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8章 丰乐楼【1 / 3】

明州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靖远侯张谭脚步匆匆,一路从皇城外赶来。

久候在东华门的太监,打着灯笼领着路,三步并作两步朝着承德殿而去。

圣上有旨,靖远侯护国有利,献宝有功,特许与圣上同行,一道与民同乐,共赏上元花灯。

靖远侯受宠若惊,这是何等的待遇,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与圣上同行。

他一边擦着额头的微汗,一边心里盘算着。府里那么多事,上上下下都需要他来决策,出行前自然需要好好安排一遍。

正月十四,临安城。

吕梁和岑潇潇,还有亲卫众多兄弟都牺牲在塌房,让赵忆南和其他人都难以置信。

人生无常,曾经一起作战的兄弟,一刻钟前还在说笑,谁能料到如今天人两别。

苏秉灯忧郁地站在亲卫府门口不敢进,亲卫府的兄弟和岑潇潇都是为了救他而牺牲的,就像当年西楚霸王兵败乌江,有何脸面面对江东父老。

赵忆南心疼又纠结,可此时她心里清楚,此时此刻她不能倒,整个亲卫府都指望着她。

正当她想拍拍苏秉灯的肩膀,安慰安慰。

为免引起骚动,苏秉灯趁着四下无人,说出了北辽可能与黄巾军合作,借此机会入侵大宋之事,还将他的猜测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赵忆南的表情从严肃变到惊讶,再到慌张,最后愤怒。

北辽入侵乃两国之事,已经远远要比黄巾军偷袭案件更为严重。

赵忆南想当即下令,让禁军封锁塌房,尽全力搜捕祝枝山和狼卫。

可苏秉灯却说道:“此时封锁塌房已无意义,祝枝山不会坐以待毙,此去搜查必定人去楼空。调动大量禁军,不仅会打乱临安城如今的部署,导致其他地方出现守卫空缺,还有可能打草惊蛇,让狼卫更加小心,甚至不再露头,潜伏在临安城里。”

“可是任由狼卫横行临安不是亲卫所为,难不成看着狼卫肆无忌惮地作乱?”

“我们所有的猜测都是基于北辽与黄巾军合作,北辽无非是寄希望于黄巾军偷袭圣上成功。既然如此,我们来个釜底抽薪,一切照旧,继续调查黄巾军。只要黄巾军计划失败,圣上坐镇临安城,北辽这几个狼卫都不够禁军塞牙缝的。

听了苏秉灯的解释,赵忆南想起来秦公公的请君入瓮,也明白了其中道理。

苏秉灯当即布置:“让亲卫兄弟多注意些狼卫的动向,另外叫两个兄弟盯住琅琊客馆。”

“你担心耶律弘基?”

“耶律弘基应该并未参与,不过我不放心,毕竟那是北辽的客馆。”

赵忆南点了点头,也提出了疑问:“只是如今黄巾军线索全部中断,我们该如何查下去?”

“我有办法!”

苏秉灯将赵忆南引到沙盘边上。

沙盘上密密麻麻都是依兰根据赵忆南的要求部署的亲卫守卫点,还有禁军关卡,巡防营巡逻路线。人员卡点部署上下有秩,左右均衡,轻重有序,一看就是出自经验老手。

苏秉灯不得不佩服赵忆南的水平。

随后他指了指西南角的一个院落,问道:“此地为何没有亲卫部署?”

依兰解释道:“此乃靖远侯张谭府邸。”

“我当然知道这是张府。”

依兰对苏秉灯的插话翻了翻白眼,撅了撅嘴,生着小闷气。赵中郎都不会随意打断她的话,苏秉灯这个没有礼貌的家伙,一点面子都不留。

苏秉灯见依兰没有下文,侧着脸转过头去,接着问:“张府为何没有安排亲卫?”

依兰吐了吐舌头,嘟了两秒钟嘴,语气中带着刚硬继续解释:“圣上有旨,此处可有靖远侯自行安排,平日里都是靖远侯府兵维持秩序,临安府和巡防营均不会插手。靖远侯盛名远扬,这一带百姓也对靖远侯十分敬仰,加上张侯爷向来做事公平公正,所有周边百姓都很听从侯爷安排,极少会有事闹到临安府去。”

此时,赵忆南也走了过来,看到苏秉灯一直关注张府,便问:“张府安排有何不妥?”

“岑潇潇说,她在西湖的孤山上闻到过北辽琅琊客馆的那种特殊气味。”

“西湖的孤山?”

“还记得军器监编判宋玉德临死之前手指的方向吗?”

“记得,是一副落款人为心的字,就写了四个字‘孤山寺北’。我也想了很久,不明其余。孤山上并没有寺庙,临安城里也没有名为孤山寺的寺庙。”

“当初我也这么想,如今想来,孤山寺北四个字应该指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首诗。”

依兰疑惑地问道:“什么诗?”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苏秉灯点了点头,指着孤山和张谭府邸说:“对,这首诗所描写的地方就是西湖。”

这倒是让赵忆南刮目相看,原本以为苏秉灯流浪一生,没读过书,想不到还懂诗文,着实厉害。

赵忆南顺着苏秉灯的手看去,孤山正好在张谭府邸边上。

“你怀疑此地与黄巾军出没?”

“去看了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