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及锦衣卫新惩三贪之事,洪承畴再度摇头,步向后方,此期京报发行顺畅,无需他亲自督阵。
“陛下令六部举荐左都御史,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久居京城外,他对朝堂风云知之甚少,此疑问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与此同时,宣政司官吏依例而动,锣鼓喧天,穿梭街巷,宣扬圣意,于市井中心,高声诵读京报。
五枚铜钱,于豪门而言不足挂齿,却足以令贫寒之家,尤其是那些劳苦大众,视为重负,堪比盐价。
此等赤足之民,正是圣上心系之众,亦是宣政司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月度支司再擒三蠹吏。”
城墙之下,特制大字报赫然在目,一着黑衣者正对众宣讲。
“圣上已准,月末菜市口问斩,百姓皆可观之。”
“善哉!”
“大快人心!”
“贪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贪官伏法之讯,激起民众阵阵喝彩。
宣讲片刻,黑衣者口干舌燥,将铜制喇叭交予同伴,自己则一旁饮水,稍作歇息。
“卢兄,此差实苦。”
同伴裴纶见状,不禁抱怨。
“裴纶,勿再多言。”
卢剑星放下水壶,拍肩劝慰,“为君分忧,岂惧微劳?况且,现今俸禄优渥,已是难得。”
诚然,那位宣读京报的壮士,卢剑星,因囊中羞涩,未能以贿赂铺路,故未能承继家族世袭之荣耀,百户之位遥不可及。
反观今朝锦衣卫,此景已成过往云烟。
自圣上御极,许显纯大人雷霆整饬,剔除冗员,归于恩荫千户所,虽致人手略显捉襟见肘,然各处如宣政司、度支司、东厂及锦衣卫本部,乃至辽东,皆求贤若渴。
晋升之道,若条件具备,自是水到渠成,然去向何方,却非个人所能左右,卢剑星便是典型一例。
初登百户之阶,又蒙东厂青睐,怎奈南海搬砖之际,其性木讷,对罪臣过于仁慈,终触魏公公之逆鳞,一朝贬回锦衣卫。
恰逢宣政司缺探街访巷之能士,卢剑星遂被委以重任。
“此言不虚。”
其身旁,裴纶面若满月,微微颔首,笑谈间透着几分自得,“皇恩浩荡,自陛下登基,我等兄弟的日子,确是云开月明。”
若言卢剑星因木讷而遭贬,裴纶则因口腹之欲引祸上身。
南海搬砖之时,他竟公然享用烧鸡,且独享其乐,不幸被魏公公撞个正着,与卢剑星同遭贬谪,命运多舛,令人唏嘘。
“小道消息,锦衣卫内正暗流涌动,选拔人才,你可有耳闻?”
裴纶环视四周,见众人皆聚焦于京报,遂压低嗓音,神秘兮兮。
“选拔?何出此言?”
卢剑星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
月余相处,他深知裴纶乃消息灵通之辈,凡事总能先知先觉。
“陛下登基之初,便有风声,言锦衣卫将有大变。”
裴纶环顾四周,眼神闪烁,仿佛怕惊动了什么,“据说已定,除从龙营外,还将增设正廉、清风、饕餮三营,寓意深远,令人遐想。”
“正廉、清风、饕餮?”
卢剑星重复着这三个字眼,眉头紧锁。
字面之意,他自然明了,但作为锦衣卫营头之名,其中深意,着实耐人寻味。
……………
当夜子时,大时壅坊灯火阑珊,张问达府邸内,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明日,张公即将离京,东林群英纷至沓来,共襄饯别盛举。
常言道,官员致仕,如鸟归林,本该悠然自得,月余筹备,遍辞故交。
然时局纷扰,路途遥远,一别或成永诀。
然张公之事,却非同小可,乞骸骨之举突如其来,圣裁亦随之即下,恍若惊雷。
历朝成例,官员致仕,朝廷必赐官爵以彰其勋。
此番太监赍旨,赠官之余,更附密令,言三日后锦衣卫将护张公还乡。
前厅宴乐正酣,张公遣子代劳,与韩爌等重臣遁入后堂,密语连连。
忆往昔,午时才过,张公乞退之疏已至内阁,司礼监旋即催逼,韩公虽欲挽留,无奈圣意已决,加急批复,当日即下。
韩公茫然无措,唯待今夜宴饮,探其究竟。
入得后堂,韩公急不可耐,问道:“张公何以骤萌退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