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甜粽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宝钞与大明的货币制度。”
朱厚熜此言一出,朱元璋顿时有些无法理解,于是开口问道:“厚熜,刚才还说着遏制贪腐,怎么又说到宝钞上来了?”
朱厚熜笑着说道:“官员贪腐除最常见的就是做账、漂没、盗卖官粮军械之后火龙烧仓平账以及火耗。”
“刚才我说的复式记账法可以解决大部分做账的问题,而太祖爷设下的锦衣卫、六科御史等手段可以交叉监察,去解决一部分的漂没和盗卖粮草军械之事。这样一来剩下的最大问题就是火耗问题。”
朱元璋捋了捋胡子,认真地思考朱厚熜的话,一旁的朱标则是问道:“嘉靖帝,你说的火耗是指‘淋尖踢斛’、‘大小斗’吗?”
朱厚熜有些意外地看向朱标,没想到这位史上最稳太子爷竟然也知道这里面大明门道。
“不错,很多胥吏在向百姓收税之时,都会使用‘淋尖踢斛’、‘大小斗’的方法,坑害百姓为自己牟取私利。”
朱厚熜回答道:“并且朝廷税收中以各种实物为主,这些实物尤其是粮食、马草等实物在运输的过程中会有损耗,所以很多时候官吏会多收一笔。
然而朝廷并没有规定这类‘火耗’的具体数量,且各布政使司运转粮草之时走过的路途远近不同,这类‘火耗’就成了一笔害民的糊涂账。”
朱元璋皱着眉头问道:“那以你之见,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朱厚熜笑着说道:“既然实物税收不行,那就不收实物了!”
“不收实物?”
闻言,朱元璋眉头皱得更紧,片刻后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厚熜,你说得不现实,不收实物收什么?铜钱吗?”
朱标这时也说道:“嘉靖帝,你也是我大明皇帝,且不说铜价出入问题,应该知道我大明缺铜!”
“而且若是收铜钱,百姓秋收之时卖粮换铜钱然后交税,必然是低价卖粮。待冬天熬不过去需要粮食或者次年播种需要种子之时,再去买粮又会遇到高价买粮!”
说到这里朱元璋摇了摇头道:“如此一来一回,百姓反而会过得更差,还不如收粮食!”
朱标这时也点了点头道:“父皇说得不错!”
朱厚熜笑着解释道:“太祖爷所言无差,但我说的方法要结合之前我建议太祖爷海外分封诸王掠夺海外资源、倭国白银以及退伍军人转业三项政策来做!”
闻言,朱元璋一怔,有些没反应过来朱厚熜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厚熜也没卖关子而是解释道:“首先,税收不收粮食改为收宝钞!这里说的宝钞是和白银挂钩的宝钞,有多少白银发多少宝钞,用白银作为宝钞的担保,因此我称之为白银宝钞!”
“白银宝钞?用白银做担保?可……”
“先别急,我知道太祖爷你们要说什么!”
朱厚熜打断了二人的话后慢慢解释道:“先说第一个问题,白银产量的问题,信国公东征倭国,我大明相当于获得了一个稳定的白银、黄金来源。
如此可以弥补我大明白银数量不足的缺陷。宝钞就可以直接锚定白银和黄金!”
朱元璋这时问道:“我大明现在就在使用宝钞,为何还要按照你说的将宝钞与白银、黄金挂钩?”
听朱元璋说这话,朱厚熜直直地盯着朱元璋,把朱元璋都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朱厚熜说道:“太祖爷,你说句实话,你真的把宝钞当做钱了吗?”
“当然,咱可是规定民间交易必须用宝钞,而且洪武一朝也允许用宝钞交税!”
朱厚熜直接反问道:“那为何宝钞越来越不当钱用?为何朝廷对于‘倒钞法’的执行如此无力?甚至发展到后面收税都不认宝钞了?”
“咱……”
见朱元璋还要反驳,朱厚熜直接说出一组数据:“咱就说洪武一朝。根据我嘉靖朝的记载,收洪武九年,一贯宝钞能买米一石。
洪武十八年,两贯五百文宝钞才能买米一石,宝钞发行不到十年,价格就跌到了原来的四成。
洪武十九年起,朝廷就不再允许用宝钞来交粮食税,此后宝钞价值更是一落千丈。
洪武二十三年,两浙地区出现‘钞一贯折钱二百五十文’的情况,相比于洪武八年发行宝钞时‘钞一贯准铜钱一千文’,已经贬值了四分之三!
到了洪武二十七年,一贯宝钞只能换不到一百七十文,这还不算各地商贾以宝钞污损为由折抑宝钞价值的情况。”
朱厚熜说完,朱元璋脸色通红也不知是被朱厚熜气得还是不好意思臊得。
这时,朱标及时开口圆场:“嘉靖帝,父皇规定了商贾买卖必须使用宝钞,用宝钞可以交易买卖,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朱厚熜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我知道大明立国不久,加之元末帝北逃时带走了大量金银导致朝廷金银稀缺。所以太祖爷才定下了宝钞制度。
但太祖爷此举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绝对了,竟然禁止金银交易以及以物易物。要知道历朝历代都是用铜钱作为主货币、布匹作为辅币,粮食也可作为交易的中间等价物。”
“若只是如此,在朝廷的强力推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百姓也会习惯使用宝钞,问题倒还不算大。但太祖爷接下来的举动就彻底把宝钞这个利器给弄废了!”
听到‘利器’二字,朱元璋竖起来耳朵想听听朱厚熜宝钞是如何变成口中的‘利器’的。然而下一刻朱厚熜的话直接让朱元璋破防
“太祖爷最坑的是,不断超发宝钞,朝廷没钱发俸禄了,就印宝钞、缺军费了还是印宝钞。
可偏偏朝廷能用宝钞买老百姓的东西,老百姓却无法用宝钞从朝廷手里买东西!”
说到这里朱厚熜顿了顿语气尖锐地说道:“太祖爷,宝钞虽然只是一张纸,但它代表的却是一个大明朝的信誉和国力。老百姓用宝钞是因为相信了宝钞可以用来交换自己所需的东西。也相信一贯宝钞能够买到价值一贯的物品。
但朝廷这种滥发宝钞的做法无异于告诉老百姓‘朝廷不守信用’,这种行为就是在变相地吸老百姓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