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耶律馆长久候,我们又见面了!亲卫郎有事外出,如今亲卫府由在下负责。”
眼前之人正是琅琊客馆馆长耶律弘基。
耶律弘基面露惊讶之色,片刻之后才想起来,前些时间遇到的亲卫府精明干练的女官,不就是眼前这位英姿飒爽、如此年轻的男装女子赵忆南么,短短几日不见,已经主政亲卫府了,果然有实力。
不过在耶律弘基看来,毕竟赵忆南年轻,入世不深,再高的官职也只是自我壮胆罢了,内心不免有所轻视。
“赵中郎……”
“耶律馆长,今晚便是我大宋最为盛大的上元灯会,届时各国各馆都会前来一道庆祝这繁华盛世,一睹圣上真容,不知琅琊客馆是否也一道前来?”
赵忆南打断了耶律弘基的话,先发制人。面上在说上元灯会,实则指明了当前形势,周边众国均与大宋和睦,同享盛世,以此来试探北辽的态度。
耶律弘基有些惊讶,未曾料赵忆南如此镇定,言语之间颇有威严。
“那是自然,上元灯会岂能少了琅琊客馆之位。”
耶律弘基心里十分清楚,各国客馆想要在临安城谋求一席之地,除了背后有自己的国家支持外,还有一件事十分重要,便是顺应临安城。
他早知道今晚的上元灯会宋圣上十分重视,自然不敢怠慢。
“前些时日原铁石头之案多谢耶律馆长协助,忆南在此表示感谢。忆南早有耳闻,琅琊客馆能有今日的繁荣,都是因为馆长耶律弘基高瞻远瞩,富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是一个不辞辛苦之人,人称经商鬼才,今日再见,深感传闻不实,耶律馆长是过犹不及啊,佩服佩服!”
“赵中郎过誉了!”
耶律弘基想不到赵忆南会如此看中自己的经商之能,内心不免泛起好意。在崇尚武力的大辽,比拼的就是凶狠和骑术,经商根本没有任何地位,甚至被人看不起。耶律弘基一心经商,在辽待不下去,不得不南下。自从来到宋朝,耶律弘基大显身手,从一个普通的客栈,一路发展成为今日的客馆,又被辽主看中,成为了使馆,期间辛苦只有他一人知道。倒是让眼前这个年轻女子夸赞了几句。
“琅琊客馆在临安城由来已久,生意也是蒸蒸日上,都是馆长的功劳,但还有很重要的一条,馆长心里应该清楚。”
“不知道赵中郎所指何事?”
此时的耶律弘基语气已经变得缓和。
“那就是大宋这繁华盛世!大宋重文轻武,具有良好的经商环境,临安城商业发达,文人众多,更是经商圣地。”
“那是自然!”
这一点,耶律弘基丝毫不否认,他选择来临安也是看中了宋朝对工和商的重视。
赵忆南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解释:“倘若临安城动荡不安,打破了这繁华盛世,那还会有琅琊客馆经商的份吗?不说到时候动乱,琅琊客馆能否保住,就算琅琊客馆安然无事,生意也会暗淡不少,我想这都不是耶律馆长所希望的吧?”
“我等在临安城经商,自然是需要看宋朝的太平。”
不知不觉,耶律弘基已经顺着赵忆南的思路而行。
“可昨夜有一伙贼人偷袭了仓基上,烧毁了百万仓,断了临安城的粮食。临安城一断粮,那一百四十万百姓如何生存,若是不能尽快找到贼人,安定民心,其中因果,耶律馆长明事理之人,自然不必我多说。”
这条消息,耶律弘基早已听说。他来不及深入思考就赶到了此地,如今被赵忆南一点拨,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赵中郎,亲卫府捉拿不到贼人,总不能将这污水泼给琅琊客馆吧?”
耶律弘基话音刚落,门外便跑进来一名传音官,单膝跪地汇报:“甘泉坊百姓抢粮!”
听到此言,耶律弘基内心一惊,嘴上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想不到动乱来的如此之快。”
赵忆南出面安慰:
“耶律馆长稍安勿躁。缺粮之事已有靖远侯张谭出面解决,至于偷袭仓基上的贼人,今日早朝圣上已责令亲卫府务必要在上元灯会之前捉拿到贼人。如今已有一名贼人被捉拿,指认后台之人便是贵馆的客人曾远。”
“绝对不可能,琅琊客馆向来在临安城安分守己,正经经商,怎么可能会有这般人员在鄙馆中!”
耶律弘基连忙否认。
“忆南是相信贵馆不会牵涉其中,但是曾远此人确实是在我府众人面前躲进了贵馆,所以忆南还得请馆长协助,排查出此人,交于亲卫府,助亲卫府平定动乱,也是大功一件。”
耶律弘基当即起立,拱手回道:“赵中郎英明,我这就回去,排查客馆所有人员,一但发现此人,必定交与亲卫府!”
赵忆南一边道谢,一边送走耶律弘基。
看着耶律弘基远去的身影,赵忆南才松了一口气,身后不觉湿了一片,如同刚走了一遭悬崖边,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辽国的欺压。
依兰不禁给赵忆南竖起了大拇指:“亲卫郎若在,也不一定能像中郎这般处理的如此果断完美!”
“这些话都是苏秉灯教我的!”
“又是苏秉灯?这个人果然不一般,先有一个时辰捉拿贼人,如今寥寥几句话就化解了耶律弘基的兴师问罪,这才能不像是普通巡检司巡检呀。”
依兰的话倒是点醒了赵忆南,苏秉灯居然对辽国的国情了如指掌,还能洞察耶律弘基的内心,找到两者的矛盾点,恩威并施逐个击破,恐怕当今宰相都不一定能有这本事。
今日之事苏秉灯还不自己出面,声称身份特殊,他到底有何特殊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