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竹夫人[1]
湘妃应是前身[2],不记何年,封虢封秦[3]。万古虚心,百年贞节,一世故人[4]。剖苍璧[5]寒凝泪痕,挽潜蛟[6]巧结香纹。侍枕[7]知恩,入梦无春,两腋清风,满枕行云。
【注释】
[1]竹夫人:古代的一种取凉用具。
[2]湘妃应是前身:传说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来到洞庭湖南边的潇水和湘水之间,对着苍梧的方向啼哭。她们的眼泪洒在江边的竹子上,就都出现了泪痕一样的斑点。那染着湘妃斑斑血泪的竹子,就又叫做了湘妃竹。
[3]封虢封秦:唐玄宗时,杨贵妃受宠,杨氏兄弟姊妹都因而显贵。杨妃有三姊,封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等。国夫人,相当于古代列国诸侯的母、妻,是最高的封号。由“夫人”二字,联想到“封虢封秦”,又用“封虢封秦”,来比喻竹夫人的高贵和受人宠爱。
[4]一世故人:即做一世的伴侣。
[5]苍璧:指青竹。璧,本来是一种中间有孔的圆形玉。
[6]潜蛟:指那能泣珠的鲛人所织出的鲛绡纱。这里引用泣珠鲛人的神话故事:据说南海有鲛人,居水中潜织,其所织名鲛绡纱。鲛人出水,寓人家中卖绢,泣泪成珠,以报主人。
[7]侍枕:指宫中嫔妃夜间对皇帝的陪侍。
【鉴赏】此曲开篇便使用想象,“湘妃应是前身”,作者由竹具联想到娥皇女英泪洒斑竹、死后成为湘妃那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紧扣一个“竹”字,给这首咏物小曲增添了几许神秘、凄艳的色彩。作者由“湘妃竹”生发开去,突发奇想,说不知过了几世几劫,这灵物投胎转世,做了大唐的“国夫人”。在“封虢封秦”前,冠之以“不记何年”四字,从时间上给人以遥远难忆之感;由“竹夫人”跳跃到“国夫人”,设想奇特。
接下来,“万古虚心,百年贞节”两句,由缥缈迷离的幻想转入对青竹特质的歌颂,名为状物,实则写志。“虚心”、“贞节”,语义双关,赋予竹夫人以纯洁的品格,因而,作者愿意与它相依相伴,做“一世故人”。作者高洁脱俗的情志,昭然若揭。“剖苍璧寒凝泪痕,挽潜蛟巧洁香纹”两句,写了竹夫人的美。“寒凝泪痕”四字,将剖开的青竹面壁上渗出的水珠再度与湘妃泪洒斑竹的传说结合起来,照应了开头,同时又启迪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从对“泪痕”的描写上,自然引出了一个泣珠鲛人神话传说,显示出了作者不同凡俗的艺术才能,意蕴悠长。
结尾“侍枕知恩,入梦无春,两腋清风,满枕行云”,由“夫人”二字生发开去,采用拟人手法,赋予竹夫人风流的情韵,充满了对竹的赞美。“两腋清风”,由竹夫人清凉通风的特点引发联想。“满枕行去”,从竹夫人的作用上,联想到巫山神女的清幽境界,有着一种朦胧的色彩。
〔双调〕蟾宫曲
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1],心如飞絮[2],气若游丝[3]。空一缕余香在此[4],盼千金[5]游子何之?症候[6]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注释】
[1]身似浮云:形容女子十分不安的样子。
[2]心如飞絮:形容女子心烦意乱的状态。
[3]气若游丝:形容女子相思成疾,极度虚弱。
[4]空一缕余香在此:形容少女孤凄的处境。
[5]千金:指身份高贵。
[6]症候:指女子的多愁善感,入骨相思。
【鉴赏】此曲描写了一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起来缠绵悱恻。全曲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为开头三句,写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平生不会相思”一句,说明少女是初恋,情窦初开,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一题。“才会相思,便害相思”,道出了相思的个中滋味。
第二层接为下来三句,极言少女处在相思中的病态心理与神情举止。“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作者用三个比喻,从身、心、气三方面,描写相思之深、相思之苦。少女的痴情与相思的诚笃通过这三句形象的刻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第三层为下面两句,点明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一个“空”字,一语双关,既指少女独守空房的情形,又与她此刻寂寞空虚的心境相契合。“一缕余香”四个字,若即若离,形象地表明少女飘忽不定而绵绵不绝的情思。少女之所以独守空房、如此凄凉冷落,原来是因为令她心之所牵、魂牵梦萦的一位出游在外的高贵男子迟迟未归,少女日夜思念盼望着他。
第四层为最后四句“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作者宕开一笔,又是用一组叠韵,既形象又含蓄地透露出少女心中所思。
全曲笔调轻快,细腻传神,淋漓尽致,平易简朴而不失风韵,自然天成而曲折尽致,极尽相思之情状。本曲首尾连环叠韵,更加充分地展示了相思的情态。
〔双调〕清江引
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1],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注释】
[1]准不了三分利:准,即抵,偿还。三分利,利息的三分。
【鉴赏】此曲别具一格写相思之苦。
开头两句“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作者把相思当作活生生的下层人民所感受真切、十分熟悉的的东西,说相思之苦如同债务,日日催人、逼人、折磨人,令人无法躲闪。
下面两句“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紧承上两句的“债”,具体写相思者的精神状态。作者将无形的愁具体化,将沉重的愁思形容成如重担在肩,而这重担同样又是卸不下来的,极其传神。而连利钱的三分也无法偿还,自然会利上加利,债务日加沉重了。这又暗中道出相思之苦会随着离别时日的增加而日益加重的感受。
于是作者在结尾说道:只有“见他时才算得”。只有见到所思念的情人时,所受的苦楚才能彻底消除。作者又回到了“相思”一题中来,将曲中女子一往情深、无法解脱而又急切的情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此曲语言通俗质朴,不加修饰和雕琢,在浅显中见含蓄,通俗中见机巧,饶有情趣。
〔双调〕水仙子
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1],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2]孤馆人留。枕上十年[3]事,江南二老[4]忧,都到心头。
【注释】
[1]“一声梧叶”两句:描写人生的愁苦。
[2]新丰:在今陕西临潼区东北。
[3]十年:泛指时间。
[4]江南二老:作者远在家乡的双亲。
【鉴赏】这首曲子前两句写深秋夜雨,后七句写雨中愁思。愁字是全曲感情的基调,读起来别具风韵。
开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就以梧桐雨滴、雨打芭蕉渲染了一种孤寂惆怅的气氛。更为巧妙的是,作者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并使这“一声”对“一声”,“一点”对“一点”,进一步深化了曲的主题。
接下来,“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三句,点明作者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作者连用两个“三更”,点出“归梦”难成,由于万千愁绪,以至辗转反侧,进一步表现了深秋雨夜的凄凉和愁苦。作者想到自己客居异乡,实为天涯飘零之客,于是紧接着一句“叹新丰孤馆人留”,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
最后“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写深秋夜雨时,心头愁苦的具体内容。雨夜梦醒,勾起作者无限的愁思,回想平生的成败荣辱,作者心绪难平,再也不能入睡。“枕上十年事”,其中包括太多往事的回忆,写尽了作者一生的萍飘蓬转与离愁别绪。“江南二老忧”,说的是自己久客不归,既思念父母,而父母也担忧儿子。所有这些使文意更加婉曲,读起来荡气回肠。“都到心头”四个字戛然而止,孤寂,怨恨,愁苦,忏悔,思亲,各种感情涌上心头,含有无限的悲慨。此曲语言自然朴实,感情真挚,警策动人,发人深省。
〔双调〕水仙子
惠山[1]泉
自天飞下九龙涎[2],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3]。问山僧不记年,任松梢鹤避青烟。湿云亭上,涵碧洞[4]前,自采茶煎。
【注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