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73章 慕钱沪剧团在淞沪会战四行仓库演出沪剧《八.一三》【2 / 10】

半楼书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把鬼子驱逐出去,是我们每一个军人的奇耻大辱!

如今我们报仇雪恨的时机到了,弟兄们,豁出去吧!和鬼子们拼到底!”

姚子青慷慨激昂的话,激发起了全营官兵的抗日豪情,有人带头喊出

“和宝山城共存亡!”“人在阵地在!”的口号。

当日,日军第3师团第68联队约2500人,在战车掩护下直逼宝山城;

吴淞口外日舰炮以宝山为目标不断轰击,日机亦连续轰炸,城垣屡坍屡修。

激战中,姚子青率部采取灵活战术出击、奇袭,动静结合,一次又一次打退日寇的进犯。

9月2日,日寇的飞机、舰炮连续向宝山猛烈轰击,在坦克掩护下多次发动冲锋。

向西门外大街及西南城垣进犯,企图截断姚子青营与后方的联系。

姚子青识破敌军阴谋,趁敌人立足未稳组织力量予敌痛击;

敌军因屡攻不下,更加疯狂地调集刚登陆到达狮子林方面部队和增援炮台的部队向宝山夹击。

姚全营官兵,顽强抗击日军进犯。

9月3日,敌军以飞机、战车、大炮掩护2000步兵进攻,企图在城东、南、北三面强行突破。

姚子青派出一支突击队先发制人,勇猛出袭将这一路敌人拦截于金家宅和宝山外围之间。

从侧翼包抄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毙伤日军200多人。

9月4日,敌人对宝山志在必夺,集中军舰30艘,分列吴淞口,以排炮猛烈轰击宝山城,并以飞机及战车掩护步兵向守军阵地冲锋。

炮弹呼啸着飞向宝山城,成片的建筑物在隆隆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地,并燃起大火。

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持续了一整天,直炸得天昏地暗,第一营的大部分工事被摧毁,官兵牺牲100多人。

入夜,姚子青指挥大伙埋葬了死难官兵的遗体,他脱下军帽,含着热泪同昔日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作最后的告别。

当时宝山已陷入重围,守城军民在姚子青指挥下顽强抵抗。

4日晚,姚子青致电旅部:“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9月5日拂晓,一阵炮击过后,日军步兵再次发起潮水般的冲锋。

当天,敌人一连冲击了4波次,姚营官兵,均以身许国,虽在危城之中,仍沉着应战,宝山城巍然屹立。

经过数日的激战,姚营毙伤敌军600余人。

阵地前沿,日军遗尸累累;战壕内,姚营已伤亡过半,鲜血四处流淌。

日军向城内发射大量硫磺弹,烟火四起,房屋尽被燃烧,一片火海;姚子青身处危城,仍拼力奋战。

5日午后,姚营3个连长全部阵亡,9个排长战死6个。

姚子青在指挥所里再也呆不下去了。不顾副官和卫士们的劝说,执意要到东门去,因为那儿战事最艰苦。

他命令:“所有勤杂人员,包括架线员、炊事员、传令兵,一律到前沿阵地去。”

然后,姚冒着猛烈的炮火,来到城东门阵地。

傍晚时分,日寇第68联队在联队长鹰森孝的指挥下,向宝山城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前边是坦克开路,后面是猫着腰的士兵,黑压压一片。

姚子青吩咐弟兄们集中轻重武器,先对付步兵。

日军步兵纷纷倒毙,但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又冲来,敌如潮涌。

姚子青边抓起一挺冲锋枪射击,边命令炮手,对准后边的那个举着指挥刀的鬼子官射击。一发炮弹射去,鹰森孝遭重伤倒地。

紧急时刻,一辆日军坦克冲到阵地前沿,姚营成排手榴弹扔过去阻挡不住。

日军坦克上机枪横扫过来,姚营又牺牲了十几个士兵。

就在这危急关头,姚子青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跃出战壕,飞身奔向横冲直撞的日军坦克。

这是第二连上等兵李卫明,人们都叫他小李子。

刚入伍不到一个月的李卫明腰间捆满了手榴弹,手里还举着两颗,奋不顾身地朝敌坦克扑去。

敌弹噗噗打在他身上,倒下了,人们都以为他牺牲了。

哪想到他又爬起来匍匐向坦克……突然大吼一声,猛地跳起来,扑在飞速转动的坦克履带上,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过后,小李子无影无踪,那辆坦克也瘫痪了。

泪眼模糊的姚子青赞许地说:

“多么英勇舍身炸坦克的战士啊!”

姚由此看到中国胜利的一线曙光。日落时,日军终于退缩了,但姚营仅剩下不足100人。

9月6日凌晨,日军用重炮轰击城墙,炸裂缺口,冲入城内,姚子青与旅部失去联络。

只见宝山上空,多架敌机肆无忌惮轮番轰炸、扫射;敌舰大炮轰击不断,整个宝山烟雾弥漫,到处是断垣残壁。

10时,日军又轰毁宝山城东南城垣,并施放硫磺弹,城内燃起一片火海,又一股日军冲入城内。

姚子青临危不惧,率领全营所剩官兵与敌短兵相接,展开了白刃巷战。

战斗十分激烈,双方死亡惨重。激战到最后,姚营仅剩20余人,勇士们仍然毫不退避,以一当十地与冲进来的日军拼杀。

在最后时刻,姚子青不幸被弹片击中腹部,肠子暴流出来,英勇牺牲。

姚子青营固守宝山城与日军浴血奋战六昼夜,经过激烈的巷战肉搏战,终因敌众我寡,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

消息传出,震惊中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于9月10日通电全国:

“宝山之战,姚子青营坚守孤城拼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南京《中央日报》《吊宝山城中六百义士》文称姚子青为:

“民族人格之表现”;

上海《大美晚报》着文赞颂:

“此次姚营全部殉城,其伟大壮烈,实令人内心震动而肃然起敬,此非仅中国人之光荣,亦为世界人类之光荣,其事迹将永垂史册!”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铸造姚子青铜像。

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将姚生前居住过的汉口市生成里的那条街改名为“姚子青路”。

姚家乡平远县建立了“子青祠”。平远县办起了“子青职业学校”、“子青女子中学”,平远县城中学被命名为“梅青中学”(“梅”指“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第一个牺牲的黄梅兴将军)。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