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 救护品
十一 坐卧处
一
“诸比丘!五分成就之比丘若能亲附、亲近于五分成就之坐卧处,则不久依诸漏尽,而于现法自证知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现证具足而住。
诸比丘!何等为比丘五分成就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有信而信如来之菩提,即:‘此世尊是应供、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少病、少恼而能平等消化成就腹脏,不过于冷,不过于暖,中庸而堪于精勤。无谄、无诳而于师、贤者、同梵行者,如实表示自己。发勤而住,断不善法,为具足善法而努力,勇健坚固,于诸善法而不舍轭。具慧之圣,决择而成就正顺苦尽之生灭慧。
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五分成就。
诸比丘!复次,何等为坐卧处五分成就耶?
三
诸比丘!此处有坐卧处,不过于远,不过于近,便于往来。昼时少喧闹,夜时少音声。少虻、蚊、风、热、蛇之触。又,若能住于其坐卧处,则劳苦少而得衣、食、坐卧具、病药、资具。又,长老比丘住其坐卧处,多闻而通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本母),于此,时时亲近请问而言:‘大德!此为云何,此义为云何?’彼等具寿者为其开示所未开,显示所未显,于种种疑惑之法除疑惑。
诸比丘!如是为坐卧处五分成就。
诸比丘!若五分成就之比丘亲附、亲近于五分成就之坐卧处,则不久依诸漏尽,于现法而自证知[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现证具足而住。”
十二 分
一
“诸比丘!若舍弃五分,而能成就五分之比丘,于此法、律则称之为独存、[梵行]已住、最上人。
诸比丘!云何为比丘舍弃五分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断欲贪,断瞋恚,断惛眠,断掉悔,断犹豫。
诸比丘!如是为比丘舍弃五分。
诸比丘!云何为比丘成就五分耶?
三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成就无学之慧蕴,成就无学之解脱蕴,成就无学之解脱智见蕴。
诸比丘!如是为比丘成就五分。
诸比丘!若舍弃五分而能成就五分之比丘,于此法、律则称之为独存、[梵行]已住、最上人。”
息断欲贪与瞋恚
惛眠掉举与犹豫
具足无学戒定慧
解脱与智之比丘
弃五分成就五分
以此之法乃至律
可称之名为独存
十三 结
一
“诸比丘!有十结。何等为十结耶?
二
即:五顺下分结与五顺上分结。
何等为五顺下分结耶?
三
即:有身见、疑惑、戒禁取、欲贪、瞋恚。
此为五顺下分结。
何等为五顺上分结耶?
四
即: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
此为五顺上分结。
诸比丘!此为十结。”
十四 心荒芜
一
“诸比丘!比丘、比丘尼者,若未断五种心荒芜,未截五种心缚者,则昼夜来到,善法之损灭是可预期,不可[预期]增长。
云何为未断五种心荒芜耶?
二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师。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师,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则彼乃未断第一之心荒芜。
三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法。[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法,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则彼乃未断第二之心荒芜。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僧。[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僧,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则彼乃未断第三之心荒芜。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学。[诸比丘!比丘若疑、惑、不信解、不净信其学,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则彼乃未断第四之心荒芜。
诸比丘!复次有比丘,]怒、不欢、心激、荒于同梵行者。诸比丘!比丘若怒、不欢、心激、荒于同梵行者,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则彼乃未断第五种心荒芜。
若如是者,则未断五种心荒芜。
云何为未截五种心缚耶?
四
诸比丘!此处有比丘,于欲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离渴爱。诸比丘!比丘若于欲而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恼,不离渴爱,其心则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其心若不倾于炽然、勤修、常行、精勤者,则彼乃未截第一之心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