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运河临近临安段,向来都是整个宋朝最为繁华的漕运水段。各类客商络绎不绝,多有精通各方语言之人,穿行其间,赚点辛苦钱。
今日一早大运河到迎来了不同风景。
只见大小船只数十只,前有开路后有护航,岸上还有厢军护卫,浩浩荡荡朝着临安城而来。
头船上插着一面青红大旗,上写一个“张”字,正是靖远侯张谭的粮队,前来解临安城断粮危机。
其他商队纷纷退让。
正月十四。
临安城亲卫府。
赵忆南还没有下马,便听到亲卫府门口两个人争吵的声音,其中一个口音极重,一听便是北方之人,看装扮样式,八九不离十是北辽人。
另一名便是府内亲兵,理直气壮地回应着质问,一旁还站着自己的亲信依兰。
依兰看见赵忆南归来,匆匆忙忙跑了过来,连气都来不及喘一下,把赵忆南拉到石狮子旁,小声说道:“赵中郎你可回来了!亲卫府就要被琅琊客馆馆长闹翻天了。如今亲卫郎被禁足,这个亲卫府没有人做主,都不敢出面与琅琊客馆馆长搭话。”
赵忆南皱了皱眉头,疑惑地看着依兰,问:“琅琊客馆?亲卫府向来与他们没有瓜葛,琅琊客馆馆长怎么今日会突然造访亲卫府,还让下人在门口吵闹。”
“还不是因为中郎新任命的狼牙将苏秉灯!”
“苏秉灯不是正在追查袭击仓基上的贼人吗?与琅琊客馆何干?”
“听吕副帅说,苏秉灯抓到一个贼人,名为沈康。经过审问,此人供出了提供石油之人。”
赵忆南思索了片刻,大拇指搓了搓腰间的佩剑,猜测:“难不成这提供石油之人与琅琊客馆有关?”
依兰不得不佩服赵忆南的敏锐,竖起了大拇指表示佩服。
“提供石油之人名为曾远,好巧不巧他躲进了琅琊客馆。”
“曾远?”
赵忆南听着有些耳熟,搜索了脑海却未曾想起。
“是酱香坊的掌柜!”依兰提醒。
赵忆南恍然大悟,前些日子还因为调查原铁石头失踪案,专程去过酱香坊。印象中掌柜曾远礼数周全,为人和善,言语间还颇有风度,不像是一个贼人。
听依兰说了个大概,赵忆南已经意识到了其中问题。
“琅琊客馆虽然名义上是商馆,实则乃北辽在我大宋的使馆。琅琊客馆馆长身份特殊,如同北辽使臣,判北辽在大宋所有之事。如今曾远此事牵涉到了两国,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两国冲突。”
赵忆南点了点头,示意依兰一道先进门,看看内部的情况在做打算。
这几阶台阶,走得赵忆南十分忐忑。
她内心并没有好的计划,入亲卫府以来处理的都是国内之事,尚未牵涉到他国。在大宋,以亲卫府的威名事情都能自然顺利解决。可如今琅琊客馆代表着北辽,北辽又一直对大宋虎视眈眈,大宋实力不及北辽,多年边界冲突都是以大宋退让结束。前些年,为了遏制北辽,大宋与金国联手,好不容易让北辽消停了一段时间,结果换来了金国对大宋的欺凌。
“依兰,苏秉灯人呢?”
“他说,他身份特殊,不方便出面,还得请赵中郎回到亲卫府后先行到后院与他相见。”
“身份特殊?这个苏秉灯,搞什么名堂!”
赵忆南一边嘴中抱怨,一边加快步伐绕过前厅往后院走去。
依兰原本皱着的眉头,如今已舒展。在她心里,这个亲卫府只要赵中郎在,就不会有事。
“不过,中郎,这苏秉灯也够厉害的,出去查贼人也不过个把时辰,这临安城一百四十万人里还真被他找到一个。”
依兰带着佩服的语气评价着苏秉灯的战绩。
赵忆南虽然嘴上不说,内心确实也认同依兰,庆幸自己没有看错人。
亲卫府正厅前左面有一片亲卫日常训练用的校场,此时人头涌动,苏秉灯让吕梁将其余的亲卫都汇集在此地,颇有深意的说了一句:“时刻准备着。”
正厅右侧坐着一个穿着光鲜亮丽,扎着长胡子,胡子头部还悬挂着小玉,圆弧形,两头用绳子绑着,吊起来十分晃眼,一看就是富贵之人。
赵忆南一只脚还没有踏进门,正厅之人便起了高声:“宋朝廷向来对我大辽客气友善,不敢怠慢,一个小小的亲卫府怎么能让我等如此之久?嗯?”
声音洪亮,穿透了整个正厅,连外面校场上的亲卫众将士都听得一清二楚,纷纷捏着拳头义愤填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哪里来的杂种,敢在亲卫府撒野!
还有一句,抱怨苏帅没有胆量,连这样的人都不敢对付。
依兰也忍不住吐槽两句:“此人言语十分傲慢,多次对亲卫府对朝廷出言不逊,甚是无礼!”
赵忆南点了点头,示意让依兰安心,便大步走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