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二【4 / 8】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巢由:巢父、许由合称。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3]严陵:即东汉初的严光,字子陵。曾隐居于富春山。

[4]陶令:即陶渊明。

[5]尽会婆娑:尽,任凭。婆娑,此处指逍遥自在的意思。

[6]五柳庄:指陶渊明的庄园。

[7]七里滩:在富春江上游,相传初严光隐居在这里垂钓。

[8]三径:指陶渊明的隐居之处。

【鉴赏】这是一首歌颂隐士隐居生活的曲子。曲子开头以问答的形式入题,然后一气呵成,语调洒脱自然,格调高远。“巢由后隐者谁何”一句,引出下文。“试屈指高人,却也无多”,一句写出了作者对隐士的要求之高,因而下面作者只提出两位隐士:“渔父严陵,农夫陶令,尽会婆娑。”严光不慕功名利禄,归隐富春山,以农耕生活;陶潜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把酒东篱下。作者再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羡慕。结尾突出了全曲的主旨,“三径秋香,万古苍波”,表明陶渊明和严子陵境界之高远,表达了作者对元代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功名利禄的厌恶。

〔双调〕蟾宫曲

寒食新野道中[1]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2],燕语茅茨[3]。老瓦盆[4]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5]外秋千女儿,髻双鸦[6]斜插花枝。转眄移时[7],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注释】

[1]寒食新野道中:寒食,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二天)。新野,县名,今属河南省。

[2]柴荆:柴门。

[3]茅茨:这里指屋檐。

[4]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食具。

[5]柘:一种也可养蚕的树。

[6]髻双鸦:即双髻,髻色黑如鸦羽,所以称鸦髻。

[7]转眄移时:眄,斜视。转眼斜视多时。

【鉴赏】这首曲子叙述的是作者在清明寒食日经过新野农村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柳濛……茅茨”描写农村的自然风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树发芽,梨花盛开,鸡鸣狗吠,莺歌燕舞,在这一片美好的春光里,作者“偷得浮生半日闲”,于是便到郊外游玩,欣赏春天的景色。“老瓦……花枝”,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亲切和谐的图画,表现了农村老人和儿童悠然自得的生活。鬓发如丝的老翁老妇们怡然自得,隔着桑林望去,几个梳丫角的小姑娘乌黑的发髻上斜插着鲜艳的花枝,在桑树下荡着秋千,愉快地玩耍。最后“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这三句是全曲的点睛之笔,面对如此闲适安乐的生活景象,作者不禁灵感突现,文思泉涌,吟出诗句,夸赞农村生活的纯朴和谐、安静宁谧。

全曲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描写了老人的安详,儿童的天真,通过对如此美妙景致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安逸生活的向往,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对在现实中怀才不遇的忧郁和不满。

〔双调〕蟾宫曲

阳翟[1]道中田家即事

颍川[2]南望襄[3]城,邂逅田家,春满柴荆。翁媪真淳,杯盘罗列,尽意将迎[4]。似鸡犬樵渔武陵[5],被东君画出升平,桃李欣荣。兰蕙芳馨,林野高情。

【注释】

[1]阳翟:今河南省禹县。

[2]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

[3]襄:今河南省襄城。

[4]将迎:送走迎来。

[5]武陵:即陶渊明所写的世外桃源。

【鉴赏】这首曲子写了作者由颍川前往襄城,途中偶然在一户农家住宿的所见所闻。“春满柴荆”表现了农家环境的自然淳朴,烘托出了人情的浓郁温厚。“翁媪……将迎”,表现了这家的主人热情好客,厚道真诚。这些都是实写自己受到热情款待的情景,接下来“似鸡……升平”是作者抒发的感慨。淳朴真诚的主人,安乐幸福的生活,使作者不禁想到了陶渊明提到的桃花源,觉得自己也仿佛置身于极乐世界中了。最后两句“兰蕙芳馨,林野高情”,表现了作者对淳朴百姓的生活的向往。

这支曲子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格调清新,画面朴实自然,感情含蓄蕴藉,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双调〕蟾宫曲

冬夜宿丞天善利轩[1]

听星簪[2]送响云林,是江上学仙,方外知音[3]。饮瀣餐松[4],含宫嚼羽[5],戛玉钟金[6]。向方丈蓬莱夜深,莫吹笙不用鸣琴,思满冲襟。一曲将终,万籁俱沉。

【注释】

[1]丞天善利轩:即道观。

[2]星簪:此处代指道士。

[3]方外知音:方外,指世俗之外。知音,即精通音律。

[4]饮瀣餐松:意思是饮露水,餐松果。这里指道士们诵唱时的歌词超尘、清雅。

[5]含宫嚼羽:“宫”和“羽”分别是五音中的两音。

[6]戛玉钟金:戛玉,敲击玉石。钟金,聚集钟敲击。此句言敲击金玉作乐。

【鉴赏】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般都具有积极入世和消极出世这两种矛盾的心态,前者的表现是表面的、显性的,为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后者的表现为深层的,隐性的,是道家思想的荟萃。这支曲子鲜明地揭示了卢挚内心世界中“道”的一面。曲子开头“听星……知音”写在一个冷清的寒夜里,作者在江边的一座道观里露宿,道士们美妙的乐声在云际和林中飘荡,让人不觉产生了“羽化而登仙”的遐想。接下来三句“饮瀣……钟金”集中生动地概括了道教音乐自然、和谐、清雅的特点。最后“向……沉”是写作者听完音乐的感受:虽然夜已经很深了,但是道教那“戛玉金”的“仙乐”还是能把人们带进“游乎四海之外”的“仙境”,令人飘飘欲仙。

〔双调〕寿阳曲

别珠帘秀[1]

才欢悦,早间别[2],痛煞煞[3]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4],空留下半江明月[5]。

【注释】

[1]珠帘秀:元代著名的女杂剧演员。

[2]早间别:很快就分别。

[3]痛煞煞:即“痛杀俺”。

[4]载将春去也:意思是说她乘着船远去之时也带走了他们聚会的欢乐。

[5]空留下半江明月:意思是说她走后他只剩半江明月陪伴。

【鉴赏】这是作者写给当时著名的杂剧女演员珠帘秀的一首送别之曲。全曲构思奇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珠帘秀的真挚情谊以及离别后作者徘徊于江边孤独凄凉的心情。首句“才欢悦”,一个“才”字,突出了团聚欢悦的稍纵即逝。第二句“早间别”,一个“早”字,又表现了分离的出人意料。正因为珠帘秀即将乘船离开,作者去江边送行,平日里交情颇深的他们在分别时才更加依依不舍,所以才有了下面的叹息:“痛煞……去也”,这两句作者将二人之间的情谊比作春天,珠帘秀乘着船离开了,仿佛把春天的温暖与明朗都带走了。这种比喻贴切自然,将抽象的情谊比作具体的春天,真实可感。最后一句“空留下半江明月”,写人随船远去,只留下那照在江上的“半江明月”。一个“半”字给人以残缺不全、凄凉冷清之感,接着又一个“空”字,更是将别后作者怅然若失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送别之曲抒情委婉含蓄,生动地展现了分别之后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委婉的表达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关汉卿

〔中吕〕普天乐

崔张十六事(之七)[1]

母亲变卦

若不是张解元[2]识人多,怎生救咱全家祸。你则合有恩便报,倒教我拜做哥哥。母亲你忒虑过,怕我陪钱货。眼睁睁把比目鱼分破[3],知他是命福如何?我这里软摊做一垛[4],咫尺间如同间阔[5],其实都伸不起我这肩窝[6]。

【注释】

[1]节取自《西厢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