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2章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3 / 3】

老周不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个……”张景如梦初醒,神情尴尬。

李唐这次来国都,并没有像之前几次一样购买铁料,带回庄园。原因很简单,他要去仪国了,仪国国君会给他提供充足的铁料。

“铁制兵器在杜国出现,却在仪国大行其道,将来杜国战败,这个责任又是我的。”张远揉着太阳穴,觉得头更疼了。他已经想到了后果,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除非主动向李唐服软,兑现杜姜的战功。

只是如此一来,打破祖制的责任又落在了他的肩上。

怎么办?饶是他一向聪明果断,这次也有点束手无策。

——

李唐到家时,第一座供农奴们住的宅院刚刚正式完工。

按照李唐的要求,柯子棋扩大了厨房的规模,集中为四十户农奴提供饮食。这么做,间接减轻了农奴们的负担,也提高了效率。

只要几个妇人带着老弱就可以完成做饭的任务,其他人可以集中精力做事,不用临时放下手里的活计,赶回去做饭。

而充足供应的麦饭,再加上额外提供的鱼,也让农奴们在吃饱之余尝到了荤腥,不仅体力有了改变,精神更是明显改观,一个个干起活来生龙活虎,就像有用不完的力气。

第一座宅院完工之后,柯子棋安排了一些农奴来参观,然后告诉他们,还要再建几座这样的宅院,让所有人都能住上真正的屋子,不用担心风吹雨打。

农奴们不敢置信,随即投入了热情似火的准备工作。

柯子棋走遍了李氏封地,选择了几个建宅院的地点,请李唐定夺。

李唐说,也就是十座这样的宅院,就不要分散了,集中起来,也方便管理。反正地就这么多,从住的地方到地里也没多远。

柯子棋同意了,重新规划,以李唐夫妇的新居为核心,建一个包含十二座宅院的大庄园,住宅、花园、谷仓、鱼塘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么大的工程,花费当然不少。

好在李唐带回了陆俊兑现的承诺,不仅有五十井地,还有五百万钱,足够开支。

得知李唐如愿以偿的拿到了仇氏的封地,以及那片藕墉,柯子棋大喜过望,安排好庄园建设后,又匆匆赶往仇氏封地,接收土地及藕塘。

接踵而来的工作让柯子棋忙得不可开交,却也乐在其中。

她最喜欢这种财富暴增的感觉了。

柯氏经营多年,积累的财富也没有李唐、杜姜一次征战带来的收益大。更让她兴奋的是,这些收益还只是眼前的,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收益进账。

她这个内务总管任务很重,权力也很大。

李唐也没闲着。他将作坊进行打包,准备全部带去仪国,连原本建了一半的高炉也拆了。

没有铁料,作坊就成了摆设,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不如一起带去仪国,借助仪国的财力、物力,推进产业化,将技术落地。

五天后,江面上出现了十几艘船,其中一艘船格外庞大、奢华,桅杆上飘扬着仪国国君的大旗。

仪国国君亲自来请李唐、杜姜了。

李唐收到消息,与杜姜一起赶到江边迎接。

李家没有码头,仪国国君的座船靠不了岸,只能换乘小船,划到岸边。仪国国君身体胖大沉重,小船摇摇晃晃,让人非常担心会翻。

仪国国君却很兴奋,拍着胸脯,大大咧咧的说道:“放心,我的水性好得很,从这里游到江对面都没有问题。”

杜姜表示怀疑,刚准备挑衅,被李唐及时拦住了。

你们都长大了,一个继位做了国君,一个嫁为人妇,能不能别再像个小孩子似的斗?

杜姜也觉得尴尬,端庄起来,上前和仪国国君见礼。

仪国国君见状,暗暗冲李唐挑起大拇指。他和杜姜相识十余年,第一次看到有人能让杜姜这么听话。

李唐引着仪国国君参观庄园,第一站就是那架水车。

水车日夜不歇的运转,将江水运到高处,却无须人力。仪国国君觉得很新奇,提着衣摆,走到水车边,仰着脖子看了又看,对李唐的巧思佩服不已。

“李兄,到了仪国,你一定要为我打造几架这样的水车。”

李唐拍着胸脯,慷慨激昂。“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承蒙国君如此错爱,理当为国君效命。”

仪国国君哈哈大笑,拉着李唐走在前面,低声说道:“死就不必了,活着享受岂不更好。只要李兄能助我一臂之力,救仪国一命,我当与李君共富贵,绝不食言。”

“尽力而为,尽力而为。”

两人相视而笑。

来到庄园,仪国国君对新建的宅院没什么兴趣,敷衍地说了几句,便钻进了已经被拆掉的铁器作坊。看着一地狼藉,他很是不解。

“这就是你打造兵器的地方?”

“是的。”李唐耸耸肩。“刚刚收到国相府的通知,兵器打造是国君所有的特权,任何人不得私自打造。为此,我连打造农具的铁料都买不到了,只能拆了,免得占地方。”

仪国国君用力一拍手掌,喜出望外。“好啊,杜国不给,我仪国给。等你到了仪国,担任国相,负责所有的政务,姐姐则负责军事。你们夫妻联手,一个打造兵器、筹集粮草,一个率兵出征,还不打得宁国屁滚尿流?”

杜姜到底没忍住。“美得你。事情都由我们做了,你干什么,混吃等死?”

仪国国君嘿嘿笑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军事交给姐姐,政务交给李君,寡人就管祭祀,感谢祖宗保佑,让你们来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