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二【3 / 8】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5]载我在潇湘画里:潇湘,湖南境内两条水名。湘水流至零陵县和潇水合流,世称潇湘。

【鉴赏】这首曲子大致作于卢挚在元成宗大德初年为湖南宪使时,通过对如梦如画的湘江秋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幽静闲适又略带萧瑟的心情。曲中前四句对仗工整,前面特写,后面淡描秋景。“挂绝……齐飞”,写作者独坐船中,沿江而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岸的悬崖峭壁和倒挂的枯枝,这种苍凉的景致为全曲奠定了凄清孤冷的基调。这两句也将江边的景致尽收眼底。“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表现了江景的壮阔。周围没有山影遮蔽视野,映入眼帘的只有一望无际的流水。流水飞逝,凄凉之感随着萧瑟的秋风袭上心头。“散西风满天秋意”,秋风无影,秋意无形,偏偏秋风裹着秋意四处吹散,这就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悲凉的色彩。结尾两句“夜静……画里”,将笔锋一转,减轻了先前的沉重感,描绘出了一幅安详宁静的潇湘夜景图。“载我在潇湘画里”让人怦然心动,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得恰如其分,此时再无苍凉萧瑟之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澄澈明净的心境。这里作者将散曲与绘画的意境融为一体,意境悠远绵长,回味无穷。

〔双调〕蟾宫曲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1]。五十岁除分昼黑[2],刚[3]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催。兔走乌飞[4]。仔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注释】

[1]尪羸:这里指老朽。

[2]除分:平分。

[3]刚:有“正”、“恰”之意。

[4]兔走乌飞:即时光流逝。

【鉴赏】这首曲子以“百岁光阴”的俗语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百岁光阴”是平常人们对于人生的概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百岁光阴”是一种奢求,其中的三十年就成了泡影,已经白白失去了。

“先过了三十”,一个“先”字,突出了人生的短暂。人生不过七十年,其中前十年是顽皮无知的幼童时期,后十年是老态龙钟的风烛残年,这二十年都不能很好地享受人生,所以也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人生。去掉头尾二十年,只剩下了从十岁到六十岁的五十年光景。而占据其中一半的是黑夜,在睡眠中就消磨掉了,这样算下来,七折八扣,真正的人生就只剩下二十五年,才及“百岁光阴”的四分之一,少得可怜。可是这还不算,还有“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呢!这里的“风雨”,指的是人生中遇到波折、磨难、变故等等。光阴易逝,岁月如梭,谁都阻止不了时光的飞逝,于是作者便有了“都不如快活了便宜”的感慨。

〔双调〕蟾宫曲

萧娥[1]

晋王宫深锁娇娥,一曲离笳,百二山河[2]。炀帝荒淫,乐陶陶凤舞鸾歌。琼花绽春生画舸,锦帆飞兵动干戈[3]。社稷[4]消磨,汴水东流,千丈洪波。

【注释】

[1]萧娥:本为梁明帝的女儿,杨广为晋王时选作妃子,杨广即位称炀帝,立为皇后。

[2]一曲离笳,百二山河:典出《史记·高祖本记》,意思是隋炀帝虽有以二敌百的坚固河山,最终还是亡国了,萧后也流离塞外,只能以悲笳寄托哀思。

[3]:“琼花”两句:意思是隋炀帝乘着华丽的大船,去扬州游春,观赏琼花,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终于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4]社稷:即国家。

【鉴赏】这首曲子通过对萧后遭际的描写,批判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荒淫误国,表达了历史兴亡之感。前三句:“晋王……山河”,写隋炀帝将娇娥深锁于晋王宫殿终日荒淫享乐,终于葬送了大好江山,造成了萧后流离塞外的结局。接着,“炀帝……干戈”四句具体描述隋炀帝的荒淫生活。他整日在后宫与萧娥歌舞享乐,不理朝政。他的荒淫奢侈,终于引发了隋末的农民大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最后三句感叹隋朝灭亡如“汴水东流,千丈洪波。”

这首小令借咏史来抒怀,立意深远,感情深沉,有警世之意味。语言平实晓畅,略带豪放。

〔双调〕蟾宫曲

杨妃[1]

玉环乍出兰汤[2],舞按盘中[3],一曲霓裳[4]。羯鼓声催,闹垓垓士马渔阳[5]。梧桐雨凋零了海棠,荔枝尘埋没了香囊[6],痛杀明皇。蜀道艰辛,唐室荒凉[7]

【注释】

[1]杨妃:即杨贵妃。

[2]兰汤:略带香味的热水。

[3]舞按盘中:根据“盘舞”的优美姿态跳舞。

[4]霓裳:即《霓裳羽衣舞》。

[5]“羯鼓声催”两句:羯鼓,这里代指安禄山。“羯鼓声催”,指安禄山作乱。这句是说,正当玄宗沉溺声色时,安禄山兵变的危机已迫在眉睫。闹垓:吵闹,争吵。

[6]“梧桐”两句:这两句化用典故,“海棠”和“香囊”分别代指杨贵妃。

[7]唐室荒凉:指唐朝从此衰落。

【鉴赏】关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已经有不少文人将其写入文学作品中了。较有影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洪升的戏曲《长生殿》。甚至日本也将其搬上了戏剧舞台。卢挚这首曲子主要是根据白居易《长恨歌》写成来吟咏历史的。“玉环……霓裳”,写杨贵妃受宠的情况。清丽脱俗的杨贵妃从华清池中沐浴而出,踏着节奏旋律,翩翩起舞。紧接着,作者将笔墨转向了安史之乱。“羯鼓声催,闹垓垓士马渔阳”两句,作者将两个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寓意深刻,从侧面说明是杨贵妃与唐明皇的骄奢淫逸导致了这场祸乱。接下来三句是说,是祸乱爆发导致杨贵妃自缢身亡,唐明皇虽然悲痛万分,但也无能为力。“梧桐雨凋零了海棠,荔枝尘埋没了香囊”,借海棠凋零写杨贵妃之死,用“荔枝尘”比喻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穷奢极欲,海棠凋落,香囊埋没,这都代指杨贵妃之死。最后两句更进一步说明李杨骄奢淫逸的后果,李唐的江山从此一蹶不振了。

作者在曲中最大的感慨就是,即使身为帝王,也不能为所欲为,否则不要说失去挚爱,就连祖宗的千秋基业也会毁于一旦。虽然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一说,但是江山社稷岂是一介女流所能撼动的?作者这样的疑问对自古以来的成见发出了挑战,应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反思。

〔双调〕蟾宫曲

金陵怀古[1]

记当年六代豪夸[2],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3]?商女歌声[4],台城[5]畅望,淮水[6]烟沙。问江左风流故家[7],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8]。

【注释】

[1]金陵怀古: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曾为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

[2]六代豪夸:指在金陵建过都的六个朝代都竞相夸耀自己的奢侈豪华。

[3]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江令,即陈代文学家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人,仕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然而他却不理朝政,整日与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制作艳词,荒嬉无度,时称“狎客”。玉树无花,即指由陈后主亲自创作的《玉树后庭花》曲,它历来被看作是亡国之音。

[4]商女:指卖唱的歌女。

[5]台城: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三国时,是东吴后苑所在之处。

[6]淮水:指秦淮河。

[7]江左:即江南、江东,这里仍指金陵。

[8]笳: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

【鉴赏】这首曲子借景抒情,以古感今,寓意深刻,别具一格。曲子开头“记当年六代豪夸”是说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如今早已不见踪影。“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是说,当年陈朝的江总,回来后为什么再也听不到《玉树后庭花》了呢?“商女……烟沙”,是说当年宫苑里的轻歌曼舞已无从寻觅,只传来“不知亡国恨”的“商女”的歌声,登上台城远望,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的淮水烟沙。这种荒凉衰败的景象,不禁引发了作者怀古伤今的心绪。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发出了国破家亡的悲叹:“问江……鸣笳”,写金陵这座昔日的繁华古城,已被元朝铁骑践踏得荒凉破败,世代相传的大世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剩下衰草连天,寒鸦哀鸣。在晚霞的映照下,归帆寥寥,胡笳呜咽。在这萧索的景象与凄凉的悲音中,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不言而喻。

〔双调〕蟾宫曲

长沙怀古

朝瀛洲暮舣湖滨[1],向衡麓[2]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3],汀洲搴若[4],谁与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注释】

[1]朝瀛洲暮舣湖滨: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岛。舣,靠船、停船。湖滨,在这里指洞庭湖之滨。

[2]衡麓:指岳麓山。

[3]泽国纫兰:泽国,指湖南。纫,编织。

[4]汀洲搴若:汀洲,水中高出的小块陆地。这里用“泽国纫兰,汀洲搴若”,指超凡脱俗的屈原。

【鉴赏】此曲为一首怀古名篇,沉郁悲怆,真挚感人。作者托古伤今,抒发自己被流放,怀才不遇的失意之情。“朝瀛……寻春”,点明创作的原因:上任要职不久就被外放到湖南当一名小小的地方官。于是作者向岳麓山觅诗、向湘江寻春,以吐心中不快。“泽国……凝尘”,写作者面对岳麓山与湘江水,不禁产生了怀古之思:孤高脱俗的屈原,曾为招楚怀王之魂,而写下了诗篇《招魂》,而如今山河依旧,物是人非,我今天作曲,是为谁招魂呢?因为作者与屈原同样有着怀才不遇的遭遇,所以在此也流露出了对元朝最高统治者的不满。夜幕降临,天边的云遮断了作者远望的视线,高大雄伟的苍梧山也看不到了,只见那黄陵庙里的湘妃宝瑟上落满了灰尘,让人不禁黯然神伤。此番凄凉冷清的氛围烘托出了作者心中的惆怅,联想到自己的际遇,作者发出了慨叹:“世态……词臣!”千百年来,有多少清高文人被流放到长沙这偏远的地方而怀才不遇啊!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内心的无限凄凉。

〔双调〕蟾宫曲

箕山[1]感怀

巢由[2]后隐者谁何?试屈指高人,却也无多。渔父严陵[3],农夫陶令[4],尽会婆娑[5]。五柳庄瓷瓯瓦钵[6],七里滩雨笠烟蓑[7]。好处如何?三径[8]秋香,万古苍波。

【注释】

[1]箕山:在河南登封市东南,相传是唐尧时巢父、许由隐居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