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诸比丘!若难陀应观察东方时,存念一切之意,则难陀观察东方,思:‘如是我当观察东方,令贪、忧之恶不善法不漏入。’如是,于其处而有正知。诸比丘!若难陀应观察西方时……应观察北方时……应观察南方时……应观察上[方]时……应观察下[方]时……应观察四维时,存念一切之意,则难陀观察四维,思:‘如是我当观察四维,令贪、忧之恶不善法不漏入。’如是,于其处而有正知。
诸比丘!难陀所谓守护根门者,为如是。
三
诸比丘!此中,难陀所谓于食知量者,为如是:
诸比丘!难陀于此思择而如理摄食,不为戏乐,不为陶醉,不为庄饰,不为庄严,乃至唯令支住此身,息害,为修梵行而已。‘如是断灭故受而令新受不生,处世当得无罪、安稳而住。’
诸比丘!难陀所谓于食知量者,为如是。
四
诸比丘!此中,难陀所谓警寤而勉[进]者,为如是:
诸比丘!于此,难陀于昼间经行、坐禅,除去障法而净心;于夜之初更经行、坐禅,除去障法而净心;于夜之中更以右胁而作师子卧,累足、正念正知、作意起想;于夜之后更起而经行、坐禅,除去障法而净心。
诸比丘!难陀所谓警寤而勉[进]者,为如是。
五
诸比丘!此中,难陀所谓正念正知者,为如是:
诸比丘!于此,难陀觉受之起、觉[受之]住、觉[受之]灭。[觉]想……觉[寻之]起、觉[寻之]住、觉[寻之]灭。
诸比丘!难陀所谓正念正知者,为如是。
诸比丘!此难陀不外是守护根门,于食知量,警寤而勉[进],成就正念正知,以能行圆满清净梵行。”
十 莠
一
一时,世尊住瞻波恒伽池边。尔时,比丘等责难一比丘之罪。彼比丘即于诸比丘所责难之罪,假设种种遁辞,避谈,呈现愤怒、瞋恚、不欣。时,世尊告诸比丘曰:
二
“诸比丘!摒除此人,诸比丘!拂去此人,诸比丘!斥退此人!何受异子之害耶?
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人,诸比丘未见彼罪之时,其行步观察屈伸,着僧伽梨及钵衣,类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诸比丘见彼罪之时,如是乃知‘此是沙门之污、沙门之稃、沙门之莠。’知彼如是而摈弃。何以故耶?令无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三
诸比丘!譬如于良麦田中能生污麦、稃麦、莠麦。若未出顶[穗]之时,其根类似其他真好之麦,其茎类似其他真好之麦,其叶类似其他真好之麦。然而,其出顶[穗]之时,如是乃知‘此是污麦、稃麦、莠麦。’知彼如是而由根拔起,掷弃于麦田之外。何以故耶?令无污其他真好麦之故。
诸比丘!如是,此处有一类之人,诸比丘未见彼罪之时,其行步观察屈伸,着僧伽梨及钵衣,类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诸比丘!见彼罪之时,如是乃知‘此是沙门之污、沙门之稃、沙门之莠。’知彼如是而摈弃。何以故耶?令无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四
诸比丘!譬如簸飏大谷聚,其中,坚固而结实之谷堆成一面,无力而秕糠之谷为风吹拂于一面,主人持扫帚更加扫除。何以故耶?令无污其他真好谷之故。
诸比丘!如是,此处有一类之人,诸比丘未见彼罪之时,其行步观察屈伸,着僧伽梨及钵衣,类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诸比丘见彼罪之时,如是乃知‘此是沙门之污、沙门之稃、沙门之莠。’知彼如是而摈弃。何以故耶?令无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五
诸比丘!譬如有人,欲作井水通管,持利斧而入林,以斧背敲打其一一之树。其中,若以斧背敲打坚固而结实之树,则为尖锐之反响;若以斧背敲打心腐无实朽枯之树,则为迟钝之反响。断此根,断根而截顶,截顶而善净内,善净内而用于井通水槽。
诸比丘!如是,此处有一类之人,诸比丘未见彼罪之时,其行步观察屈伸。着僧伽梨及钵衣,类似其他真好之比丘。然而,诸比丘见彼罪之时,如是乃知‘此是沙门之污、沙门之稃、沙门之莠。’知彼如是而摈弃。何以故耶?令无污其他真好比丘之故。”
若共住则知人
若有恶欲与忿
有覆有慢有恼
有嫉有悭有诳
对人作柔和语
一面如沙门语
若于屏处恶行
有恶见不恭敬
令匍行则妄语
若是知云何耶
汝等一切和合
拒绝彼[恶比丘]
摈弃莠[恶比丘]
远离微贱[比丘]
再者非似沙门
当除稃之[比丘]
有恶欲而所行
摈弃恶之[比丘]
作清净为念处
与清净人共住
如是合和聪慧
汝等当尽苦边
第一 慈品[终]
摄句:
(一)慈、(二)慧、(三、四)敬爱。(五、六)世间之失、(七)提婆达多、
(八)郁多罗、(九)难陀、(一〇)莠[恶比丘]。
第二 大品
十一 鞞兰若
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鞞兰若那邻罗宾洲曼陀罗树下。
时,有鞞兰若婆罗门,往诣世尊所在之处,至已,与世尊相互庆慰欢喜,感铭交谈,退坐一面。坐于一面之鞞兰若婆罗门白世尊言:
“尊瞿昙!我闻:沙门瞿昙对于老衰、老羸、老迈、晚年、高龄之婆罗门皆不问讯、不从座起、不请令坐。尊瞿昙!实是如是,沙门瞿昙对于老衰、老羸、老迈、晚年、高龄之婆罗门皆不问讯、不从座起、不请令坐。尊瞿昙!此为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