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14章 铁山庙故事,铁矿场产量【1 / 2】

灵灵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14章 铁山庙故事,铁矿场产量

铁山庙两三里外。

刘升骑在一匹乌色大马上,拿着望远镜眺望。

说起来,穿越前他其实来过一次舞钢市,曾在铁山庙一带粗粗游览了一番。

后世铁山庙会曾有一段辉煌岁月,最巅峰时,曾有一二十万游人。

因为后世铁山庙在抗战时期增添了新的传奇——曾有一千多名将士在此与日寇浴血奋战,最终全部阵亡。

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将士,当地人铁山庙旁修建了纪念碑。

可惜的是,刘升来游览时,铁山庙因大炼钢铁时开采山体铁矿,被毁坏不复存在了,空留故事。

此时铁山庙不仅存在,相关故事也不算久远。

收起望远镜,刘升大声对聚集到身旁的几位将官和一众亲卫道:“铁山庙兴建不过百年左右,据说是当地人为了纪念嘉靖朝的一位将军。

刘升也不管他真心还是假意,点点头再次问:“说说你们这边铁矿场的情况吧。”

绝对的实力下,刘升懒得用什么阴谋诡计。

也就是铁山庙开了百年左右的庙会,在加上周围山里铁矿场、炼铁作坊众多,便在铁山下面形成了一个集市。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此地的督办官员、矿监多半会联合地方乡绅豪强,损公肥私。

这五门120毫米口径的火炮,不仅长达33米,因为是15毫米厚的钢管,能承受的膛压远比同口径、同长度的铁铸红夷大炮大得多。

后世这里是舞钢市,但此时这里别说城市了,连乡镇都没有一个。

这里的冶铁技术即便不如南方,也不至于差太多吧?

没想到眼前反贼首领竟似乎是个懂行的。

弓兵听了一惊,立马掉头,快马加鞭地跑回去。

“你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刘升笑容更温和了。

将军之妻携幼子千里来寻亲,惊闻噩耗,在铁山痛哭三天三夜,气绝身亡。

如此想,刘升再问:“铁课税率多少?”

故而此时寨门紧闭。

“首领请看,前面就是官办铁场了。”赵开富陪着笑介绍道。

原来,从洪武到成化年间,这里一直有官办铁场,需每年向大明朝廷提供额定生铁、熟铁、钢铁,多的则卖给民间。

然后在弓兵的帮助下上了马,带着几十个弓兵,当先绕过铁山集,像南边行去。

所以对面在认错后,又感到糊涂,弄不清楚来的是什么“官军”。

因此用药量可以更大,射程也更远。

至于义军所打的大旗,最大的一面是“華”,其次便是“第几营”的常备军旗帜,以及“虎贲营”等亲卫军三营的旗帜。

刘升耐心等了十来分钟,便见寨门再次打开,几十个人出来。

这里的官办铁场又只开了十来年,且是在崇祯年间这种朝堂昏暗、官吏腐败的情况下开办的。

到了嘉靖年间,确有位姓杨的将军来此重开铁场,还带来了两千多卫所工匠。

再加上所用黑火药是应用后世一些理论、技术调制的,比当前的黑火药品质更高,故最远射程接近四里!

有效射程也有三里之远!

后世铁山都被挖没了,但此时却还是一座较为平缓的小山。

刘升示意炮兵暂不点火。

为首之人是个身着锦袍的中年胖子,骑在马上,压得马儿都不敢小跑,只得让一个弓兵牵着。

至于官办铁场每月产多少铁料他也不清楚,只有铁场督办官员及矿监知晓。

刘升不想在这寨子损耗本就不多的兵力,便让炮兵在距离寨子一里多的地方,将五门陆军炮一字排开,都对准寨门楼。

刘升听了微愣,这才意识到对面把他们当成了大明官军。

但那守备吃空额就吃了近一半,剩余五百多人中也多数是辅兵,战兵不足两百,家丁不过数十。

此时刘升让这几门炮在一里多的距离打,纯粹是为了让炮手打得更准一些,给眼前的集市更大威慑。

之后士绅豪强兴办的私矿场便猛增,而且冶铁业比之前更加兴盛。

嘉靖皇帝听了大怒,也不辨真假,便下令拆毁铁场,遣散工匠,缉拿杨将军问罪。

“俺就说了,这大明朝廷早就该亡了!”

来到阵前,胖子在弓兵帮助下艰难地下了马,看了眼几十步外样子有些奇怪的五门火炮,这才向刘升遥遥抱拳一揖。

“愿意。”

“手底下这么多狗官,那崇祯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几十家民营铁场一个月总共才炼得生铁9万斤——糊弄鬼呢?

刘升估摸着,必然有很多民营矿场瞒报产量少纳铁课,甚至还存在不少完全不纳税的黑矿场。

赵开富被刘升看的心中一颤,低头应道:“是。”

当地百姓悯将军妻子之情,便在山上建了一座庙,唤作‘奶奶庙’,定期举行庙会纪念。”

且此人打扮、神态也不像巡检,更像是个富商。

谁知炮兵正准备点火呢,寨门就打开了。

可惜两年后,嘉靖皇帝派宦官来查看炼铁进度。宦官欲索取巨额贿赂不成,便怀恨在心,回去后诬告杨将军渔铁之利,祸国害民。

杨将军见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致使冶铁大业半道而废,悲愤交加,一头撞死在山顶巨石上。

据刘升所知,明末民间冶铁技术已经颇为发达,南方有类似小高炉的“大鉴炉”、“瓶炉”,一个炉子正常一日夜可炼生铁三千多斤,最高记录则是六千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