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孽摇羝(jun di):山名。
(2)扶木:扶桑树,传说太阳从此升起。
(3)柱:像柱子般直立着。
(4)芥:芥菜。
(5)汤(yáng)谷:即旸谷。
(6)乌:可能是踆乌、离朱鸟、三足乌之类,所指的都是神话里栖息在太阳里长三只爪子的乌鸦。
【译文】
在大荒当中,有一座名叫孽摇羝的山。山上有棵扶桑树,高三百里,叶子的形状像芥菜的叶子。有个山谷叫做温源谷。汤谷上面也有棵扶桑树,一个太阳刚刚回到汤谷,另一个太阳就从扶桑树升上去,这两个太阳都驮在三足乌的背上。
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译文】
有一个神,长着人的面孔、狗的耳朵、野兽的身子,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色的蛇,名叫奢比尸。
有五采之鸟,相乡弃沙(1)。惟帝俊下友(2)。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注释】
(1)弃沙:这两个字意义不详。有些学者考证“弃沙”应该是“媻娑”二字讹误而成,媻娑的意思是鸟类羽毛飘举翩翩起舞的样子。
(2)友:友好、做朋友。
【译文】
有一群长着五彩羽毛的鸟相对起舞,帝俊从天上下来和它们交友。帝俊在下界的两座祭坛就是由这群五彩的鸟掌管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有壎民之国(1)。
【注释】
(1)壎(xun)民:古国民。
【译文】
在大荒之中,有一座山叫猗天苏门山,是太阳和月亮升起的地方。有个壎民国。
有綦山(1)。又有摇山。有山(2)。又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3)。
【注释】
(1)綦(jì)山:山名。
(2)(zèng)山:山名。
(3)采:颜色。
【译文】
有座綦山。又有座摇山。有座鹝山。又有座门户山。又有座盛山。又有座待山。还有一群羽毛五彩缤纷的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
【译文】
在东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壑明俊疾,是太阳和月亮升起的地方。有个中容国在附近。
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甘华(1)。爰有遗玉、三青鸟、三骓、视肉、甘华、甘柤(2)。百谷所在。
【注释】
(1)骓(zhui):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2)爰(yuán):这里。甘柤(zhā):树名。
【译文】
在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马、甘华树。在这里还有遗玉、三青鸟、三骓马、视肉、甘华树、甘柤树。这儿是各种庄稼生长的地方。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1)————北方曰鹓,来风曰(2)————是处东北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
【注释】
(1)鹓(yuān):一种鸟名。
(2)(yǎn):从女和月母之国吹来的风名。
【译文】
有个国家叫女和月母国。有一个神叫鹓————北方人称作鹓,从那里吹来的风叫做————他就在大地的东北角控制太阳和月亮,使它们不要交相错乱地出没,并且掌握它们在天上运行时间的长短。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1),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2)。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注释】
(1)应龙:指一种有翼的龙。
(2)数(shuò):屡次,多次。
【译文】
在大荒的东北角上,有一座山名叫凶犁土丘山。应龙就在这座山的最南端,应龙帮黄帝杀了蚩尤和夸父,用尽了神力,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因没了应龙的兴云布雨,人间就常常闹旱灾。人们一遇天旱就装扮成应龙的样子,向上天求雨,这样就能得到大雨。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1)。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2),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注释】
(1)夔(kuí):传说中的怪兽名。
(2)橛(jué):敲打。
【译文】
东海当中有座流波山,这座山在深入东海七千里的地方。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青色的身子没有长角,只有一条腿,出入海水时一定是披风戴雨,它发出的光芒就像太阳和月亮光,它的吼声如同雷鸣声,这野兽名叫夔。黄帝得到它,就用它的皮蒙鼓,再拿雷兽的骨头敲打这面鼓,响声能够传到五百里以外,用来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