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劫之遭患 天地被陶冶
一时悉焦然 男女树木果
佛子且忆察 于斯诸游居
金刚尚消融 何况枯草木
山陵诸所有 岂可脱不烧
安住之智慧 皆能分别知
当来众生类 若干劫佛土
诸佛悉明达 如是无限量
复次佛子。犹如灾变风起之时。而有大风。名曰毁明。则发且兴。毁坏围神。大围神山及金刚山。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吹令破散。使无有余。又复有风名因缘盖。吹于三千大千世界。飘举擎接。越置他佛国。假使于彼因缘盖风。独值自恣。无毁明风。便当摧破十方。不可限量诸佛境界。如是仁者。如来则有无极大慧。名曰毁坏一切尘欲。正觉以斯无极大慧。吹除一切诸菩萨众尘劳挂碍。如来次有无量圣达。名曰总摄大权方便。则能消灭爱结之患。至妙道场。因复开化新发菩萨。一切诸根。未纯熟者。设诸如来。不总摄斯大权方便。成大道场。令无央数不可计会诸菩萨众。修于声闻缘觉之乘。世尊。顺从善权方便。令诸菩萨大士之等。超越声闻缘觉之地。由斯自在。而无所住。是为第九。于是颂曰。
劫中若恐懅 诸天乱不安
神围须弥山 咸悉为毁坏
风即时兴起 无能制止者
无量诸佛土 糜碎无有余
有诸十方者 圣慈得自在
则以毁破碎 诸菩萨尘劳
彼复有道风 遵修于善权
寻便以救护 声闻行者安
复次佛子。如来之慧。游入一切圣智巍巍。靡不周遍一切黎庶。终始之界。所以者何。若有欲想。世尊之慧。欲及达者。未之有也。又如来慧。悉离诸相。自在之慧。则游自然无所挂碍。如书一经。其卷大如三千世界。或有大经。而未书成犹如三千世界之海。或如神围山。如大神围。或如普地。举要言之。如千世界。或如四域。天下之界。或如阎土。或如大海。如须弥山。如大神宫。欲行天馆。如色行天。如无色天。假集大经。广长上下。犹如三千大千世界。而有一尘在大经卷。又诸经上。各各有尘。悉各周遍。在大经里。当尔之时。有一丈夫。自然出现。聪明智慧。身试入中。又有天眼。其眼清净。普有所见。则以天眼。而观察之。今斯经卷。如是比像广大无极。其上则有少少尘耳。于诸众生。无所加益。我身宁可以无极力大精进势。裂坏此经。解散大卷。当以饶益一切黎庶。适念此已。则时兴隆无极之力精进之势。辄如所愿。取大经卷。各自散解。以给黎庶。如一经卷。众经之数。亦复如是。若此仁者。如来至真以无量慧。不可计明。悉入一切众生江海心之所行。而普晓了群萌志操。如来之慧。不可限量。靡不周达。不可穷极。正觉之智。不可计会。观察一切萌类境界。怪未曾有。斯众生类。愚騃乃尔。不能分别如来圣慧。世尊普入。而自念曰。吾宁可宣显示大道。使诸想缚。自然蠲除。如佛法身圣涂力势。当令舍离一切著念。设使晓了正真之慧谊所归趣。获致无极三昧之定。畅说正道。去一切想。诲令使念无上道慧。化诸黎庶在五趣者。令达无极。是为佛子第十之事。如来至真。劝诸菩萨。心入道义。如是比像。济无央数诸菩萨等。蒙如来慧开化其心。使入大道也。于是颂曰。
犹如有经卷 大如三千界
自然有微尘 悉散于其上
有一慧士夫 明眼坏经卷
悉分别布散 施于五趣人
世尊亦如是 智慧如大海
见众生心意 悉惑诸想念
佛以愍哀人 为解除众想
诸菩萨戴仰 谛蠲弃著次
复次佛子。何谓菩萨游入如来之境界。于斯菩萨慧入无碍。知一切界。为如来界。一切佛土诸所有境。众生之界。则悉无本。靡所部分。不有所坏。其法界者。无阴盖际。又本际者。无际强畔。犹如虚空。无有边崖。亦无有界。亦不不有。悉以游入如来境界。犹众生种。不可限量。无有边崖。如来之界。亦复若斯。不可限量。无有边际。所以者何。如其众生心之所念不可计会。如来寻则以无量慧。而开化之。如龙王尊。而得自在。摄无量水。因时放雨。不可计渧。不从内出。亦不从外。如来境界。亦复如是。从意所欲。有所兴造。即自然成。彼无所咨。亦无有师。如大海中水不可量。悉从龙王心所念生。亦复如是。一切所有无量圣达。至诸通慧。行如法海。咸斯菩萨往古发心之所造愿。因从厥行。而生差别。问曰。何谓无量。为巨海者。何谓无限。诸通慧海。曰无思议。多所解说。至于大海。今粗举要。分别说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阎浮提有五百江河。而入大海。拘耶尼域。亦五百江入大海中。弗于逮域。四千江河。而入大海。郁单曰域。具足万江。流入大海。于意云何。此水合会。流入大海。宁增多不。答曰甚多。报曰。十光龙王。所雨之水。则多于彼诸江之流。又四大域所有诸水。十光龙王所雨之水。入大海者。其水不如百光龙王之所雨水。堕于海者。为最多矣。又四大域水。十光龙王。百光龙王。所雨大水。入巨海者。不如大游龙王。身中所出。入于大海。其水倍多。举要言之。如摩奈斯龙王。雷吼所雨。则复加倍。难头难
。所出之雨。无量之光。妙群龙王。大[火僉]龙王。大频申龙王。雨亦如兹。斯十大龙王。立亿龙王。各各降雨。不可称限。其四大域。巨海之水。及十龙所雨之水。并八十亿种龙王。悉归巨海。不如阎浮提海。龙王长子。诸大江河。所有众水。及诸洪雨。不如十光大龙王宫所出水。计四大域。一切江河。及前所说。诸龙王雨。十光龙王。百光大龙王。宫所出水。咸悉不如大严净龙王宫所出水。举要言之。摩奈斯。雷震难头。和难。无量光明。及大妙若群。大明[火僉]龙。皆悉不如斯十龙王。及八十亿龙王宫所出水则悉不如海龙王长子宫所出水。如是。诸龙王等水归大海。咸为不如海大龙王。雨无所坏。水为最多。其阎浮提水。及拘耶尼。弗于逮。郁单曰。十光龙王。宫殿所雨。百光龙王。大琉璃龙王。宫殿所雨。摩奈斯龙王。雷震。难头。和难。无量光明。妙君龙王。大明[火僉]龙王。及大频申龙王。宫殿所出雨者。及八十亿。种姓龙王所出。诸是有水。及四大域海之龙王长子所雨有海龙王。无所坏雨。众大雨水。咸悉不如海大龙王。清琉璃中所出诸水。而悉周遍。充于大海。大海之水。如是无限。又如海水。无有量者。其宝品界。亦复无量。众生之界。亦复无限。观于大身。亦不可计。大海水。不可限量。诸宝品种。亦复无限。于佛子意所趣云何。其大海水。宁无限乎。报曰无限。如大海德。无能计量。如来若斯。慧无限量。百倍千万亿倍。巨亿万倍。无以为喻。不依言辞。随人所解。而以牵引大海譬喻。佛之大道。圣过于兹。因假三昧。其明无边。则如来慧。所达巍巍。犹如大海。其意无限。从初发意。乃至菩萨一切智行。而不断绝。道宝无量。一切道品。三宝之法。不可尽极。劝化众生。当造斯观。诸学不学。其缘觉乘。悉见济度。以无极谛。志无所在。悉睹无量。住于第一欣然之地。始从菩萨。便能至于无挂碍地。化诸菩萨。令不废退。是为佛子诸菩萨众则能游于诸佛境界。亦能普周一切所有。亦无限量。于是颂曰。
积清净诸品 无数不可量
众念之境界 一切无边际
如意之齐限 其心无所周
一切诸十力 当求斯境界
犹如龙所处 未曾有舍离
应其心所念 而放于雨渧
设使心有来 乃可得还反
其龙不有念 吾当有所雨
诸十力如是 未曾有来至
亦无有还反 能仁不可得
永无所兴造 况遣心有念
法界无限量 犹如江河沙
其海无边际 水及宝亦然
诸含血所居 一切无限量
其水悉一味 生者咸仰之
若处于此中 不饮余水业
大圣亦如是 妙慧无崖底
三宝无限碍 道要不可计
诸学及不学 人民无央数
不可计群萌 志愿佛道慧
何谓佛子。菩萨游入如来圣慧无挂碍行。威仪礼节。犹若如来。往本无生。于当来世。亦无所造。随时缘故。而忽成矣。斯如来行。不起无灭。不有不无。亦不游入。有为无为。譬如法界。无有限量。亦无不限。所以者何。无有自然。亦无有身。故曰法界。大圣若斯斯名如来。行无限量。亦不无限。游入无身。亦无自然。犹如飞鸟行虚空中。于百千岁。而飞行者。如有所度。亦无所度。观前察后。其虚空者。无有边际。如来之行。亦复如是。于亿百千劫。所讲无极。若叹有极。设无所说。其如来行。故无边际。如来已住无挂碍行。亦无所住。而为众生。畅现如是如是比行。佥度一切挂碍之迹。如金翅鸟王游在虚空。以清净眼。观龙宫殿。变易本形。知应终者。骞翥奋翩。搏扬海水。波荡披竭。攫食诸龙及龙妻妾。如来若斯。慧无挂碍。住无底行。咸于法界。普观众生诸根纯淑因随宿本。殖众德原。寻以无极如来十力。而示形像。入终始海。披生死渊。开导众庶。能为应器。挑出群黎。于终始海。则建立志。于佛道法。而悉断除一切言行。获致如来无所想念。以无想念。慧无挂碍。则为住立。住无所住也。如日月光照于天下。独己游步。而无有侣。则无所立。行虚空路。人民瞻望。日月不念。吾有所奏。若复回还。世尊如是。游于泥洹。入清净法。亦无想念。于诸法界。示现超度一切诸行。五趣群萌。亦无懈息。无所专信。而则畅达。宣布佛事。亦无往反。是为佛子。诸菩萨等游入如来之慧行也。则无限量。亦无不限。代诸缘事也。于是颂曰。
无本不可尽 未曾有起灭
有计无本者 无处不可见
诸愍哀如斯 其行无有量
无本者自然 则无有二事
犹如此诸种 法界无处所
亦复无限量 亦无不限量
道行亦如斯 圣达无崖底
所分别无极 斯则无有身
如有鸟游步 亿劫在虚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