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八【5 / 7】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惠山:在是无锡名胜之一,以泉水闻名。乾隆赞为“天下第二泉”,现亦称“二泉”

[2]涎:口水。

[3]千寻练:寻,古代的长度单位。练,白绢,这里形容泉水。

[4]湿云亭上,涵碧洞前:湿云亭、涵碧洞,都在惠山之上。

【鉴赏】这是一首描绘惠山自然风光的曲子,作者重点描绘了泉水的秀丽俊美,清淡自然。全曲有两部分组成。

前三句“自天飞下九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为第一部分,描绘惠山泉的胜景。作者用“九龙涎”、“一股泉”和“千寻练”构成鼎足对,描绘出惠山瀑布大气磅礴的轮廓。“飞”、“流”、“吹”,三个动词的使用,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磅礴,着重表现了瀑布奔流的动态美。首句“自天飞下九龙涎”,以九龙吐出的涎水设比,设置了悬念;第二句“走地流为一股泉”写实,点明上句描写的是瀑布,比喻形象、贴切、自然。第三句“带风吹作千寻练”,又将瀑布比作八尺的白练,大胆夸张,比喻贴切自然。

后面五句为第二部分,着重描写山僧恬静清淡的生活。“问山僧不记年,任松梢鹤避青烟”,表明山闲野居生活远离尘烟的逍遥自在和清幽闲适。“湿云亭上,涵碧洞前,自采茶煎”,语言明白如画,刻画了一幅风格清丽秀雅的山居图,其中也流露出作者的赞赏、羡慕之情。

此曲语言通俗易懂,比喻形象生动,风格清新恬淡。

蒲道源

〔黄钟〕人月圆

赵君锡再得雄[1]

君家[2]阴德多多种,重得[3]读书郎。掌中惊看,隆颅犀角[4],黛抹朱妆[5]。

最堪欢处,灵椿[6]未老,丹桂[7]先芳。他年[8]须记,于门高大[9],车马煌煌[10]。

【注释】

[1]再得雄:又生了一个儿子。

[2]君家:即赵家。

[3]重得,即再得。

[4]隆颅犀角:新生儿饱满的额头。隆,隆起。犀角,指额上发际隆起之处。

[5]黛抹朱妆:眉眼清秀,面色好看。

[6]灵椿:古代传说中的神树,长寿,后用以指代父亲。

[7]丹桂:比喻科举及第者,桂与贵同音,丹桂,贵人,显要的人。

[8]他年:指孩子长成龙后做大官的时候。

[9]于门高大:即门庭又高又大。于,发语词,无实意。

[10]车马煌煌:地位显赫。

【鉴赏】这首曲子是祝贺赵君锡又添贵子的,既赞美再得之子的相貌不凡,又祝赵家美满幸福。

开头两句“君家阴德多多种,重得读书郎”点题。“重得读书郎”一句,表明赵家已有一个儿子了,这次所生的是第二个。在封建社会,读书、做官是男人的事,生个儿子就意味着生了一个未来可能飞黄腾达的做官人,是值得庆祝的,更何况一连生了两个儿子。所以,在祝贺“重得读书郎”时,作者首先恭维“君家阴德多多种”。

接下来句写男孩的相貌。“掌中惊看”,一个“惊”字,引人注目,预示着孩儿相貌的不凡。“隆颅犀角”,说明男孩天庭饱满,气势不俗。“黛抹朱妆”言其眉目俊秀,面颊红润。寥寥几笔,描绘得生动传神。这种英俊富贵的相貌,也为后面对孩子的展望埋下了伏笔。后部分更进一步,用“最堪欢处”提起,“灵椿未老,丹桂先芳”,字里行间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渲染出更加美满,更加欢乐的氛围。

最后三句“他年须记,于门高大,车马煌煌”,祝愿孩子早日登科及第,飞黄腾达,地位显赫。全曲语言简练,活用典故,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孙周卿

〔双调〕沉醉东风

宫词(二首)

双拂黛停分翠羽[1],一窝云半吐犀梳[2]。宝靥香[3],罗襦[4]素。海棠娇睡起谁扶[5],肠断春风倦绣图[6]。生怕见纱窗唾缕[7]。

花月下温柔醉人,锦堂中笑语生春[8]。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门掩黄昏月半痕,手抵着牙儿自哂[9]。

【注释】

[1]双拂黛停分翠羽:双拂黛,即两叶黛眉。黛,青黑色,古人用以画眉。停分,平分。翠羽,原指翠鸟的绿色鸟羽,这里借以比喻形容黛眉。

[2]一窝云半吐犀梳:一窝云,指鬓发,浓云一般的黑发。半吐犀梳,意思是珍贵的犀角作的梳子,在云雾般的青丝中隐约闪光。

[3]宝靥香:脸上的饰物散发香味。靥,俗称酒窝。

[4]罗襦:锦罗做的衣服。

[5]海棠娇睡起谁扶:海棠,指代美人。娇睡,写其意态。谁扶:无人扶,说明孤独的处境。

[6]倦绣图:写其失望灰心时的心态。

[7]唾缕:杨柳发出的新芽。

[8]“锦堂”句:华丽的厅堂里,传来热闹的欢笑声,使人感到春光融融,顿生倾慕之情。

[9]哂:讥笑。

【鉴赏】第一首曲子着力刻画一位年轻美丽的女主人公处在幽深寂寞的后宫感伤春光流逝的惆怅心情。前四句“双拂黛停分翠羽,一窝云半吐犀梳。宝靥香,罗襦素”,分别由两组合璧对组成,刻画女主人公的外貌。后面三句“海棠娇睡起谁扶,肠断春风倦绣图。生怕见纱窗唾缕”,描绘女主人公的情态。作者以一个反问,提起以下两句,进一步揭示其内心世界。“肠断春风倦绣图”一句,道出女主人公内心痛苦,最后一句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补足其内心活动,翠条唾缕本是明媚欢快之景,而女子却“怕见”,足见女主人公感伤春光的深情。作者通过描绘主人公反常的心态,将女子怀春、伤春而怕见春色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

第二首曲子表现了寂寞的女子在孤独的环境里无可奈何、自怜自嘲的状态。开头两句“花月下温柔醉人,锦堂中笑语生春”,描写了花前月下的良辰美景以及女主人公的所见所闻,由室外到室内,由景到人,勾勒出一幅春宫花月夜锦堂欢乐、春意盎然的热烈图景,与下面所表现的女主人公孤独的处境和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描绘了主人公的青春被锁在深宫,年华白白流逝,于是心头暗恨滋生。一个“到”字加强了良辰美景对愁和恨的反衬。最后两句“门掩黄昏月半痕,手抵着牙儿自哂”,“自哂”两个字,恰当传神地表达出女主人公这种无可奈何的自怜自嘲情状。全曲采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将女主人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孤寂的愁绪刻画得细腻传神,情景交融。

〔双调〕水仙子

赠舞女赵杨花

霓裳一曲锦缠头[1],杨柳楼心月半钩[2]。玉纤双撮泥金袖[3],称珍珠络臂[4]韝。翠盘中一榻温柔[5]。秋水双波溜,春山八字愁,殢杀温柔[6]。

【注释】

[1]霓裳一曲锦缠头:霓裳一曲,霓裳羽衣曲。锦缠头,舞女歌妓多用锦缠头,听歌看舞的人用锦打赏称为缠头。

[2]杨柳楼心月半钩:化用北宋词人晏几道“舞低杨柳楼心月”之句。

[3]玉纤双撮泥金袖:撮,是说舞女的动作。泥金袖,细碎的金屑装饰着舞衣两袖,十分漂亮。

[4]臂:臂套。络:缠绕。

[5]翠盘中一榻温柔:翠盘,身着翠绿衣裙旋转起舞的姿态。一榻温柔,充满了温暖与柔情。一榻,全部充满。

[6]殢杀温柔:殢,纠缠、招惹的意思。杀,即煞,极的意思,说杨花招人喜爱,十分动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