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章 兰陵首战【1 / 1】

东方曌字空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648年1月,即崇祯19年11月。大明第一阶段的北伐战争开始了。东路军由崇祯亲自坐镇,北路军则是崇祯最信赖的黄公辅坐镇指挥,西路军则是黄得功和楚王朱洪均。而徐顺作为崇祯的心腹,则自然是被委以重任。虽然他军职只是偏将,但能够独自率领作为先锋部队的卅字营。

但在对于徐顺担任此等要职的看法却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郑成功、黄得功和孙传庭为代表的支持徐顺担任卅字营总兵,而另一派则是以袁崇焕、张煌言和史可法为代表的反对派,而在这里面又分为建议徐顺担任次将和不让他在卅字营两派。

最后还是首辅黄公辅出来打圆场:“以我之见,我们应该看看皇上怎么想的。”随后对崇祯行礼,请他决断。崇祯的话简单且直接:“我此意已决,再论徐顺无法胜任总兵者,斩立决。”

在场的人不敢再做声,因为3年前已经有一个先例为他们作出了范例。

那次是刚平定范景文与李邦华不久后,崇祯决定开展新政,他将密牢里对外界宣传已死的袁崇焕和孙传庭放出来就是为了掌握对军队的控制。但在史可法和张煌言公布对科举、工商业和朝廷的改革出现了激烈的反对声。

“陛下,太祖高皇帝可明确指示我们:民间禁止出海啊!三思啊陛下!”

“陛下,工商业乃贱业,徭役为国家之根本,不可动啊!”

“陛下,您科举废八股,这一来整个语言词藻将不再美观,再说让工商业人考试,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崇祯听着这么多的阴阳怪气的反对声,气得一拍龙椅。厉声斥责:“够了,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干脆你们几个把大明仅剩的南方之地全交给他李自成和张献忠,又或者是关外的那帮子骑着马的野种!”

他顿了顿,对着带头反对的十多个官员说:“你们几个,明天把朝服交上去,这几天死回家,到院子里种菜去,好好反思下你们对我做的事!”

但没想到其中一个死硬的人直接起哄:“怎么着?太祖高皇帝的话都对你不管用?你这样乱搞你早晚就会把大明葬送,就算我这乌纱帽丢了,我告诉你,我也要反对你的这个变法!”随后又有几个不怕死的站出来附和。

崇祯气得发抖,手抓在龙椅上一个劲的发抖,他直接叫道:“来人,把这些起哄酸文人给我拖到菜市口,斩了!把他们的家财全抄了,家属全给我扔到广西贵州去!”一群卫兵直接把起事的几个官员拖去了闹市口,崇祯亲自带着百官观摩这次行刑的全过程。

完事后,崇祯对着百官和百姓的面说:“记住,今后要是有任何反对之声走到朕耳朵里,下场以此为鉴。”随后径直回到了宫内。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朝廷起哄。

回到现在,徐顺此刻已经走到了兰陵(枣庄),并且收到了一个来自前方的消息:

兰陵地区发现匪军大部兵力,人数至少2万,配有相当数量的骑兵和少许火器,暂未发现火炮。匪军将领为边军将领周十全。

“等等,边军?!”徐顺心里突然推测出了一个十分可怕的猜想:“九镇边军难道叛变了?!”他赶紧命令前方部队停止行动,就地构筑工事,派出探子去探查敌人的详细情况。吩咐完后,他灌了一口出发前外国人卖给他的一桶甘蔗酒(朗姆酒)。刚喝一口他就吐了,味道太冲了。

“妈蛋,西方佬就喜欢喝这玩意儿?”他抱怨地低声嘟囔了,把杯子里的酒扔了,同时对周围的官兵说:“兄弟们,前面我们发现了敌人,这仗打完赏大家这桶洋酒。”

“洋酒啊?”

“那新鲜玩意可贵呢!”

“总兵真舍得给我们?”

“他姥姥的,看来遇着硬骨头了。”

大家议论纷纷……

“男人一口唾沫一块钢,”徐顺拍着胸脯保证,“这酒我分给在座的各位兄弟们,我徐某人就绝对会给的!”

听徐顺这么说,大伙都来劲了,士气大振。这时候,他开始推测这伙敌兵的实力:

既然说边军将领都投敌了,那这股匪兵的人员应该会有不少边军,实力应该不差。不能当普通的匪兵打,而且第一次侦查就说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那么这伙匪兵应该擅长骑兵作战。而且火器的数量也不会太少,那么就应该这样打……

正想着,探子和前方部队的头头就前来汇报了。他召集各部主官来帐内分配任务。

在帐内,探子首先汇报:

此次的匪兵总人数7万左右,包括5万步兵和1万2000余骑兵,火炮50门且多为旧式的红衣炮,匪军首领为前边军偏将周十全,此人擅长骑兵作战,参与过萨尔浒之战和松锦之战,后被分配至雁门关。手下兵马多是与满人等蛮族交过手的老边军,火器有5000余人装配。目前就这些了。

徐顺点点头,示意他出去,探子行礼离去。副将赵洪都说:“目前敌我悬殊,我们算上勤杂兵也就不到3万5000,我们不如向后方求援,现在贸然同他交战无疑是以卵击石,而且这股匪军是前边军出身,战斗力比普通匪军肯定高上几分的。”

徐顺抱着胸,问其余的军官。其他人也都支持副将的看法,但一个年轻的军官走上前来,他面色白净,一看就知道他是读书人不是行伍。这个年轻人叫东方曌,他说道:“我认为我们完全能够拿下兰陵,不要因为他们是边军就被唬住了,而且防御起来我们更被动。如果我们就地布防,这是片开阔地,几乎无险可守。到那时候我们就像是一地的麦子被匪兵的骑兵给收割。况且敌人尚且不知道我们的存在,现在撤退或者布防也会打草惊蛇。”

徐顺赞许的点点头,说:“没错,分析得很透彻。如果撤退或者布防,他们的骑兵会利用机动优势把我们冲垮,所以与其在这干等着,不如我们就直接先下手为强。”

他顿了顿,开始布置作战任务……

第二天拂晓,守兰陵的周十全就收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在东部20里处发现明军小股斥候部队并且发现明军的一个辎重囤积点。这下周十全坐不住了,赶紧命令主力出击。而他自己则是在城内等待。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主力出城门之后没多久,东方曌率领卅字营全部骑兵共大约5000名正在附近。这些骑兵不是一般的骑兵部队,而是全员装备火器的龙骑兵。而大明兵部中在编的240个营中只有包括卅字营在内的28个常备营、都城卫戍营(崇祯时期共有12个都城卫戍营,负责京城北京及诸如南京,西安和洛阳等陪都的防卫工作,兵员都是来自全体在编的军队里选拔出来的,军饷和待遇比一般正规军更好)和皇上亲卫营(御林军)

龙骑兵以快得惊人的速度冲进了城内,此时在城里的人手基本是毫无任何经验临时征召来的新兵。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龙骑兵手里的火器,哪还顾得上拉城门,直接如同一窝老鼠一样四散奔逃。周十全还想维持军心,但压根没有人理他。最后他只得交出佩剑带着几个亲信投降,其余的闯军在明军的搜捕后也纷纷投降。

此时的徐顺在城外不远的小山包上观察着这一切,一切似乎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但突然,一个小兵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说:“不好了总兵,匪军朝我们冲过来了,黑压压一片的,我们快撤吧!”

此时徐顺手下只有不到500轻装步兵,他快速且冷静地分析局势后,说:以山脚为起点,布置三列部队,按训练时的来。

明军以惊人的速度列好了四列间隔大约20步的梯队。而几乎在列队完毕时,顺军的人马也抵达了战场——大约3000人的骑兵。由于毫无实战经验,队伍里难免有人走火。但十分奇怪的是,即便是旁边的士兵走火了,其他人都无动于衷。因为徐顺通过用鱼鹰哨来发令,并且针对士兵只要听到了鱼鹰哨就开枪进行了没日没夜地训练。久而久之,大家以鱼鹰哨的8个调子为号令。在没有哨声时,即便有人走火其他人也不会下意识地开火。

骑兵如同海啸一般拍了过来。200步、100步、50步直到最后30步时,鱼鹰哨响了。只见一阵排枪过去,前方的骑兵瞬间倒了一片。步兵迅速后退,然后在他们经过的地方瞬间爆出了一条火墙。后面的马匹由于突然出现的火焰而受惊,开始不听使唤得乱窜。火墙后面的明军乘机又是一轮齐射,将他们打得阵脚大乱。督战的军官不停地维持着秩序,但明军的第三轮齐射不偏不倚打到了他的心窝子里。没了首领的顺军完全乱了套,跟一群被响雷吓到的羊一般地乱窜,还不断互相踩踏和误伤。这时候,东方曌的龙骑兵也冲了过来,顺军不到300残余逃去主力的方向,剩余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

东方曌赶紧找到了徐顺汇报战况:“报总兵,匪军已经被击退,兰陵城内的匪军也基本肃清,可以进城!”

徐顺点点头,说:“不要大意,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现在只是吃完了开胃的凉菜和小酒,现在还有正式的硬菜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