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慧云公主看明白了,“本宫似乎懂了。你好像是在坑人。”
袁天青说:“本来就是坑人的。”
李之宜骑了一圈回来,见大家都围着,不知道怎么回事,挤了进来,看到悬浮的树枝,颇为惊讶,问:“这是仙法吗?”
几个女子看向李之宜,脸上都挂着怪异的笑。
夏琼回道:“不是,是坑人的。”
李之宜却说:“这不就是前两年传遍长安的仙法吗?”
夏琼拉过李之宜,说:“让我给你解释一二,这是驸马在巴城赚钱的把戏,误传到了长安而已。其悬浮只是虚妄。”
于是夏琼一番解释,李之宜倾听。
这时,慧云公主“窃取”了自行车,犹豫片刻,心动地说:“本宫先试试。”
让李曼宁扶着车子,她坐上去蹬起来。
因为她没有骑三轮车的经验,很不习惯,但她习武多年,虽然身体不太好,底子还在,熟悉了半炷香时间,也能小心骑行。
“公主,感觉如何?”李曼宁问。
“你们也来试试。”慧云公主忍住玩心,下了车,让给李曼宁。
李曼宁又先让给张华清,张华清先试。
张华清脑袋很聪明,但不大擅长运动,坐上去,车把都扶不住,东倒西歪。
又让回给李曼宁。
李曼宁不好也不坏,骑得像模像样,但只要后面一松手,她就控制不住地向一边歪倒。咯咯,嘻嘻,哈哈,几人玩得好热闹。
因为是在门口,长安的百姓也都围过来,不敢靠太近,只在远处指指点点。
很显然,这车子像几年前的悬空柏木,让众人好奇。
“原来这么简单。”李之宜终于听明白了——她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很多,并非她不聪明,而是因为夏琼讲得不得要领。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讲不到重点,时常让人云里雾里。
“是啊,就是这么简单。”夏琼松了口气。
袁天青则催促道:“一大早你们就叫起床,回头再玩,先去东市。”
“好。”李之宜答应着,又琢磨一会,才融会贯通。一转头,车子已经溜远了,她一脚把悬空的树枝踹倒,起身去追,说,“不要动我的车子。”
慧云公主也生了玩心,说:“追上来就还你。”
然而她根本没跑,仍旧让李曼宁慢悠悠地学,珍惜此时此刻的时光。
等到李之宜跑过去,借梯下坡,交车了事。离东市已经很近。
一行人的后面跟着几辆马车,有空的,有满的,满满的装着银子。银子有的是,袁天青大方地说:“你们看上什么,尽管买。”
这话本不必说,她们才不客气。
才刚上街,碰到临降店,就是降价处理的物品。乱七八糟,味道不佳。再往前是肉行和酒市,也没什么好吃好喝的,倒是毕罗肆的小吃挺不错。买了点云片糕尝尝,略显粗糙,不如宫里的精致。再往前是卖笔墨纸砚,刀剑铁器的。
袁天青从刀剑中找到一点兴趣,但兴趣十分稀有。买了两把剑做装饰,仅此而已。
再往前,有卖乐器,耍杂戏的人。
耍杂戏的人里,来自西域的胡人比较多,有的穿上锦衣,有的还风尘仆仆,有的把戏精致,有的把戏乱得很,以至于没有人旁观。
但反倒是刚来的,更吸引袁天青。
他打量他们,不光看人看戏,也看他们的马和干粮。
他指着杂耍人吃的菜问:“这是什么?”
“回老爷。”卑躬屈膝地胡人谄媚地说,“这是爱神赐予的三叶草,味道酸甜。”
“有意思。”袁天青问,“有种子吗?”
“来时并未准备,不过从干草里能打出一些。”
袁天青付了一两银子,“给我弄一些。”又问,“那边又是什么?”
“那是西域良草,喂马的。用此草喂马,又高又大。在我们那里,叫它苜蓿。”
紫苜蓿,良好的牧草。
听说西汉时就传入到中土。
袁天青不甚清楚,也不去考证,又掏出一两银子,说:“那个种子也弄一点。你这边还有什么新鲜的、稀奇的,拿出来看看。”
那帮西域胡人初至长安,正摸不着头脑呢,吃的三叶草说是菜,但在西域,那都是牛马吃的玩意。眼下他们正是危难之际,几两银子能帮他们渡过难关。所以他们也很积极,把带来的东西,一样一样全摆出来,那女人都摆了出来。
袁天青不看人,只看东西,他看到了又一项稀罕物:莴笋!
听说此物晋代时即传入中土,也就是三四百年前。但袁天青从未见过,故而觉得稀奇。可他要付钱时,胡人说:“此物在小人故国即是稀有之物,小人甚喜欢。若大人夺人所爱,需付刚才的银子的百倍。一百两。”
袁天青说:“五十两。赏你的。”
“一百两。”那胡人还想咬死口。
袁天青叫人把五十两银子放桌子上,说:“要不要?”
那胡人吞了口口水,把钱抱紧。
袁天青看了看别的,没什么有趣的了,于是说:“你这人忒没意思,见我有钱就想坑一把,路走窄了。不过我今儿是花钱来的,不跟你计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