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三【6 / 8】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往东北三百里,有座教山,山上有大量的玉石,但是却没有石头。教水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流注入黄河,这条水系到了冬季就会干枯,只有在夏季才会有水流,因此可以说是一条干河。教水的河道中有两座小山,这两座小山方圆三百步,叫发丸山,这两座小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1),其草多秦椒(2),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见则其邑有恐。

【注释】

(1)(yù):即薯蓣,俗称“山药”。

(2)秦椒:一种类似花椒的草本植物。

【译文】

再往南三百里,有座景山,从这座山上往南观望,可以看见盐贩泽,向北观望,可以看见少泽。山上生长着很多草和,山中的草以秦椒为多,这座山的北边盛产赭石,山的南边盛产玉石。这座山里有种鸟,样子长得像蛇,这鸟有四只翅膀和六只眼睛,还有三只脚,它的名字叫酸与,这鸟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这种鸟出现的地方就会有恐怖的事情发生。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译文】

再往东南三百二十里,有座孟门山,这座山上有大量的青玉,山里还出产大量的金属,山下遍布着黄色的垩土,也有储量丰富的涅石。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译文】

再往东南三百二十里,有座平山,平水就从这山的山顶发源,之后潜流到山下,附近的水里出产大量质地优良的玉石。

又东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玄(1)。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注释】

(1)玄(sù):玄,黑色的。,砥石,即磨刀石。

【译文】

再往东二百里,有座京山,山里出产漂亮玉石,遍布着漆树,遍山都是竹林,这座山的南边出产黄铜,山的北边出产黑色磨刀石。高水就发源于此山,之后向南注入黄河。

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译文】

再往东二百里,有座虫尾山,山上盛产金属和玉石,山下到处是低矮的竹丛,山里还有大量青石和碧玉。丹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注入黄河。薄水也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南注入黄泽。

又东三百里,曰彭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遗之蛇。

【译文】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彭山,山上并不生长任何草木,山里还有大量的金属和玉石,山下到处是流水。蚤林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南注入黄河。肥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注入床水,附近的水里有很多肥遗蛇。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1),食之不灂(2)。

【注释】

(1)鸪(gu xí):鸟名。

(2)灂(jiào):眼睛昏蒙不清。

【译文】

再往东一百八十里,有座小侯山,明漳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注入黄泽。这座山里有种鸟,形状像乌鸦,身上有白色的斑纹,它的名字叫鸪,吃了它的肉眼睛就会明亮不昏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1),南注于虖池(2)。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

【注释】

(1)共(gong)水:水名。

(2)虖池(hu tuó):水名,今河北西部有滹沱河。

【译文】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座泰头山,共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注入虖池水。这座山上盛产金属和玉石,山下遍布着低矮的小竹丛。

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食之不妒。

【译文】

再往东北二百里,有座轩辕山,山上铜矿丰富,山下遍布着竹子。山里有种鸟,形状就像猫头鹰,长着白色的脑袋,这鸟的名字叫黄鸟,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人吃了它就不会妒嫉。

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氾水。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谒戾山,山上遍布着松树和柏树,山里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沁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注入黄河。这座山的东边有一片树林,它的名字叫丹林。丹林水就从这树林发源,之后向南注入黄河。婴侯水也从这里发源,之后向北注入氾水。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1),无草木,有金玉。濝水出焉(2),南流注于河。

【注释】

(1)沮洳(rù)之山:传说中的山名。

(2)濝(qí):水名,今河南济源有濝水。

【译文】

往东三百里,有座沮洳山,山上草木不生,有金属和玉石。濝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注入黄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之山(1),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2)。黄水出焉(3),而东流注于洹(4)。滏水出焉(5),而东流注于欧水。

【注释】

(1)神囷(qun)之山:山名。囷,圆形的谷仓。

(2)飞虫:指蚊蚋一类的小飞虫。

(3)黄水:古水名。

(4)洹(huán):古水名。

(5)滏(fu)水:水名。即今滏阳河,在河北西南部。

【译文】

再往北三百里,有座神囷山,山上有带美丽花纹的石头,山下有白色的蛇,还有飞虫。黄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洹水。滏水也从这山发源,之后向东注入欧水。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1)。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2)。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

(1)柘(zhè)木:木名,桑树的一种,树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实可吃。

(2)堙(yin):堵塞。

【译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