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五编【2 / 4】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腊勃底西都王在王后韦路瓦底和王子泽亚都拉所食邑的德娄、阿敏、阿嫩三座城镇之一的阿嫩镇建一巨大浮屠,名之为宋路阿巴帕耶拉 注 。每当夜晚,德娄镇内火光冲天,王命人前往查看,发现是阿育王所建牟陶亚佛塔,又在该处建一大浮屠名为丹布拉。王在德娄镇与蒲甘接壤处的悬崖之上建起一座富丽的洞窟,窟内安放一尊做云游状的佛像,并在崖壁内埋放佛舍利子,取名为韦路瓦底王后窟。佛像称之为瑞德贝。王的每位王后也都做了引人瞩目的功德事业。

一日,那腊勃底西都遇姻兄杜勃律之妻,十分倾心,遂立她为妃留在身边。杜勃律失去爱妻半月之中如癫如痴神志失常。王闻之与王后们商量如何处置。王后们说:“陛下将他妻子接来,他岂能高兴?何不让他选一中意宫女带走,抵换他妻。”王赐杜勃律一名宫女。杜勃律奏道:“请陛下再赐臣一名。”王又赐了一名宫女给他。杜勃律得到两名宫女才转悲为喜。

一次,王为界野两座宝塔举行升宝伞礼,乘御舟逆流而上。途中遇一大鳄鱼,鳄鱼将御舟驮在背上,使御舟失去控制。一名叫仰曼鄂推的勇士跳入水中潜入江底,用短剑将鳄鱼刺死。后又只身一人杀死一只老虎和一头大象。因他多次击败敌手,王赐他“阿难多都利耶” 注 之名。从此边远地区出现盗贼暴乱,都派他前去镇压。只要他去,常常生擒敌人献与国王。该阿难多都利耶大臣拜被誉为摩诃迦叶的榜朗信长老为师,建许多佛塔、禅堂与寺庙,完工后举行隆重庆典,并将所布施的物品著文记录下来在王前宣读。王大加赞扬说:“阿难多都利耶不仅现在竭尽全力完成朕委之重任,且为来世积了许多功德。像这样积德行善之人举世无双。”将小王妃所生之女、王子泽亚登卡之妹许配给他,并赏赐了许多显赫的饰物用品。王封曾祖梯莱辛江喜陀时一起为将的良吴毕之曾孙良渊侯那当米亚为大司法官。

那腊勃底西都王始终不渝地坚持君王十规。在处理国家大事和地方事务时采纳贤者意见,治理朝政机智娴熟,因而受到全体人民的爱戴。在全缅各地普建浮屠、佛窟、寺庙、佛廊、亭榭,向寺院捐赠庙产田园。立王子泽亚登卡为王储,封给大王子泽亚都拉和亚扎都、金格都、弁琪等王子食邑和许多仪仗用品。泽亚登卡非常尊重四位王兄,每当斋日,必到王兄宫中参拜,从不间断。王兄们见他如此殷勤,心中过意不去,便建议:“王弟可在宫中广场建一殿,届时我等四人到此殿去,王弟一起参拜吧!”泽亚登卡遵照王兄意见专建一殿,按时前去参拜。由于泽亚登卡对四位王兄如此尊重,因而王兄们对他也非常喜爱。

父王那腊勃底西都把五位王子召来,在他们中间立一白伞,立誓说:“白伞向谁倾斜,谁就为王。”白伞倾向幼子泽亚登卡。因此泽亚登卡被人称之为梯罗明罗王 注 。

那腊勃底西都王一生70年 注 中为佛教为本人以及子孙后代造福。病危时,将五位王子的手拉至胸前嘱咐道:“吾儿们务必遵照父王所嘱和睦相处协同一致。只有共同发迹,尔等弟兄颜面才光彩。即使有很多奴仆,但没有亲人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福气。国家社稷全赖尔等五兄弟。如能遵父所嘱,则社稷无忧。若发现嘴长欲斗者则削其嘴;距长欲刺者则去其距;翅长欲飞者则断其翅。吾辈为王者不应有个人好恶,应按惯例处置。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敬畏,而只有令人敬畏所有事件才能了结。”

“此外,对尔等部下凡能在10次步战中获胜者可擢升为骑将;凡在10次骑战中获胜者可擢升为象将;凡在10次象战中获胜者可擢升为舟将;凡在10次舟战中获胜者可封为四百丁镇侯 注 。处事公正完美得人心则从者众;从者众则人敬畏。望尔等切记父嘱。”嘱毕命五位王子立誓。誓毕,王转向四位王妃、皇亲国戚以及王公大臣们说:“若五位王子不遵朕嘱,望忠于朕者都来教训他们。”王也要他们立誓。最后,分封四位王后、五位王子城邑、村庄和土地。那腊勃底西都王一生为来世和今生造福。33岁继位 注 ,在位37年,终年70岁。临终时,魔鬼在茂贡门上显身;西方出现一颗彗星;登奈底与丁兼之时恰好重合。王生辰为火曜日。

[1] minyinnaratheinkha旧译那罗帝因迦。

[2] narapatisithu旧译那罗波帝悉都。

[3] 与前文矛盾,按(146)节所述恩道蒂之夫为金格都,而玛绍南之夫才是亚扎都。

[4] 前文未出现此名。疑系阿朗悉都王南宫王后的原名。

[5] 佛教谓六道众生有四种形态,即四生:卵生、胎生、湿生(亦名因缘生,认为从湿气而生,如腐肉中虫、厕中蛆等)、化生(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如诸天神、饿鬼及地狱中受苦者等)。

[6] 马勒外,意:肯定;翁,意:枕头;抱,意:破裂。

[7] 谷都雅,意即:王命处决之地。

[8] 前文未见此名,疑即上文所述姜道蒂之名。

[9] 缅甸一箩稻谷约为46磅重。

[10] 此节所述南赡部洲或南岛,并非在指佛教教义中所述当今人类生活之地,而是专指缅甸。

[11] 佛教专用词,即揭发自己进行忏悔。参见(145)节僧自恣日注释。

[12] 《小戒行经》 khuddasikkhā

[13] 原意为:先导、前驱。

[14] 原意为:后者、后继。

[15] 按佛教戒律规定僧尼应以他人遗弃之破碎衣片缝成衣衫穿用,称之为衲衣或百衲衣。僧衣按其来源分成五种:施主衣、无施主衣、往还衣(即:包死人衣)、死人衣和粪扫衣(即:人们丢弃的破衣碎片)。也有分成两类者,即:一为施主衣,一为粪扫衣。

[16] 意即:鄂随之主。

[17] 意即:三界之主漂亮的佛塔。

[18] 意即:无比英勇。

[19] htilominlo意即:白伞中意王族也中意(之王)。旧译醯路弥路。故此王也被人称为泽亚登卡南当米亚,意即:众人皆希他主持皇廷的泽亚登卡。

[20] 原文为74年,有误。应为70年,更正之。参见本节末尾的注释。

[21] 参见(142)节注各镇等级。

[22] 原文写成37岁继位终年74岁,明显有误。因按37岁继位计,那腊勃底西都王生于缅历409年(公元1137年),比其兄明因那腊登卡尚长2岁。故按《缅甸大史》所述33岁继位译出。终年则应为70岁。

(149)泽亚登卡南当米亚王

缅历573年6月11日(公元1211年8月6日)木曜日,那腊勃底西都王之子泽亚登卡南当米亚即位。《缅甸大史》和其他史籍记为缅历559年(公元1197年)即位。两者相差14年。缅历573年之说,据考出自《泽亚布碑文》。碑文中记有:“缅历573年6月10日(公元1211年8月5日)木曜日朕乌兹那登基。”该王称号有二:一为梯罗明罗,一为乌兹那。

王有四位王后:南宫王后名普瓦道基,其父为欧德拉都,祖父是瑞固佛窟施主之婿丁克都;北宫王后,其父为德耶沃达那;中宫王后名苏米边,其父生于密达人称密达村长,祖父丹巴丁,曾祖系瑞固佛窟施主阿朗悉都王;恩道蒂,其父登克都,祖父是瑞固佛窟施主阿朗悉都之婿亚扎都。南宫王后生子登勃德与德亚蒙;中宫王后、北宫王后皆无子女。

泽亚登卡王即位后,按父王生前安排一丝不苟秉公行事。尊重四位王兄,每逢斋日毕恭毕敬前去问候,从不间断。所得贡品及各地税银均一分为五,弟兄五人各取一份。由于国王如此公正,受到朝中大臣及全国人民的由衷爱戴。他们以深厚的情义为国王祝福。王仪态端庄,举止文雅,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办事严谨得体,了解僧俗疾苦哀乐。因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一派繁荣。王登丹吉山、杜云山、卜巴山并顺流而下至乌容镇朝觐沿江各佛塔浮屠。

一日,王的百宝金筏正顺流向乌容镇进发,恩道蒂王后在筏上生下取名达摩亚扎的加苏瓦王子。七日后,太后归天。返回京都不久,南宫王后之子德亚蒙也亡故。王后与国王皆悲痛万分水米不进。

中宫王后、北宫王后两位王后召见大臣代迪加与坚傣说:“请二卿去解除国王、王后之烦恼。”两位大臣来到国王面前奏道:“陛下,佛陀所讲经论谓:轮回于三界之中的众生都难逃无常之道。只有涅槃才能永存。行蕴是没有永恒的。由存至亡,由动至静是规律。只有在处于寂灭平静的涅槃之时,才能获得真正幸福。望陛下永记在心。”王说:“朕并非不知存亡规律,但如今朕却不能自持。”说着又抽噎呜咽起来。王与王族大臣们商议:“众卿,朕今日如此痛苦源出于爱。朕祈祷升入脱离爱之涅槃。但等成为获一切种智的佛陀后再进入涅槃为时太久,朕愿成为辟支迦佛升入涅槃。”为此,国王兴建泽德那佛塔。

泽德那佛塔之名一直流传至今。从该日起国王不再乘舟骑马外出巡游,一心集中精力于功德事业之上。在当年曾祖江喜陀停留之地建一名为布泽底的佛塔。继续修建父王那腊勃底西都未建成之高道巴林塔。此外还建一菩提佛塔,仿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状。王祈祷顺利进入涅槃,又建奈亚班塔,状似佛陀涅槃时,在高达80肘尺的檀香木堆上火化的形象。奈亚班意即:升入涅槃状,亦称拘尸那。

当年父王曾立誓问卜,五位王子围成一圈,将一顶白伞立于其中,看白伞向哪位王子方向倾斜。白伞倾斜的方向完全符合父王的心愿。王在白伞倾斜的方向建一佛塔,名为梯罗明罗塔,其状与苏拉马尼塔相似。人们对该王也称之为梯罗明罗王。

《缅甸大史》中只记载有该王建造或重修泽德那塔、布泽底塔和高道巴林塔。

该王稳健持重。信守君王十规。王37岁即位,在位23年,终年60岁。驾崩时土星出现彗星般光芒;影子颠倒。王生辰为火曜日。

(150)加苏瓦王 注

缅历596年(公元1234年)王子加苏瓦即位,称达摩亚扎王。国王爱护全国僧俗如亲生骨肉。熟读三藏经书达九遍之多。对巴利文经释、注疏等反复思考,深究含义。故在讨论这些经书时无人能与其相比。每日向高僧们请教七次。编写《二谛滴论》 注 ,以教导宫妃们了解心、意、色、涅槃、界、性等含义。王不闻国政民事,将一切审理、处置等事均交王储乌兹那掌管。阿奴律陀王到达别克悦 注 山脚时,种下了一棵贝多罗树,立誓说:“当朕再次在此为王时,将是贝多罗树种发芽之日。”据说加苏瓦王在位时,这颗树种发芽了。国王闻讯,非常高兴。

缅历597年(公元1235年)王在色固建一寺,赠给底哈摩诃乌巴利法师。《缅甸大史》中没有关于此事的记载。《缅甸大史》将王登基的时间记为缅历581年(公元1219年)。其实不对,而是596年(公元1234年)。597年在色固镇建庙捐赠。这两个登基时间相差15年。

缅历596年登基,597年建寺捐赠之说源自《开东枝庙碑文》。碑文记:“南当米亚王邀色固镇的底哈摩诃乌巴利法师到蒲甘挂单。596年南当米亚王驾崩,王子加苏瓦即位。597年建寺赠与底哈摩诃乌巴利法师和居住在寺周围的达亚加勒亚那、达亚达马、格勒亚那给底、尼亚纳底哈、甘彼达亚、瓦济亚尼亚那、拘那道巴等七小寺的七位僧人以及在庙中居住的十五位僧人。”据此得知王在596年登基,597年在色固镇开东枝地区建寺捐赠。

缅历598年(公元1236年)王挖一湖,引杜云山麓流泉。湖中植五色莲花。水鸭、鸳鸯、仙鹤、秧鸡、鹈鹕等禽类嬉戏其中。湖畔辟良田多亩,一年三造。王在湖附近建秀丽行宫,每日诵经七次,怡然自乐。王专心致志于佛教教义研究,因而在建功德事业————比亚德达佛塔时,疏于指挥。给工匠们的费用又偏低,致使工程未能完成。因而历史上留下他的名言:为了追求高超的品德,朕他事不管不问。

一日,王舞剑自娱,不幸被剑刺中,驾崩。

王41岁登基继位,在位16年,终年57岁。临终时,许多兀鹫栖在马厩内;宫内御座拱门之上魔鬼显身。王生辰为月曜日。

[1] kyaswa旧译迦娑婆王。

[2] 《二谛滴论》 paramatthabindu。

[3] 本书(142)节曾提及此事,但写为别山。此处又写为别克悦山。

(151)乌兹那王 注

缅历612年(公元1250年)王子乌兹那即位。王后是瑞固佛窟施主的重孙女、明欣绍的孙女。后生有一子名底哈都。

一日,国王出游在密达村遇一旋匠的女儿,十分美貌。国王将其带回宫中,令其梳素列发式,终日侍奉左右。一日为王打扇时突然昏倒在地。王问:“是癫痫病发否?”妃答:“并非癫痫。”王想必有缘故,于是倍加爱护。王妃十月临盆生下一子。孩子成年后,王将他交给当和尚的舅父抚养,并由国师启蒙。

卜巴山一带采腾甘漂村有一农夫女儿,刚会走路时,农夫犁地时带她到地里,放在一棵树下。一天,女儿在树下熟睡,一条大毒蛇在女儿四周盘成一圈,昂首鼓腮将女孩的头罩在下面,却不碰女孩身体。农夫看见巨蛇便丢下农活儿飞奔过来,毒蛇也转身遁去。农夫将此事告贤者。贤者说:“此女他日定会飞黄腾达。”女孩父母家道宽裕,给她做了漂亮衣衫,并请人照看于她。

姑娘12岁时,在她所种的一丛素馨花中开出了海棠、玉兰和美洲七瓣莲花。又将此事告贤者。贤者说:“此女将来必有荣华富贵。”

到了缅历9月,乌兹那王登国君们必登之卜巴山朝觐摩诃吉里兄妹二神。乌兹那王听说采腾甘漂村中一株素馨花上开出了另外三种花蕾,便到村中观赏。正遇小女子在种花。这女子长得雍容华贵,美丽端庄。王非常喜爱,便将她收留,叫她侍奉左右。

一日,王觉得背部奇痒,叫她挠痒,虽未指明什么部位,小女子就在国王痒处挠将起来。如此多次,王问:“喂,小女子,朕未讲明何处痒,但叫你挠,都能挠到痒处。你是怎么知道朕的痒处呢?”小宫女说:“陛下,圣体娇嫩无瑕,发痒之处必呈异样。奴就在该处为大王挠痒。”王心想:“此女真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于是对她封赐。她处于王后之下,宫妃之上,终日侍奉国王,寸步不离。

父王在位,身为王子时他就贪图玩乐。一次,他顺江而下,在达拉建起一座行宫。住在其中,终日骑象作乐。国师看过王子明奎齐的生辰八字后,把他当和尚的舅父叫来,说:“高僧,你甥儿八字很好,黄道吉日已到。你可乘小舟将甥儿送到达拉去见国王。”和尚带着王子以及献给国王的礼物乘小舟顺流而下抵达拉。拜见国王献上礼物,叫甥儿向前拜见父王。王大喜,赏赐许多物品,并向王子打趣地说:“旋匠的外孙,狗屎。”

一日,明奎齐 注 和小伙伴们玩榼藤子核。发现场上有堆狗屎,孩子们把狗屎堆高,并去捧土找树枝,覆盖其上。然后跪在地上向狗屎叩拜。贤者们见此情景说:“王子登基即位之日不远矣!”

一日,国王骑着格达御象,去看新捕获的一头野象。该野象异常珍贵,只有国王才配拥有它。当时,野象正在发情,它嗅到一股新奇的气味,顺着这种味道寻至御象前。野象用象牙勾住了御象鞍绳,将象鞍坐垫和其他饰物一并拉下,王也随之坠地,被象踩死。王33岁继位,在位5年,终年38岁。王将死,达比纽佛塔冒烟;木星靠近月亮;登奈底与丁兼之时恰好重合;两条鳄鱼在水面上互相咬斗。王生辰为水曜日。

[1] uzana旧译乌娑那。

[2] 意即:狗屎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