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一月,朱元璋令饶州降将吴宏攻取陈友谅辖境抚州(位于江西)。
抚州守将邓克明坚守城池不出。吴宏派人劝降。此时邓愈率大军驻扎在临川的平塘(今江西省东乡县西)。
邓克明诡计多端,写信诈降于邓愈。声称愿意献出抚州。
但诚信不足,没有表演系的天分,被邓愈一眼识破。
邓愈从偏僻的小路夜袭抚州。围住东、西、北三门。猛烈攻击。
城中的邓克明没想到大军突至,只能被迫投降。但不久寻找机会又率众逃往新淦(gan)。
同时朱元璋得到情报,位于太湖东南边的长兴,被张士诚部李伯升率大军围困。朱元璋只得派遣常遇春率军救援。
朱元璋部一方要牵制陈友谅,同时还要拿下江西,还要阻张士诚部大军。战线长,兵源不足,有些危险。
十二月,陈友谅部江西行省丞相胡延瑞、平章祝宗派人到江州见朱元璋,表示愿降。但要求是仍统领原来的部属。
朱元璋听到有些猜疑其投降的诚意,皱眉不语。
刘基见状忙脚踢朱元璋的胡床进行提醒。
朱元璋醒悟,“现在不答应其要求,恐怕其不会降。应该诚信接纳。互相信任,才能长久,我怎能又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朱元璋立即答应其要求,给胡延瑞写信,“胡公来投我。我非常高兴,胡公的要求我应允。我不会解散其部众,胡公自率之便可,对于降将我会和旧部一样对待。、、、”
1362年正月,胡延瑞收到朱元璋的信,决定投降,为表其投降之心,派康泰到江州见朱元璋表明心意。
朱元璋亲自到龙兴接受归降,胡延瑞率官员到新城门外迎接。
朱元璋对他们多加安抚,令其安心。让他们仍担任原来的官职。
(后来因朱元璋字国瑞,胡延瑞为避讳而改名胡美,且朱元璋取了胡美的长女。)
朱元璋下令改龙兴路为洪都府(今江西南昌),任命叶琛为知府。废除陈友谅时期百姓的军需供给负担,使得民心大悦。
听到胡美投降朱元璋的消息,陈友谅部孙本立、曾万中以吉安投降,彭时中以龙泉投降。
朱元璋一年多的时间,把陈友谅江西诸郡和湖北东南部纳入了自己的辖境。与陈友谅的强弱对比有了逆转。
在1361年元朝辖境发生饥荒,但元朝廷收粮四十万石。张士诚海运粮食十一万石至元京师。
元朝廷的达官贵人、皇族、官员、军队没有受到饥荒的影响。但苦难的老百姓却时刻处在生死挣扎的边缘。饿死很多的人,有孩子、也有老人,也有青壮年。
但元朝朝廷也不好受,内斗还在继续。
虽然元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在九月被元朝廷派的人诛杀,但其他首领专权独断,同室操戈。相互残杀。
特别是元朝廷有一个奇葩的奸相绰斯戬。他做了许多臭名昭彰的事情。玩弄权术,残害同僚,贪赃枉法。利用权力大发横财。
他竟然让手下人大量印制假钞。用假钞换的金银,中饱私囊。
一个宰相竟然腐败到私自印刷假钞,实属元朝的悲哀。
元顺帝知道,也不重罚,实属国家的悲哀。元要不亡。实在天理都说不过去。
但元朝名将察罕帖木儿对刘福通的红巾军带来了毁灭的打击。
1359年。察罕帖木儿攻破了小明王、刘福通的首都河南汴梁,使得刘福通和韩林儿(小明王)带着仅仅几千人马南逃而去。
1361年,察罕帖木儿挥师东上。从北、中、南三路进入山东。克东昌,收济宁、捣济南,势如破竹,一年的时间,收复了除益都以外的山东全境。
察罕帖木儿在和红巾军相战斗的十年里,可以说是红巾军的噩梦。
百万红巾军几乎被察罕帖木儿歼灭,从陕西直到山东一线以北的整个北部地区,又重新回归元朝辖境。
察罕帖木儿捷报送到元朝京师,欢声动中外。被元朝人们奉为力挽狂澜的救世英雄。元朝廷拜察罕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
察罕帖木儿下山东。江南震惊。朱元璋听闻思虑后,便再次派遣使者和察罕帖木儿通好。
(上次1359年察罕帖木儿攻取汴梁时,朱元璋派使者前往汴梁与察罕帖木儿通好一次。)
现在朱元璋的辖境已经超过西面的陈友谅、东面的张士诚、北面的韩林儿(小明王)、刘福通。但要和元朝比,还差的远。
这基本是1361年发生的事情。
咱再说1362年发生的事情。先说朱元璋和元朝通好的事情。
察罕帖木儿扣下了朱元璋的前来通好的使者,把朱元璋遣使者通好之事上报给朝廷元顺帝。
云顺帝动了招降朱元璋的心思。决定封朱元璋为荣禄大夫,江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不久,元户部尚书张昶(chang)、郎中马合谋、奏差张琏带着御酒、八宝顶帽、宣命诰书走海路到庆云方国珍处。
方国珍此人四面逢源一面和交好朱元璋,又一边讨好元朝廷。张昶三人找方国珍,也是希望方国珍从中沟通。
方国珍先后两次遣人去告知朱元璋,但都石沉大海,音信全无,朱元璋没回复任何的话。
朱元璋是不愿降元朝的,要是通好还行,也就是你我是友邦。互不侵犯,友好往来。没有那君君臣臣的,但元朝廷和察罕帖木儿不这样想。
1362年六月,朱元璋收到察罕帖木儿的来信。这也是察罕帖木儿写给朱元璋最后的一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