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赠袁天青》
二月出姑苏,七月入长安。
无病又无灾,只为山水间。
一曲汴水流,登楼过潼关。
忘却权贵事,快活似神仙。”
越州书生张爱琴,作此诗为袁“扬名”,却使之为权贵所恼。袁被昌灵君钦点为探花郎,此诗功劳颇多。其不畏权贵之名,亦自此诗启。
——《大昌正史:袁驸马传》
本是去商州的,书生们却因潼关阁楼多,从洛南转道北去,直奔潼关。
端午节在路上奔波,到了潼关,天气渐渐酷热,但还没到酷暑之时,穿轻薄衣衫,耍一把扇子,便足以应对脸上的汗水。
潼关靠近黄河从南向东的转角,那个地方名为黄河湾。
以山为堤,以自然为景,此地惊涛阵阵,绿树环绕,颇为惊奇。不过对青州来的人却不算什么,因为青州靠近渤海,沿海向西北走不久,便能看到黄河出海口,那景象同样壮观,至少不比潼关这地方差多少。
但潼关有一点好,它楼阁很多。
附近小镇、楼阁,寺庙、酒馆,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日去一地,月余还觉得处处新鲜。
那天一早,张俊平一等受邀去琴楼,据说那地方收集古代名琴十三只,每一只琴都有一段往事,都是名人用过的,轻易不给人瞧。
王福春问:“那为何邀请吾等?”
张俊平笑说:“不是所有人,琴楼主人只邀请了在下,而你们是在下的朋友。”
王福春又问:“为何邀请你?”
“因为在下是去年青州解元。”
张俊平很难不得意,换个人也会像他一样得意。因为他是解元,琴楼只邀请了他,没有邀请别人,还允许他带上朋友。
就连袁天青这样的都能带上。
袁天青点了一下王福春,轻声说:“带点钱预备着。”
带钱?为什么?王福春拍拍腰间,小声问:“五十两够用么?”
出来的时候,夏琼给他拿了不少银子,不嫖赌,只吃喝,来一趟全国游也够用。
“我这也装了二十两。差不多。”袁天青点点头。
“公子,带这么多钱,难道你想买琴?”
“有备无患。”袁天青轻笑,“我估摸着,今天去的地方是个坑。”
不然多大的脸啊,一个青州的解元,来到这潼关,竟然能让本地乡绅都进不去的琴楼专门邀请,还允许他带上朋友——这套路,分明就是骗钱的嘛。这种时候,作为“朋友”,袁天青决定一起上当。只要那琴楼别太过分就好。
跟着青州的几位去琴楼,挺热闹的,一群斯文人在楼下指指点点。
张俊平飘飘然地进去,他的朋友沾了光,一脸羡慕。不过他们似乎都没注意,一进到里面,楼下指指点点的人就散去了。
袁天青点点张俊平,指指门口。
张俊平伸头看了两眼,说:“他们进不来,自然要散去。”
袁天青一笑,不再劝,上琴楼顶。
琴楼老板出场,言说好友不能进最里面,张俊平得意洋洋地进去。与此同时,最里面的琴房里有人出来,一进一出一照面,里面的人挑事似的跟张俊平推搡起来。琴楼老板是个和事佬,劝住了。但琴楼老板带张俊平进去之后,挑事之人对袁天青一行冷嘲热讽起来。大家都是有血性的年轻人,哪受得了这气,吵了起来。
王福春问:“公子,咱们不管吗?”
袁天青说:“这是一场戏。看那老板出来怎么说,就知道这戏怎么唱的。”
王福春激动地说:“公子,咱们跟青州才子们一起来的。虽说知道眼前是戏,可若不参与,是不是不太够义气了?”
“能帮的帮,不能帮的不帮。”
“眼前这事算不能帮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王福春沉心道:“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要做君子,就要保持独立的见解。眼下你觉得哪个对?”
“小的觉得,这个时候应该看立场。”
袁天青说:“那你就去吵。”
“那不行,小的还得护着公子。”
“你真够矛盾的。”袁天青被逗笑了,“那你就陪我在这看看风景,等那老板出来把底牌揭开。要是太过分,就按你的立场来,要是不过分,就别管了。这几个青州才子为虚荣所惑,吃点小亏长个教训,也算来值了。”
如此等了一会,琴楼老板出来了,做了一会和事佬。同时为两方做了介绍。
原来另一方是潼关本地才子——不知是真身份还是假身份——但有琴楼老板作保,张俊平一等并未怀疑——接着,琴楼老板抛出了今日活动三项:
其一、琴楼奏曲,猜曲名、琴名。
其二、残对补缺。即对对子。
其三、才子诗章。以此时此地此楼为题作诗,能让大家信服,即可在墙上留作。
皆是大昌才子事,鹿死谁手犹未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