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内经
【题解】
《海内经》的记载比较杂乱,海内各个方位的地理、物产、部族都有所涉及。
这一点在一开头就有所表现,比如第一段把朝鲜和天毒并列,恐怕是因为《山海经》流传过程中简牍散乱导致的。在叙述过东海之内的朝鲜之后,立即就跳到了西海的壑市,之后又记载了流沙周围的国家。
《海内经》还记载了南方的地理风物和山川河流。记载的顺序大致由西向东,前面提到过的巴、赣巨人、苍梧之丘都再次出现。之后又跳到北方,前文没有的幽都之山在这里出现。
最值得重视的是《海内经》中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神话。比如帝俊生晏龙,晏龙发明琴瑟。帝俊有子八人,创制歌舞,等等。这是关于文化发源惯常的解释。
《海内经》还记载了我国的洪水创世神话,那就是大禹的父亲鲧盗窃息壤被天帝处死,大禹从父亲的遗体中诞生,最终平治洪水划分九州的故事。这其中充满了悲剧色彩。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1),其人水居(2),偎人爱人(3)。
【注释】
(1)天毒:据古人所说就是天竺国,即现代的印度。印度和朝鲜并不相邻,可能是错简所致。
(2)水居:在水边居住。
(3)偎:爱。
【译文】
在东海以内,北海的角落,有个国家名叫朝鲜,还有一个国家叫天毒,天毒国的人在水边定居,性格柔顺慈爱,喜欢怜悯人。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译文】
在西海以内,流沙的中央,有个国家名叫壑市国。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氾叶。
【译文】
在西海以内,流沙以西,有个国家名叫氾叶国。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璿瑰、丹货、银铁(1),皆流于此中。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注释】
(1)璿(xuán)瑰:次于玉的美石。丹货:具体所指不详,疑为朱砂、铁矿、硫磺一类矿物质。
【译文】
流沙以西有座鸟山,有三条河流发源于这座山。这里有黄金、璿瑰玉、丹货、银铁,全都产于这些河流的沿岸。又有座淮山,好水就是从淮山发源。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1),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2),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注释】
(1)雷祖:又作“嫘祖”。
(2)擢(zhuó)首:这里指物体因牵拉变形的样子。引申为长。擢,拔。渠股:两条腿长在一起。渠,通“骈”,并生。豚(tún)止:豚,幼猪。止,同“趾”,这里指猪蹄。
【译文】
在流沙东面,黑水的西岸,有朝云国、司彘国。黄帝的妻子雷祖生了昌意。昌意自天上降到若水居住,生下韩流。韩流长着长长的脑袋、小小的耳朵,有人的面孔、猪的嘴、麒麟的身子、罗圈腿、小猪一样的蹄子,韩流娶了淖子族的阿女为妻,生下颛顼帝。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
【译文】
在流沙的东面,黑水流过的地方,有座山叫不死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译文】
在华山青水的东面,有座山叫肇山。有个仙人名叫柏子高,柏子高从肇山上上下下,可以直达天界。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1),百谷自生,冬夏播琴(2)。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3),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4)。此草也,冬夏不死。
【注释】
(1)菽(shu):豆类的总称。
(2)播琴:播种。
(3)灵寿实华:灵寿就是上文所说的椐树。实,结果子。华,开花。
(4)相群爰处:在这里聚集。
【译文】
在西南边黑水流过的地方,有个地方叫都广之野,后稷就葬在这里。它的疆域方圆有三百里,是天和地的中心,有名的神女素女便出现在这个地方。这里出产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各种谷物能够自然成长,冬夏两季都能播种。鸾鸟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舞蹈,灵寿树在这里开花结果,各种草木茂盛。这里有各种禽鸟野兽,全都群居相处。这里生长的草,无论冬夏都不会枯死。
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译文】
在南海以内,黑水青水流过的地方,有种树木名叫若木,若水就从若木的产地发源。
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蝡蛇(1),木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