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养闲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顺治十四年的时候,清军基本上将原来明朝所有势力都消化了,只剩下半死不活的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一脉的势力和福建郑成功部分。
永历属于半死不活的状态,而郑成功在福建沿海经营多年,势力仍旧非常庞大。
郑成功这个时候便有了北伐的心思。
顺治十五年,清军开始重点打击南明,连李定国都有点招架不住了,这个时候的郑成功感觉机会来了,决定正式开始北伐,目标就是南京。
不得不说,郑成功的想法确实不错,如果打下来南京,再以南京为中心向周围收复失地的话,说不定还真的可行。
只不过郑成功的运气确实不是太好,第一次出海就遇到了台风,这次台风直接将郑成功的部下吹进了海里面,根据事后统计,光掉进海里淹死的就有将近一万人,里面还包括郑成功的儿子。
这次的台风让郑成功有些沮丧,不得已退回到了厦门整顿。
经过半年时间休养,郑成功知道了清军正在全力收拾南明的时候,带上了自己全部的家底,打算出去干一票大的。
清军在陆地上很猛,到了海上基本就是抓瞎状态,郑成功没费多大力气就干掉了清军的定海水师。
很快,郑成功的先锋已经到达了南京附近。
从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史料,郑成功这一次北伐,基本上带了自己所有的家底,另外还找到了友军张煌言。
张煌言这个人,如果你没学过历史,不知道这个人很正常,如果你学过历史还不知道这个人,那历史真的算白学了。
这个人相当有名,同岳飞还有于谦齐名
郑成功这一次找到的搭档其实还不错,带的人又多,准备的东西还齐全,就连攻城器械都准备好了。
局势对郑成功也相当不错,很快就对南京形成了包围的态势,看样子南京被打下来,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而清军主力还在打击南明。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只不过,这个机会郑成功没有把握住,在这个关键时刻,郑成功却犹豫了,迟迟不肯下命令攻击南京。
郑成功的这个所为让后世的人对他诟病不少,其实这个问题郑成功的手下也问过,郑成功的回答很有意思,主要有两点。
第一,怕攻击不下来,损失惨重
第二,想要等清军投降
不得不说,郑成功的这个决定相当愚蠢,
围了好几天之后,郑成功终于决定进攻,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间了,此刻的清军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在前往南京支援的路上。
这一战郑成功被清军击溃,不得已退回到了厦门,而张煌言因为郑成功的失败,也陷入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也只能被迫退走。
可以说,这一战的失败郑成功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正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才导致了这次的失败,而这也是收复南京最好的一次机会,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从此之后,汉人再也没有机会恢复明朝的江山了,也许这就是命吧!
清军占领全国,再也没人能挡住了!
有的时候,我在想,或许这就是命吧,所谓气数将尽,不得不信,人不信命不行,王朝不信命也不行。
我想,这也是郑成功这辈子最难以忘怀的事情,在此之前他的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清朝,郑成功跪了下来哭着求郑芝龙不要投降,这都无法挽回郑芝龙想要投降的决心。
每一次面对清朝的招降,无异于将郑成功的忠孝在火堆上炙烤,那种灼烈的疼痛感都能将他的内心击溃。
郑芝龙投降清朝之后,清朝许诺的承诺基本上没有一个兑现过,即便郑芝龙投降了清朝,郑成功也没有恶意伤害自己父亲的意思,每当有人提起来父亲这个词,郑成功总是说一句
“我已经很久没有父亲了!”
这个话语里面,包含着多少心酸和无奈,谁又能理解那一刻的郑成功。
忠君爱国这四个字,郑成功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即便身悬海外孤岛,郑成功也一直以明朝正朔自居。
你可以嘲笑他,可以讥讽他,想必这些,郑成功都不会在乎。
隆武皇帝死的时候,郑成功没有一点办法,这种苦闷的心情,又有何人知?
历史,总会给人一个公平的评价
如果郑成功泉下有知的话,想必他也会很欣慰的。
终其一生,终不负国姓爷之名!
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