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 於般涅盘者塔庙神变之问
「尊者那先!於一切般涅盘者之塔庙神变耶?或唯一部份〔之般涅盘者塔庙〕有〔神变〕耶?」
「大王!一部份〔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一部份〔般涅盘者之塔庙〕无〔神变〕。」
「尊者!於如何〔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於如何〔般涅盘者之塔庙〕无〔神变〕耶?」
「大王!依三人随一之决意,於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何等为三耶?大王!此处有阿罗汉哀愍人天而住立,决意『於如是之塔庙有神变』。如是,依阿罗汉之决意而於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复次,大王!有大威神之天神哀愍诸人,於般涅盘 [p390] 者之塔庙,示现神变而言:『正法依此神变而常有所了解。又有净信之诸人增大善。』如是,依天神之决意,於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大王!复次,有或女人或男子之信,有净信,贤明、聪明、明知而具足觉者如理作意,决意於香、华鬘、衣随一而供捧於塔庙而为『能如是』。依彼决意,於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如是,依诸人之决意,於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大王!依此等三人随一之决意,於般涅盘者之塔庙有神变。大王!若无彼等之决意,虽漏尽、六通、心自在者之塔庙亦无神变。大王!譬如於无神变之时,见所行之徧净,则可断、决、信:『此佛子是正真涅盘者。』」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认受。」
第三 法现观之问
「尊者那先!正行道者皆有法现观耶?或某者无〔法现观〕耶?」
「大王!某者有,某者无。」
「尊者!如何有,如何无耶?」
[p391] 「大王!畜生假若能行道亦无法现观,生於饿鬼境者、邪见者、诡诈者、杀母者、杀父者、杀阿罗汉者、破和合僧者、出〔佛身〕血者、与贼共住者、偏走外学者、污蔑比丘尼者、犯十三重罪之随一而未释免者、黄门、二根者假如能行道亦无法观。又未满七岁之幼童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大王!此等之十六人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
「尊者那先!彼等十五人之违盾者不论或有法现观,或无,但未满七岁之幼童依如何理由,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耶?对此先质问。幼童非是无贪、无瞋、无痴、无慢、无邪见、无不乐、无欲寻耶?烦恼无杂之幼童专心、逮达,应一度而通达四谛。」
「大王!此即我言:『未满七岁之幼童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所以之理由。大王!若未满七岁者贪所贪、瞋所瞋、昏昧於所痴、憍於所憍、了别其见、了别乐与 [p392] 不乐、思惟善不善者,於彼应有法现观。然,大王!未满七岁心乃无力、微力、小、少、微少、鲁钝、不明,无为涅盘界是重、重量、宏、大。大王!未满七岁不能以其微力、小、鲁钝、不明之心通达重、重量、宏、大之无为涅盘界。大王!譬如山王须弥是重、重量、宏、大。大王!以人生来之力势、力、力用能举起其山王须弥耶?」
「否,尊者!」
「大王!依如何之理由耶?」
「尊者!人微力而须弥山大故。」
「大王!如是,未满七岁之心乃无力、微力、小、少、微少、鲁钝、不明而无为涅盘界是重、重量、宏、大,未满七岁不能以其微力、小、鲁钝、不明之心而达通重、重量、宏、大之无为涅盘界。依此理由,未满七岁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
大王!又譬如此大地是长、广、宏、宏扩、伸长、扩张、宏、大。大王!得以小水滴湿大地为泥土耶?」
「否,尊者!」
「大王!依如何之理由耶?」
「尊者!水滴小而大地大故。」
[p393] 「大王!如是,未满七岁之心乃无力、微力、小、少、微少、鲁钝、不明而无为涅盘界是长、广、宏大、宏扩、伸长、扩张、宏、大,未满七岁以其微力、小、鲁钝、不明之
心不能通达大之无为涅盘界。依此理由,未满七岁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
大王!又譬如无力、微力、小、少、微少之弱火。大王!唯以如是之弱火,摧破含天此世界之黑闇,得现光明耶?」
「否,尊者!」
「大王!依如何之理由耶?」
「尊者!火弱而世界大故。」
「大王!如是,未满七岁之心无力、微力、小、少、微少、鲁钝、不明而由大无明之闇蔽。故难现智之光明。依此理由,未满七岁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
大王!又譬如病、瘦、身体矮小之萨罗加虫发情而〔流苦汁〕於三处,虽见长九肘、宽二肘、胴周十肘、高八肘之大象,欲近而吞食。大王!其萨罗加虫得吞其象耶?」
「否,尊者!」
「大王!依如何之理由耶?」
「尊者!萨罗加虫之体小而象大故。」
「大王!如是,未满七岁之心乃无力、微力、小、少、微少、鲁钝、不明而无为 [p394] 涅盘界大,以其微力、小、鲁钝,不明之心不能通达大无为涅盘界。依此理由,未满七岁假如能行道亦无法现观。」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认受。」
第四 涅盘杂苦耶之问
「尊者那先!涅盘一向是乐耶?或杂苦耶?」
「大王!涅盘一向是乐而不杂苦。」
「尊者那先!『涅盘一向是乐』予不信此言。尊者那先!予对此如是解:『涅盘是杂苦。』其理由如何?尊者那先!求一切涅盘者,身心皆有艰难、辛苦,住立、经行、坐、卧、食皆抑止,阻止睡眠,令苦六处,舍弃财谷与可爱之亲族朋友。然,世之幸福者、幸福完具者一切依五种欲令六处喜悦、快乐。即如何由可意多种净相之色令眼喜悦、快乐。如何由可意、歌谣、音乐多种净相之声令耳喜悦、快乐。如何由可意、华、果、叶、皮、根、髓多种净相之香令鼻喜悦、快乐。如何由可意、所嚼、所噉、所嚐、所饮、所味多种净相之味令舌喜悦、快乐。如何由可意、柔软、 [p395] 微妙、柔和、软柔多种净相之触令身喜悦、快乐。如何由可意、美、不美、净、不净多种之寻与作意令意喜悦、快乐。卿舍离、放舍、断、截断、止、阻止其眼、耳、鼻、舌、身、意之乐。是故,亦令身苦,亦令心苦。身苦之时,感受身之苦受,心苦痛之时,感受心之苦受。连普行者摩犍提亦非难世尊,非言:『沙门瞿昙是有类之杀害者。』耶?此所以我言:『涅盘是杂苦。』之理由。」
「大王!涅盘是不杂苦,涅盘一向是乐。大王!卿所言:『涅盘是苦。』其苦非是涅盘,其涅盘作证之前分,其对涅盘之希求。大王!涅盘一向是乐,不杂苦。对此话其理由。大王!诸王有政权之乐耶?」
「然,尊者!诸王有政权之乐。」
「大王!其政权之乐是杂苦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何故彼等王边境骚扰之时,为压制其边境住者,随大臣、司令官、武官、士兵而出征,为蚊虻风热所恼,驰驱平地、险路,作大战斗,濒临生命之危殆耶?」
[p396] 「尊者那先!其非政权之乐。其为求政权乐之前分。尊者那先!王艰难而追求政权之乐後,享受政权之乐。尊者那先!如是,政权之乐不杂苦,政权之乐与苦有别。」
「大王!如是,涅盘一向是乐,不杂苦。然,追求涅盘者身心皆苦,住立、经行、坐、卧、食皆抑止,阻止睡眠,令苦六处,舍弃身命,艰难追求涅盘之後,享受一向乐之涅盘。恰如征服敌人之王享受政权之乐。大王!如是,涅盘一向是乐,不杂苦,涅盘与苦有别。
大王!『涅盘一向是乐,不杂苦,苦与涅盘有别』,谛听其他以上之理由。大王!工巧师有工巧之乐耶?」
「然,尊者!工巧师有工巧之乐。」
「大王!其工巧之乐杂苦耶?」
「否,尊者!」
「大王!然者,何故彼等对其师问讯,起迎,运水,扫除其室,举起扬枝、嗽水,受残食,按摩、洗浴、洗足舍自己之心,随他(师)之心,苦卧,取异常之食,以苦身耶?」
[p397] 「尊者那先!非其工巧之乐。其乃追求工巧之前分。尊者那先!艰难而工巧师追求工巧之後,享受工巧之乐。尊者那先!如是,工巧之乐是不杂苦。工巧之乐与苦有别。」
「大王!如是,涅盘一向是乐,不杂苦。然,追求涅盘者身心皆苦,住立、经行、坐、卧、食皆抑止,阻止睡眠,令苦六处,舍弃身命,艰难追求涅盘之後,享受一向乐之涅盘。恰如工巧师於工巧之乐。大王!如是,涅盘一向是乐,不杂苦,涅盘与苦有别。」
「善哉,尊者那先!彼然,予如是认受。」
第五 涅盘之问
「尊者那先!卿言:『涅盘,涅盘。』其涅盘之形相、位相、时量、分量依譬喻、理由、因、理而得显示耶?」
「大王!涅盘是无可比类、涅盘之形相、位相、时量、分量依譬喻、理由、因、理而不得显示。」
「尊者那先!存在法涅盘之形相、位相、分量、时量依譬喻、理由、因、理而不得显示,予不能认受,以理由令理解。」
[p398] 「大王!然,以理由令卿理解。大王!名为大海者存在耶?」
「然,尊者!其大海存在。」
「大王!若谁对卿作如是问,『大王!大海之水有几何耶?又大海所栖息之生物有几何耶?』如是之问。大王!卿对彼如何回答耶?」
「尊者!若谁对予作如是之问,『大王!大海之水有几何耶?又大海所栖息之生物有几何耶?』尊者!予欲对彼如是言:『汝!汝对予问不可问之事,此问任何人亦不问,此问宜应放置。大海创世纪者亦未能分别,大海之水或所栖息於彼处之生物不能计算。』尊者!予对彼作如是之答。」
「大王!何故对存在法之大海如是之答耶?计数『大海之水唯有此些,大海所栖息之生物唯有此些』而对彼不能显示彼计数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