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难问【1 / 5】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论议家而诡辩家   为觉慧胜之聪明

弥兰王开发其智   乃访问於彼那先

住彼〔那先〕之庇护   作再三再四之问

成为觉慧开发者   彼亦成为三藏师

於夜分行往静处   研钻九分〔如来教〕

有难解之难点等   出现种种之难问   〔王谓〕於法王之教

有顺序所说   有於之关说

有叙述本质   胜者说难问

不知其意义   乃至於未来

以起生诤论   我净信论师

令解其难问   依彼示之道   未来更理解

时,弥兰王於夜明,太阳昇起之时,洗头,头上合掌,随念过去、未来、现 [p134] 在之正等觉者之後,受持八条之誓戒,「由今以後七日之间,予受持八德而行苦行。其予修苦行,为满足阿闍梨以问难问。」

时,弥兰王脱去一套之平常服,脱去庄饰,着袈裟,着头巾於头上,作牟尼之风,受持八德。「此七日之间,予不为政治。具贫之心不起。对任何人亦不忿怒。不依痴而行。对於下婢、使役人应作谦让之态度。身〔业〕语〔业〕应保护。六处亦应保护无余。意业应向慈修习」,受持此等之八德,意〔业〕向此等之八德,不〔由家〕出外,过七日,为第八日,夜明之时,已用毕朝食,闭眼,节语,善坚持威仪,心不散乱,以欢喜、踊跃、净信而近长老那先,以头面礼长老之足,立於一面如是言:

「尊者那先!可与卿谈议。其他之第三者亦不望任何人〔来〕此。问八支具足、 [p135] 适於沙门之空处、远离之阿兰若。於其处对予,何事亦无秘密,何事亦无隐瞒。深入谈议之时,予值闻秘密义。其问题依譬喻而可究明。尊者那先!譬如隐匿〔财宝〕之时,不能加大地隐匿其值,尊者那先!深入谈议之时,予值闻秘密义。」

王随师入林中如是言:「尊者那先!欲在此谈议之人,应避八处,智者於此〔八〕处不谈议问题。若谈议者,於其处之问题崩溃不进行。何等为八?应避不平坦之处,避危险之处,避强风之处,避隐蔽之处,避神域,避道路,避桥梁,避水浴场,当避此等之八处。」

长老言:「如何是过不平坦处、危险处、强风处、隐蔽处、神域、道路、桥梁、水浴场耶?」

「尊者那先!若於不平坦处谈议者,问题散乱、流动、低迷不进行。若於危险处谈议,意则畏惧,若畏惧者不得观察正确之问题。於强风处谈议,声音不能明了。於隐蔽处谈议,人人必立而听闻。於神域处谈议,问题变为重苦。於道路之处谈议,问题变成空虚。於桥梁将动摇。於水浴场则为庸俗。〔故〕如是言:

[p136] 不平坦与危险   风过强与隐蔽

神域路桥浴场   应该避此等八

此等为谈议应该避免之八处。

尊者那先!此等之八人於谈议时,损害所谈议之问题。何等为八?有贪之所行人,有瞋之所行人,有痴之所行人,有慢之所行人,贪慾之人,懒惰之人,专思一事之人,是愚痴之人。」

长老言:「彼等有如何之过耶?」

王言:「尊者那先!有贪之所行人谈议时,为贪损害所谈议之问题。有瞋之所行人为瞋、有痴之所行人为痴、有慢之所行人为慢,谈议之时,损害所谈议之问题。贪欲人为贪欲,谈议之时,损害所谈议之问题。怠惰人由利益之教而懒惰,谈议之时,损害所谈议之问题。专思一事之人,因专思一事,谈议之时,损害所谈议之问题。愚痴之人,因缺乏智慧,谈议之时,损害所谈议之问题。〔故〕如是言:

贪者贪欲者痴者   慢者贪欲懒惰者

专思一事者愚者   此等毁损谈问题

此等是毁损谈议之八人。

[p137] 尊者那先!此等九人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何等为九?有贪之所行人,有瞋之所行人,有痴之所行人,胆怯之人,重财之人,妇人,酩酊之人,黄门,幼儿。」

长老言:「彼等有如何之过耶?」

「贪人为贪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瞋人为瞋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痴人为痴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胆怯之人为怖畏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重财之人为财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妇人因智慧之低劣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酩酊大醉之人因贪苏拉酒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黄门因禁欲之过度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幼儿因〔心之〕动摇揭发所谈议之秘密,不保持此。〔故〕如是言:

贪者瞋者痴者   胆怯者重财者

妇人酩酊黄门   第九为幼儿者

此等为揭发秘密之九人。

此等人於世间   为低下而卑劣

所谈议之秘密   此等人忽然揭

此等为无秘密谈议之九人。

尊者那先!觉因八事而成熟、徧熟。何等为八事?觉因老熟而成熟、徧熟。觉因名声之熟而成熟、徧熟。觉因问而成熟、徧熟。觉因与派祖之同住而成熟、徧熟。 [p138] 觉因如理作意,因对谈,因友爱之磨练,因住於适当之地而成熟、徧熟。〔故〕如是言:

老与名声与为问   派祖同住理作意

对谈与友爱磨练   又住於适当之地

此等之八支为   明了觉者之事

长养此等之人   其人觉则开展

此等获得慧之八事。

尊者那先!此之地域八支具足。而予於此世最胜之论友,善护秘密,予於生崖保护秘密。又觉因八事而成熟,如予难得为正行道之弟子。

一切之阿闍梨以阿闍梨之二十五德而正行道。阿等是阿闍梨之二十五德耶?尊者!於此阿闍梨对於弟子应确立常恒守护。应知〔弟子之〕习不习。应知〔弟子之〕放逸不放逸。应知〔弟子之〕睡眠时机。应知〔弟子之〕病。应知〔弟子之〕食得不得。应知〔弟子之〕特性。应颁与鉢食。应鼓舞:『勿怖畏,汝之学绩进步。』与如是之人交际应知其所行。应知於村里之所行。应知於精舍之所行。不应与弟子作笑 [p139] 戏。见过亦应宽恕。应正确教育。应不省略教导。应无秘密而教。应无保留教育。应确立『我於学艺而产此物』生〔父母〕心。应确立『此物不退失』令增大〔学〕之心。应确立『依我学力此物更有力』之心。应确立慈心。穷困之时,不可见舍,〔对於弟子〕应为之事不可放逸。〔弟子〕失败之时,应正确督促勉励。尊者!此等是阿闍梨之二十五德。卿以此等之德对予应正确行道,今日如予之弟子难得。

尊者!对予生大疑惑,有胜者(佛)所说之难问,依此未来生诤论。未来如卿觉慧之比丘者难得。对於此等予之问,与眼,令至於折伏反对者之论。」

长老允诺「善哉」而明优婆塞之十德。「大王!对优婆塞,有此等之十德。何等为十?大王!於此优婆塞与比丘僧伽同苦乐。善护身业语业,以法为导。喜颁与能限之施。努力知胜者(佛)之教。有正见。不贪图侥幸瑞相。不为生活选择他师。好 [p140] 和合乐和合。专心不为诡诈而行教。归依佛、法、僧。大王!此等是优婆塞之十德。此等一切之德存於卿。卿见胜者(佛)之教衷退,愿增进者适当、相应、相当、适应於卿。我听许於卿,如实问我。」

第一品

第一 般涅盘不望供养如来供养效无效之问

时,弥兰王谓:「因尊者那先,予听许。」以头面礼师足,合掌言:「尊者那先!彼等异学如是言:『若佛望供养者,佛是不般涅盘,与世间结合,於内心有着,於世间与世间共通。是故,对彼供养是无效、无果。若般涅盘者不与世间结合,由一切之有脱离故,对彼不生供养。般涅盘者不望任何物,对於不望任何物之佛供养是无效、无果。』此两刀论法之问。非心熟练人非〔可理解〕之领域,是大人〔理解〕之领域。尊者!破见网,令决定。此问向卿提出。与於未来胜者(佛)子之眼,令至於折伏反对者之论。」

[p141] 长老言:「大王!如来般涅盘。然,如来不望供养。於菩提树下,如来之望已断。何况於无余涅盘界般涅盘之如来乎?大王!依法将舍利弗如是说:

彼无等等者   依人天供养

不以望恭敬   此诸佛法性。」

王言:「尊者那先!或子称赞其父,或父称赞其子,此非至折伏反对说之所以。彼唯信之表示。然,确立自说,应至理解见网而语一切之理由。」

长老言:「大王!如来般涅盘。然,如来不望供养。然而人天以不望〔供养〕如来之驮都宝为基因,以如来之智宝为所缘,行正行之时,得三成就。此义以譬喻应究明。大王!譬如大火聚燃灭。大王!彼大火聚还望枯草、如薪之燃料耶?」

王言:「尊者!现燃烧时之大火聚是不望枯草、如薪之燃料,况於无思〔火聚〕消灭之时者乎?」

「大王!其火消灭之时,於世间无火,凡欲火之人是无希望之人耶?」

[p142] 「尊者!不然。薪为火之燃料、素材。凡欲火之人依各自之精力、力量、精进而磨擦木,令生其火後,以其火而为火之用。」

「大王!然『对於般涅盘不望〔供养〕之如来所供养无效、无果』异学之言是邪。大王!譬如大火聚之燃烧,如是如来以佛光辉照耀十千世界。大王!譬如大火聚燃烧之後消灭,如是如来以佛光辉照耀十千世界之後,於无余涅盘界而般涅盘。大王!譬如已消灭之火聚不望枯草、如薪之燃料。如是,对於世间饶益者(佛),其望断、止灭。大王!譬如火灭无燃料之时,人人依各自之精力、力量、精进而磨擦钻木、令生火之後,以其火为火之用。如是,人天是以般涅盘不望〔供养〕如来之驮都宝为基因,以如来之智宝为所缘而行正行之时,得三成就。大王!依其理由,如来般涅盘不望〔供养〕,〔对如来〕所供养不是无效是有果。

大王!若依此理由,卿之疑将不熄。大王!更以上之理由,如来般涅盘,虽不 [p143] 奢〔供养〕,闻〔对於如来〕所供养非无效有果之所以。大王!譬如大风吹後将止。大王!其已止之风望再吹耶?」

「尊者!不然。无作意『已止之风再吹』之思惟。其所以风界是由於无思。」

「大王!彼已止之风得称风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