩,这几乎是每个小孩儿都会经历的。不过他祖母未免表现的也太明显了点。

“当然是小男孩,这样我们就能一起读书习武了!”余文彦率先抢答道。

“对!策儿也比较喜欢男孩儿。”

这话倒不是余文彦单纯为了开心才这样说的,主要是他觉得就古代来说,男人比女人更容易生存下去,就算他自己以后成婚了,也会希望生个男孩,这并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女孩子在古代的生存条件太苛刻了。

不过听到余文彦和余文策都这样回答,大家自然十分高兴。

饭后,余蓁蓁又被余老太太和刘氏拉着说了许久的育儿经,而江书屿则是叫来了他们四个。

“这些都是我和父亲找到的开封府王府尹曾经作过的一些文章和诗帖,你们可以看看,但是切不可为了投其所好而失了自己,只要做到心中有数便可。”

“放心吧姑父,我们就算是想仿写还不一定有那能力呢。”

江书屿被余文彦的诚实给笑到了,接着又提点道:“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觉得只要仿的够好便能入了考官们的眼,殊不知这只是一厢情愿,我不能说没有成功的,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弄巧成拙,你们几人懂了便好。”

几人齐齐应是。

注:<1>这些关于《周易》的引用和解释都来自于张瑞主编的《易经64个人生智慧》这本书中的126—129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