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少将来到左大臣邸,向夫人告知此事,他故意不说内容详情,只说“母亲非常想念她”。
夫人说:“这原是难怪的。快点陪同她前去吧。”少将说:“不过,元帅并不希望她来,突然前去,不嫌唐突么?”
夫人说:“这也说得是。那么,你自己先去,当着元帅面前,向四小姐传达母亲的意思。你可这样说:母亲想念得很,要请你回去一下,即使一刻儿工夫也好。远行的日期迫近了,她很悲伤,又很寂寞。如果方便的话,她想到这里来,趁你们在京城的期间,再会面一次。————你可这样说。那时元帅总有话答复你。他自然会了解你母亲的心情。那么,你们到那边去也好,四小姐到这里来也好。不过,这个女孩子,决不可让元帅知道是四小姐生的。如果带她同去,表面上只说母亲一个人出门嫌寂寞,所以叫这个孩子陪伴。”
少将听了这番话,想道:真有见识!这样办是一点也不错的。她具有这理想的性格,大可赞佩。而母亲呢,不通道理,只知道无缘无故地生气,说的都是废话。
便答道:“好,这话再妥当没有了。那么,我就这样办吧。”他就直接走向元帅邸内去。这个差使稍有点儿麻烦。但是母亲这样想念,自可同情。他就勉为其难了。
正好四小姐和元帅同在一起。少将对四小姐说:“有话奉告。”元帅说:“如果在这里不妨的话,就请说吧。”少将得到了允许,就照前述那样说了。
四小姐说:“我也实在想同她会面。我也想念得很。所以我昨天说过,想前去访问呢。”
元帅说:“你到那边去,须得我来往奔走,有些麻烦。失礼得很,请母夫人到这里来吧。如果有别人在,当然不方便。但这里只有几个小孩。如果嫌他们吵闹,可以叫他们到别的房间里去。我们在京城里,只有今明两天了。再不见面,怎么可以……”
少将觉得正中下怀,便说:“母亲也为此悲叹呢。”元帅说:“从长办理,早些儿陪她到这里来吧。因为叫她到那边去,很不方便。”少将说:“那么,我就回去把尊意传达吧。”四小姐又说:“你须得认真地劝告,一定要请她来啊!”少将答道:“一定遵命。”便告辞而出。
他来到母亲这里,把左大臣夫人所说的话如实地讲给她听。母亲刚才是愤怒得青筋突起,样子很可怕,现在转怒为喜,说道:“我一点也没有什么。左大臣夫人能够受到丈夫无比的怜爱,其理由可想而知了。她说话真是想得周到!我曾仔细想过,此人之所以能够交运,是因为有这个性格的缘故吧。”她如此称赞左大臣夫人。
母夫人能够去看望女儿,不胜欢喜,她说:“啊,到那好地方去,要受人注目的。三女儿啊,你来,我想今夜就去。”
三小姐阻止她:“你太性急了。明天去吧。”
天一亮,母夫人就急急忙忙地准备到元帅府去。她的衣服旧了,见不得人,为此心中懊恼,说道:“服装室里不知有没有新一点儿的。”
正在这时候,左大臣夫人听见母夫人要出门,料想她一定没有新的衣服,派人送了一套新装来,另附一套给四小姐的女儿,叫使者传言:“这套给孩子穿。出门应该穿得漂亮些。”
母夫人大喜,说道:“被我虐待的这个前房女儿,对我比亲生子女还关心。我有子女七人,哪一个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正在想:这孩子和那边的人初次见面,衣服这样破旧,怎么办呢?现在真是高兴极了。”她异常欢喜满足,左大臣夫人为了她要到元帅府去竟替她如此周到地打算。
日暮时分,乘了两辆车子出发,不久到达。
四小姐见了母亲,不胜欣喜,和她详谈这几天来积集在胸中的话。
女孩几天不见,似觉长大得多了。尤其是因为穿着新装,更加可爱。四小姐抚摩她,依依不舍,说道:“我正在伤心地思量着怎样可以把这孩子带去。只怕被人知道这是我的孩子,是可耻的。”
母夫人说:“左大臣夫人也是这样说的。这真是考虑得周到!而且现在我穿着的衣服和这孩子的衣服,都是她送来的。”
四小姐说:“此人情谊如此深厚,为什么从前疏慢她呢?她对我的关怀,反比父母对我更周到。她送了我一套膳食用具。侍女们的衣装自不必说,连帷帘、屏风等物也齐备,真是想得周到。如果她不送给我,以前早就住在这里的侍女们将对我作何感想呢?现在我真高兴。”
母夫人说:“我受前房女儿的恩惠,越来越多了。你对元帅的前房子女,切不可以嫌恶,应该比亲生子女更加疼爱。我从前要不是那样地嫌恶她,就不会受到这样的耻辱,不会遭逢这样的痛苦了吧。虽然这些耻辱和痛苦也只是暂时的。”
四小姐答道:“母亲说的的确很对。”
母夫人看看元帅,觉得此人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显贵之人的举止周旋,自是不同凡俗,她很欢喜。这一天邸内的人非常忙碌。
每天总有二三个新到的侍女来谒见,因此邸内非常热闹。容易感动的少将,对左大臣的恩谊非常感谢。
他的哥哥播磨守身在任地。四小姐再婚之事,还没有通知他。便派人前去告诉他:“左大臣夫人如此这般照拂四小姐。预定本月二十八日乘船出发。到达之时,望设筵招待。”
播磨守欢喜无量。他是四小姐的同胞兄,尚且不能照顾她的婚事。因此他竟把左大臣看成神佛派遣到这世间来救护他们的人。
于是纷忙策划,准备迎接这位新任筑紫大二的船。这播磨守是个好人,完全不像他的母亲。
左大臣家里派来的几个侍女,要求回三条邸去。但三条的使者来指示她们:“在京期间,一切无不照顾。若有愿意赴筑紫者,随从前往可也。”
侍女们想:在这里当差,并无什么辛苦。但现在这位主人,我们虽然只在短暂期间拜见,也觉得和我们的主人不可相比。原本在元帅府当差的人,随从元帅下筑紫去,是不得已的。但是我们呢,即使在同等程度的邸宅里当差,也要选择容易胜任的地方,这是人之常情。何况两者相差太多呢。舍弃了毫无缺陷的地方而跟随到筑紫那种地方去,不是正当的办法————连下级侍女也都这样想。所以陪同四小姐前往的人,一个也没有。
元帅带去的是年长的侍女三十人、童子四人、仆役四人。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四小姐的姊妹们都来和她话别。许多侍女齐集,都装扮得花枝招展。旁人看见了,悄悄地议论:“她们有左大臣夫人照顾,都很幸福呢。”也有人说:“这事的作成,还不是三条大臣的余光么?”
后天就要动身了。四小姐认为应当到左大臣家辞行,便前往叩见。随从太多是麻烦的,所以只用三辆车子。她和左大臣夫人见面,所谈的话从略。
左大臣夫人对此次随伴赴筑紫的人,都有赏赐:精巧的扇子二十把,嵌螺钿的梳子,景泰窑的匣子,里面装着白粉。她对司理应接的侍女说:“这些东西送给你们,作为我的纪念品。”传送这些物品的侍女,觉得夫人的关心真是周到,使得大家欢喜无量。她担任这个差使,亦觉欢喜无量。
受到赏赐的人们,感激不尽,大家向夫人表示忠勤之心,然后回元帅府去。她们私下议论:“这邸内原也很好。但是一看三条邸,便觉派头又不同了。我们能够设法到那边去当差才好。”
次日,左大臣夫人派人送信来了。信中说道:“昨夜我想,今后暂时不能相见,欲将胸中积愫罄述,生怕冬夜也特别短促。世事茫茫难自料,别后相思,愈觉可悲。正是
穿云渡岭遥遥去,
何日重逢不可知。
送上微物,聊供旅途使用。”
送去的是景泰窑衣柜一对,一只里面装的是赏赐用的衣服裙裤;另一只里装的是给四小姐自己用的衣服三套,另有各种色彩的织物重重叠叠地装着。上面盖着一只同箱子一般大的旅行袋,袋内装着扇子一百把。
此外又附特别小型的衣箱一对,大概是送给四小姐的女孩的。一只箱子里装着衣衫一套;另一只里装着一只黄金的小盒,盒内盛着香粉,还有一只小巧可爱的梳妆箱。此外尚有许多东西,记不胜记。
另有给四小姐的女孩的一封信,说道:“过了今天,即将离别,正如古歌中所咏:‘可惜恋人留不住,白云一片去悠悠。’实甚可悲。
惜别牵衣留不住,
我心到处伴君行。”
元帅看见了这许多东西,说道:“这都是很贵重的物品,何必这样地破费呢。”便重重犒赏来使。
四小姐的回信中说:“欲诉心事,不知从何说起。正是:
离乡背井心悲戚,
别后去向认不清。
承赐种种物品,见者无不欢欣,正在赞叹不止呢。”
四小姐的女孩的回信中说:“我也想在此期间,将种种心事奉告。我的心情,正如古歌中所咏:‘不得分身随侍侧,灵犀一点伴君行。’正是
若得分身常侍侧,
同行同止不须悲。”
母夫人看了今宵四小姐送给左大臣夫人的答诗,惜别伤离,吞声饮泣。四小姐原是她的最小偏怜的女儿呀。她说:“我已经年近七十了。怎么能再活五六年呢?一定是不得再见就死去了。”说罢忍不住哭起来。
四小姐也觉得伤心,对母亲说:“为此,我早就对你说过,这件亲事怎么办呢?是你劝我答应的呀。时至今日,无可如何了。你也不必如此伤心。将来总会见面的。”
母亲说:“我几曾要你到这里来?这都是左大臣老爷的主意呀。一定是他恶意地摆布,使我遭逢这种忧患。这种事情,我怎么会感到欢喜呢?”
四小姐安慰母亲:“到了现在,随便怎么说都是无益的了。我们必须暂时分离,也是前世预定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