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曌字空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书接上回,明朝联军在跨越鸭绿江后,如入无人之境,秋风扫落叶般地扫清了沿路的蛮军,不到6天,便击溃了清军和荷兰军以奉天和旅顺为支撑点的防线,并在葫芦岛与明军主力会师。而中路军的情况也有所缓和,在黄公辅和李自成的指挥下,明军在榆林付出了4万余人的伤亡挫败了清军的进攻。多铎率部丢下5万余尸体退回了包头,虽然多铎的主力部队所保留的战力仍不可小觑,但短时间内多铎方面的元气不可能完全恢复。而左良玉在经过半月的休整下,开始进军西域,西域各路军队根本不是接受过新式练兵的大明军队的对手。不过10日已经兵临亦力把里王都——阿力麻里城。
1655年12月9日,明军将清军和荷军压缩在了辽东南部的旅顺一带和奉天、辽阳,铁岭和抚顺几城。但顺治早在联军打败了他的主力后,便与吴三桂分兵,吴三桂和多铎会师,而顺治则撤入奉天,希望可以挽回局势。因而顺治在此地集结的部队光是满洲骑兵就有3万人,火炮更是有数百门,火器补给更是够敞开打3个月之久。
12月10日拂晓,7万明军在熊廷弼的指挥下,与另一边的毛文龙所集结的8万军队对距离旅大最近的辽阳,但令明军没有料到的是,清军在此地部署了超过100门重炮,将明军炸得人仰马翻,损失严重。且清军骑兵趁机突袭,导致明军被反包围,熊廷弼在组织攻击时被清军一炮炸到了后背,两条腿和一条手臂被炸得只剩下几条破布,半边脸被烧成焦炭,肠子从被贯穿的腹部中流出,当场死亡,军医官前来查看时发现血都已经流干了。好在不远处的朝鲜军队及时增援,才使得明军没能全军覆没。但回去后,毛文龙便被崇祯勒令赐死,好在孙传庭、孙承宗、袁崇焕、张煌言、卢象升等人的劝说之下,崇祯便又下一旨:罪臣毛文龙,在辽阳一战作战不力,令明军损9万精兵,理应赐死,但如今战事吃紧,临阵斩将乃兵家大忌,因此改罪为降为备倭军12营主将。
此战过后,明军便只围不打,双方近百万大军就这么僵持在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直持续了3个星期。
“陛下,”大将卢象升在例行会议中谏言,“最近几日部队粮草不足,不少部队的粮草仅够维持今日,大军如果这样下去,战力必然大打折扣!”
“那卢将军有何好点子?”崇祯问道,面容显得十分憔悴,战端一开,仅有的一次囫圄觉只是在山海关一战胜利后,而他本就因为操劳过度,在担任皇帝的10年后就头发渐渐斑白,而现在他如同一年过花甲般的模样丝毫无法让人想象他今年四十都未过!
“陛下,我建议与其一直干耗在这里饿死,我们不如死在战场上!给我10万精兵,老子把顺治小儿的头拧下来给您当夜壶用!如果我们围而不攻,那在座的各位都是民……”没得他说完,在他一旁的孙承宗用肘子顶了一下他,示意他冒犯了皇上,而他的话为自己以后冤死埋下了祸根。
就在全场沉默了几秒后,还是孙承宗出来打圆场:“各位谅解一下卢将军,他毕竟不是帅才,未从长远考虑,诸位不必计较于此。”
“那孙将军,”崇祯并没有为之前卢象升的无礼而表现出什么不悦,“刚刚卢将军的话并非没有道理,我们现在的确是需要打破僵局了,你有何建议?”
“臣已经想好了,”孙承宗神秘地笑了笑,“谭将军,王将军曾为吴三桂的心腹,在吴三桂叛军中他们威望很大,他们愿意策反叛军!”
“嗯?”崇祯惊讶地挑了挑眉,他并不对叛军有多少信任,“难道你可以保证他俩就不会去临阵叛变或者没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又或者吴三桂可以相信他们?即使吴三桂信了,他们也不可能过满军首领这一关!”
“臣去做他们的筹码,”张煌言站出来说道,“我到了他们的手里,他们肯定会想当然地和我们谈判;同时,城内的伏兵与外围大军里应外合,将他们一网打尽!”
张煌言刚刚说完,谭洪,王平藩下跪并发誓:“请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为陛下建功立业!”
“那白夷那里谁去对付?”崇祯点了点头,又对其他各文武大将发问。
“臣愿前去!”史可法主动请缨。
崇祯的神态出现了一瞬震惊,但更多的是怀疑,他于是对一旁的孙承宗说道:“孙将军,那就麻烦你和史大人走一趟了。”
“遵命!”孙承宗对这明摆着要将他挤出他亲手制定的计策中,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悦。
与此同时在奉天城中,顺治十分清楚他现在的处境。如果他不做些什么,那他绝对不可能东山再起。他焦急地踱着步,心中烦躁不安。
此时,站在他旁边的是吴三桂和一个满人大汉,这人不怒自威,如同大虫般;虎眼、轧髯、腰如巨熊、身长9尺有余。此人正是号称“满清第一猛士”的鳌拜,曾率领由清军精锐中挑选的2000骑兵——虎龙骑;将明军的6000人的正规部队全歼、并将投降的200余人全部丢入大锅中烹杀。
只见鳌拜哈哈大笑,如同响亮的闷雷般他拍了拍俯视不见其足的肚腩,信心十足地说道:“圣上,你自不必担心,现在天气转凉,正是我大清铁骑的反击时刻,待明日,臣会把崇祯的头提来给你!”
“鳌拜大人,”吴三桂连忙制止道,“我认为这过于冒险了,现在我们四周已经被明军围得水泄不通,此时贸然进攻恐怕只……”
“这里可没有允许猎犬说话,”鳌拜只是瞥了他一眼,轻蔑地打断了他的话。他自始至终就没有正眼看过吴三桂和他的叛军,他完全不信任这些临阵倒戈的鼠辈!尽管吴三桂说起了满语,且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满语的姓氏,但在满人眼中他依旧是一个异类。
鳌拜的话让吴三桂被迫打消了这次劝谏的念头,他的确在山海关一战后想过再度阵前倒戈,但他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在他拿着多铎给的信叛变后,他就已经注定了他的一切。吴三桂只得摇了摇头,离开了大帐。
而一切又是这么的巧合,吴三桂刚走,门外卫兵汇报:“报皇上,城外明军突然叛变,叛军特使队已经到城门了!”
顺治听了,立刻起身说道:“快把他们迎进来!”
鳌拜并不理解顺治,对他说道:“皇上,这紧要关头,明军叛乱说不定是他们的陷阱,可别上当了。”
顺治冷笑一声:“哼,你该不会真以为我就这么好糊弄的?你去军营里挑几个身手好的,到时候你们几个就在幕后和左右,只要有半个不对,以摔杯为号,你们就把他们都杀光,留下官最大的做人质!”
“皇上放心!”鳌拜抱拳便走,没过一会儿,便领来了30个魁梧大汉,手里持有从明军缴获的牛尾刀和短刀,这两种刀相比于清朝在马背上用的刀更适用于室内的速战速决。顺治一再吩咐他们:“若听到摔杯,便将所有反抗者杀光,同时控制住为首的官当人质。”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使团的车才来到了帐外。为首的人刚进来,顺治旁的吴三桂大吃一惊,因为来的人正是他的旧部——谭洪!
“谭洪?”吴三桂不禁喊出了声,“你就是那个叛逃明军将领?”
谭洪理都不理他,走到顺治面前,单膝跪地,说道:“在下叩见皇上,感谢皇上的收留之恩,谭某日后必为皇上冲锋陷阵!”
而顺治此时正位于大帐中间,正襟危坐,右边是配着柳叶刀的鳌拜。俨然一副帝王之相。见他开口后,便装作一副平和之相说道:“谭爱卿客气了,朕这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爱卿为何来这里而不是佣兵自重?”
“当然是为了给大清建功立业啊,”谭洪镇定自若,“历史上诸如汉朝袁绍,唐朝安史,两宋的宋公明等,哪个落得一善终?因此我才率我部投奔大清,为大清建功立业以求得我与后代的善终!”
顺治冷笑一声,说道:“既然爱卿是来投奔大清的,那不得交上什么投名状?若没有的话,那就请另寻高就吧。”
谭洪并不慌张,淡定一笑:“呵,皇上大可放心,在下若无这梯子岂敢摘大清这灵芝?”说着,对帐外大喊:“带上来!”
接着,在门外卫兵的簇拥下,王平藩带着两个随从把一个衣衫不整的明朝高官拉了上来,众人定睛一看,竟是堂堂内阁次辅张煌言。
“哈哈哈哈,”顺治见他们把张煌言抓了起来,兴奋地从龙椅上站起,“哈哈哈哈……好啊,好一个梯子啊,哈哈……都出来吧。”
听到口令,在两旁藏匿的刀斧手走了出来,使得王、谭、张一行人不禁后背直冒冷汗。顺治径直走下椅子,轻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说道:“既然你们拿来了这么高的梯子,那我也该给你们俩一些回礼了,大学士何在!”说着,大学士立马跑到了顺治面前,说:“微臣在此,皇上有何吩咐?”
“记下我下面说的话,”顺治开始说出他所给的的回礼,“谭洪,王平藩二人因俘获张煌言,重创明军有功,特每人绶汉人军指挥使一职,与吴三桂平级。”
“谢主隆恩!”谭、王二人跪地膜拜,而一旁的吴三桂错愕不已,半天都没说话。眼睁睁看着他曾经的两个下属和他平级,并把自己在汉人军中的权力分食大半。
众人走后,吴三桂向跪地请求道:“皇上,谭洪,王平藩两人不可信任啊!”
“是你懂人心还是我懂?”顺治轻蔑的问道,眼神只顾着沏茶,“你看他俩交上了的投名状不是很吸引人吗?而且反观你,在你来的这些年里,没有一个能够拿的出手的成绩,而且两个多月前你所表现的成绩我十分不满意,你还想要管我揩好处?老子他妈没把你一刀砍了你那狗脑袋当夜壶用就够仁慈了!”顺治说到一半,把桌子上的茶喝了个精光。
“就算你不满意你对于我给他们的那些奖赏,那你找他们啊?或者你带你的人出兵打出个口子来啊?不然你就别在我面前晃悠你个肥猪的模样!”顺治说完,把杯子“啪”的一声在桌子上一拍,对门外的卫兵喝道,“把他给老子轰出去,我他妈今天一天都不想这鬼东西在我面前!”说完,一甩袖子,走到幕后回宫与宠妃们寻欢作乐了。
吴三桂被轰出了宫门后,衣服上都是土灰,狼狈不堪,他拍了拍衣袖,望着后面的宫殿,只摇了摇头便回营了。
而在旅顺口,荷兰与大明的谈判特使刚刚抵达谈判的一艘隶属于葡萄牙的商船“皇冠”号上。荷兰把自己的三色旗挂在船头上耀武扬威,因为他们知道明朝并没有自己的国旗,他们想借此来增加几分谈判底气。不过他们再一次失算了!大明代表团的船只上赫然飘扬着一面青天日月旗,这是荷兰东印度总督科恩始料未及之事。
就坐后,科恩直奔主题,说道:“史可法和孙承宗两位先生,你应该知道你们目前的形势,现在你们粮草开始捉襟见肘,并且在军中出现了饥荒并且开始杀马充饥。所以,为了我们大家,我们同意停战撤兵,但我希望荷兰可以暂缓1个月撤军,因为我们需要一些时间来进行调拨足够的船只撤离,并且希望明朝政府可以令交沚的阮家独立建国,而且作为回报,贵国政府将会收到1200万两白银的谢礼。”
孙承宗和史可法相视一笑,说道:“科恩先生,我倒认为是您没有搞清楚形势,在辽中的顺治已是在做困兽之斗,就算是他逃了出来,也不会兴起什么风浪,西域诸国已经被打到他们家里了,而你们在山海关一战中损失过半,你们引以为傲的瑞士雇佣兵、东瀛雇佣兵被击溃,阿拉伯雇佣兵基本是全军覆没,也更别说不靠谱的印度雇佣兵了,没有一个活着的。”
孙承宗端起茶杯,喝了一些润润喉咙,接着说道:“刚刚贵国代表团所提出的停战条件我们也考虑了,不过孙某与史大人更希望你们能够接受这个条件。”说着,史可法拿出了《大明对荷兰国停战纪要》,内容如下:
1荷兰国赔偿2200万银元,并在此后30年内每年向大明朝贡2万两黄金
2荷兰国限1个月内全部撤出万里石塘、交沚及台湾列岛;限10日内撤出旅顺大连
3荷兰国向明朝称臣,10年内市舶司将提高对荷兰国船舶的税收及监视,荷兰国民若在明朝疆土犯事一律交由本地律法衙门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