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曌字空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历一行人回到了北京后,命令财部在3天内拿出5次远征漠北所需的费用。但时任财部尚书陈子龙却犯了难,他说:“陛下,如今国库并不见得能够拿的出这么多来,你看可不可以先给3次,剩下的两次等这季的税收来了再抽调。”
永历思考再三,便点了点头,说:“那行,先给3次的,但可别为了军费而把这个季的税收搞出了什么问题,待民须如水!”
“嗻!”
交代完这些后,永历便前往谋略部,听听他们和兵部商讨的会议进展。等到他来到了会议室里时,发现这里面争的不可开交,永历没有声张,静静地看着他们。
兵部尚书袁崇焕说:“我们应该集结全部人马直捣黄龙,谭洪所带的部队解除了满洲里之围后就立即向西靠拢,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和林,击溃清军和沙俄干涉部队!”
“不行,”谋略部尚书张煌言反对说,“如今满清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恢复了元气,而且根据情报显示,沙俄也派出了不少兵力。而且我们根本不清楚对面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得贸然出击!”
袁崇焕指着沙盘,不耐烦地说:“战场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我们主动出击,可以更快掌握主动,但照你那样,国库就算坐拥金山银山也他妈得给你们吃完!”
张煌言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他斥责袁崇焕说:“按你这混账的思路,我们的主力很容易被包围,这种不明情况就冒进的打法当年英宗亲征在土木堡惨败的教训难道还不够给你们看吗?我这么跟你说,你他妈要是搞成我们当年在土木堡的惨况,就算是皇上诛你家九族也都便宜你了!”
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大家越来越控制不住,随后骂成一片。
永历越听越恼怒,他挤开张袁二人,重重地拍了几下桌子。大家见到永历开始恼怒了,他们也便安静下来了。
“干什么啊?”永历严厉地斥责两旁的文武众臣,“讨论个作战方案都要把整个会议室给吵开锅,那我不管就要把整个紫禁城给炸开锅啊?有事说事,不要整天吵吵嚷嚷的啊,你们就不能搞个双方都认同的方案啊?现在不是我们在这里磨叽了,时间就他妈是生命,给你们3个时辰,如果我他妈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你们就把脑袋自己剁了给我!”说完,甩了甩长袖便走了。
最终,经过不间断地讨论和永历的审批下,一个规划最终被敲定。规划如下:
袁崇焕率领以关宁骑兵为核心的10万精兵,包括200门重炮4万轻骑兵,1万重骑兵和5万步兵携带1600辆平板车和1000余匹挽马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乔巴山,切断满洲里与和林的联系;李定国率领10万步兵,3万余步骑兵,携带2000余辆平板车、1500余匹挽马、300门火炮,翻越小兴安岭,作为东部地区先行的谭洪军的预备队;同时张煌言在长城一线组织力量,随时听候指示;史可法、则同永历率领剩余的15万重步兵、2万重骑兵、3万轻骑兵以及禁军3大营北上,沿兴安岭西侧山脉北上挺进;黄公辅留守北京负责后勤保障。
计划制定完后,永历正想回寝宫休息,但隶属兵部的军备司总司宋应星拦住了他,说,“陛下,在下有一发明给予陛下观赏,包您满意!”
永历挑了挑眉,他对于军备司所开发的武器装备都向来是认可的,但宋应星这么激动甚至是偏执的程度来找到永历,这是头一次见。
永历回复道:“行啊,那就去看看吧。”说完便来到军备司实验场地。
刚进入场地的大门后,他就闻到了一股十分刺鼻的臭味,他问:“你到底在里面干什么?”
“陛下,耐心点,好戏在后头!”
来到了实验场地,永历发现了一个新奇的玩意儿,是一盏超大的孔明灯。
“宋应星,”永历问道,“你带我来,就看个孔明灯?”
“陛下,少安毋躁,好戏正式开始!”宋应星说完,就对前方的士兵喊道,“开始!”
听到指令,士兵们开始将两个大铁罐子送到了孔明灯的灯罩下,用气泵将火焰吹旺使得孔明灯能够漂浮在不下30丈(大约100米)的空中。
永历拍手叫好:“好,这种高度敌人就算是用火枪也够不到啊!”
“陛下,还有更妙的!”宋应星向天空上的大型孔明灯挥了挥旗,孔明灯的两侧突然展开了风帆,后面则出现了一杆类似鱼尾的大风帆,使得它能够在空中以一匹挽马拉粮车行走的速度(大约20km/h)来飞行。
“好啊!”永历不住地称赞,“这样的孔明灯能够载多少东西?”
宋应星回答:“禀陛下,除操作孔明灯的10人外还可带25人,1门弗朗机炮、80枝长枪、35人用1天的枪弹和60发炮弹,或者除操作组外携带80石(约4吨)粮草。”
“不错,”永历点头称赞,“那它有哪些不好的地方吗?”
说到这里,宋应星开始支支吾吾了,永历看到了他的担忧,说:“没关系,无论如何,我还是会拿50个来装备给神机营的。”
宋应星见此也不再掩盖,他坦白说:“陛下,这孔明灯造价太贵了,光是这一个孔明灯罩子就要500两(大约40万元)银子啊!那个罩子要在棉布两面夹上过桐油的牛皮纸,而且得要定期上蜡,这蜡国内产量太少且不纯,得要去南洋的爪哇购得啊!接着那沼气罐子的口1只也要10两(约7万块钱)银子,因为里头要排干空气,再将沼气输入罐中。而操作人员的培训也得要不少银子和时间,再说制造1只工时也得至少3天啊!算上这些杂七杂八加起来要2000两银子(约150万块钱)啊!”
永历沉默不语,思考再三,转身对他说:“你保存好图纸和原品,如果这50个孔明灯战时效果不错的话可以考虑将其列装。”
“嗻!”
1664年2月12日,50余万明军携带各式精良武器兵分三路,向清朝发动大规模的猛攻。而永历要求各军携带平板车则是为了让步兵能够更快速高效地机动。
而在满洲里,守城的边军已经在沙俄军和清军共30万人的不间断轰炸和攻城之下死守过了7天,城内可战斗的人员只剩下了不到2万人。由于清军准备充足又有沙俄的援助,使得他们每次的攻势都十分凶猛。
城外,多铎对主攻的清军主将豪格说:“今天投入全部力量,攻击最薄弱的东门,天黑前一定要把东门拿下!”
“遵命!”
而此时的城内,李成栋对卢象升哀叹道:“将军,库里的金疮药快用完了,只能把药先给重伤员,轻伤员都连纱布都可能没有。将军啊,给我个准信,增援的部队何时会到啊!”
“我不清楚,但我相信谭洪不会背弃自己的军令状的!”卢象升也无可奈何,只得将希望寄托于在城外的谭洪。
突然,几声砰砰砰的响声,从东门传出了轰隆轰隆轰隆的几声闷响,一时间大家感觉到了如同滚雷一般的震动。卢象升大感不妙,对李成栋说:“李将军,带上这里的后勤人员和能动的轻伤员去东门看看,感觉不对劲!”
李成栋立刻组织了人手前去东门,而没过两炷香的时间,一个伤兵伏在马上来到了卢象升面前,他脸色被血和烟涂抹成了焦褐色。他已无力下马,卢象升和几个士兵把他扶下马时已经昏了过去,他们还发现他的腹部有个贯通伤还在不断的向外流血。
“快,拿点水和药品来,再叫个军医官过来。”卢象升赶忙招呼四周。军医官来了,看了看他的伤口,皱了皱眉头,边伏着身子给他治伤口边对将军说:“将军,这人活着的希望很小,他的创口很大,而且血流的很厉害!我也只能暂时让他吊着一段时间的气。”
卢象升点了点头,正好这人在喝了点水后也醒了,他微微张了张发紫的嘴,卢象升凑过来,这才听到他在重复一句话:“东城墙破,满清入城。”说着说着,便没气了,死时他望向天空,看着天空死去。
卢象升来不及悲痛,给他瞌上眼后,对众人说:“全体注意,留100轻伤员协助军医官将重伤员转移,其余所有可战斗人员跟我去东门增援,立刻!”说完,抓起一旁的燧发短枪插在腰上,抄起一旁的燕翅刀上马增援。
此时的东城,城墙的防线已经完全被突破,大批的哥萨克骑兵伴随着他们的闻风丧胆的战吼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城内。李成栋组织残兵在东城的街巷内进行巷战。由于城内街巷多为只能容2车并排行驶,沙俄军和清军的骑兵优势无法发挥因而进展十分缓慢,但很快他们便用浓烟和烈火将明军逐房逐街地逼出。而就在这时,卢象升率领不多的增援部队赶到支援,瞬间和敌军展开混战。同时,孙承宗和黄得功也带着从其他城墙抽调来的部队加入了战场。
卢象升不愧是猛将,率领这不过几千人的残兵将敌人反推回了城墙,但也就此为止了。敌人的兵力一波比一波大,攻势也是愈加凶猛。卢象升和孙承宗只能让士兵用石块和木头不断填补城墙的空缺。即便如此,敌军的浪潮也数次差点冲垮这脆弱不堪的防线!黄得功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一个没注意便被几个清军拿长矛刺穿了胸膛,而他忍着剧痛绞断长矛,挥舞着雁翎刀将这几个清军砍死,随后因力绝倒地身亡,军医官查看尸体之时,血已经流干了,而他的面容却是惊人,是以坦然地一笑来定格他最后的面容。
就在危难时刻,一阵猛烈的炮火袭来,但这并不是城内边军的,因为他们的火炮早已损失殆尽了;但也不是清军的,因为炮火是在往他们的头上砸。卢象升身旁的清军和沙俄军也开始撤退。卢象升感觉奇怪,他用望远镜一看,发现了几杆大明王朝特有的青天日月旗矗立在远处烟尘里。
“是援军,是谭将军来了!”眼尖的士兵在旁边喊到。他说的没错,是明军的骑兵,而在不远处平原上的将军就是谭洪和一同前来的孙传庭。
顿时,城墙上响起了欢呼的呐喊,卢象升笑得合不拢嘴,他飞身站在城墙上,对众士兵说:“弟兄们,敌人这几天把我们打的抬不起头,这次咱也得让他们常常被按着打的滋味儿,跟我冲!”说完,他越上一匹马挥舞着长刀一骑当先,而身后的士兵也纷纷从城内鱼贯而出,杀向了敌军阵内。豪格不断组织部队防守,但都是徒劳。反倒是他一个不注意,他被几个明军骑兵的马刀将他的脖子根直接斩断。经过1个时辰的血战,清军眼见胜利无望,被迫撤退。明军乘胜追击,在15天内把蒙古以东的7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彻底吞并。
满洲里之战,历时30天。清军损失6万人,沙俄损失2万人,主将豪格战死,损失了7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明朝死6万7千余人,伤3万1千余人,将军黄得功战死,追封宁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