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9章【1 / 1】

白芝麻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冷欣然从屋里出来,先是警告地瞪了晏守诚一眼,这才走到冷江跟前,拍着他的脊,关切地问:“还难受吗?”

冷江红着眼眶摇摇头,吐不出来什么,就是觉得胃里翻腾,尤其是一闻到手上的那股味儿,嗓子就发痒。

冷欣然轻声道:“张嘴。”

他下意识地张开嘴,闻到梅子的香味,嘴里尝到酸甜的味道,瞬间把那股恶心劲压下去了。

“好吃么?”

对上冷欣然含笑的眼,冷江点了点头,细细咀嚼,“是糖腌梅子?”

冷欣然“嗯”了声,摸了摸他的头,蹲下身子,与他平视,语气温柔,“小江,遇上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强自己,要学会拒绝,不要怕我们生气,我和你爹没那么小气。”

冷江怔了片刻,问道:“什么都可以拒绝吗?”

冷欣然沉吟道:“我们是一家人,涉及全家人利益的那些事儿,即便不喜,为了家人,也需要付出,但这种事,很少,大多数时候,比方说你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衣服,读什么书,与何人交往,甚至你将来选择做什么营生,都由你自己做决定。”

冷江听完,眼底闪过一丝茫然,“您,您为什么,,,,,?”

冷欣然明白他的意思,笑着道:“你是我的孩子,而不是我的一件物品,我们喜爱你,也会管教你,但却不想控制你,你可以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追求,你的人生,只能自己做主!”

晏守诚在一旁默默听着,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看向自己的妻子,眼中满是爱意和敬佩。这一刻,他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经营这个家的决心。

夜幕渐渐降临,冷家小筑里飘出阵阵香气。远处传来脚步声,想必是陈三伯他们到了。晏守诚擦了擦手,准备去迎接客人。冷欣然整理了一下衣裳,对冷江温柔一笑。便拉着冷江一起去前屋迎客了。

晚上,晏守诚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明儿个村里要办喜事。”

冷欣然点点头,“是啊,老钱家的闺女要出嫁了。”

冷江好奇地问道:“娘,什么是出嫁啊?”

冷欣然轻笑,“就是姑娘要嫁人了,以后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儿啦。”

冷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我以后也要娶媳妇儿吗?”

晏守诚笑着说:“那是自然!不过嘛,还早着呢。”

冷欣然温柔地看着儿子,“小江啊,娘希望你将来能找个知心人。一个能理解你、支持你的人。”

冷江歪着头,“知心人是什么样的呀?”

冷欣然耐心解释:“就是能懂你的想法,尊重你的决定,在你迷茫时给你建议,但不会强加自己的意见。”

晏守诚在一旁插嘴,“就像你娘对我那样。”

冷欣然假装嗔怒,轻轻拍了他一下,“少臭美了你。”

冷江看着父母打趣,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忽然想到什么,问道:“娘,那如果我做错事了,你们会不会生气?”

冷欣然和晏守诚对视一眼,冷欣然轻声说:“小枝,做错事是难免的。我们可能会失望,但不会不管不问。我们会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对,帮你改正。”

晏守诚补充道:“但是,小江,你要记住,我们尊重你不代表纵容你。如果你做了真正错误的事,我们会严厉管教。”

冷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明白了,爹娘。我会努力做个好孩子的。”

冷欣然轻轻将儿子搂入怀中,“我们的小江最懂事了。”

“娘,难道真要逃荒吗?”冷江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冷欣然嗯了一声,抬眼看向儿子,“怎么,你有别的想法?”

冷江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儿子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有钱有粮的大户人家或许可以进翠岭镇避难,等旱灾过去就能回来。但普通百姓”他的声音低了下去,“粮价已经涨到他们负担不起的地步了。如果没有救济,恐怕熬不到明年。”

“那你觉得,朝廷救济吗?”冷欣然随口问道,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冷江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恐怕不会。蛮族寇边,粮食要优先供给边陲的将士。”

“是啊,”冷欣然平静地说,“所以平民百姓就只能被牺牲。”

冷江面色一变,下意识地辩解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边关失守,蛮族长驱直入,整个天下的百姓都要遭殃。”

冷欣然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那是谁的问题?”

“干旱是天灾,非人力所能控制,”冷江艰难地开口,“即便是旷世之才,也难以”

“错,”冷欣然打断了他的话,“干旱是天灾,但并非完全没有法子。翠城和附近的州府,过去也发生过旱灾,为何百姓没有逃荒?”

冷江语塞,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冷欣然继续说道:“以往朝廷会拨粮赈灾,但今年粮食都调去了边陲,是吗?可是,边陲真的需要那么多粮食吗?云州鱼米之乡就征调不来粮食了?龙门城那些权贵世家,家中存粮足够挥霍几年,就拿不出一点来救灾?”

冷江的脸色渐渐变得苍白,他低下头,不敢直视母亲的目光。

“所以,”冷欣然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有天灾,也有人祸。”

沉默在母子间蔓延,冷江的肩膀微微颤抖,似乎被这个残酷的事实所震撼。

冷欣然见状,轻叹一声,转移了话题,“你刚才说大户人家可以避进翠岭镇,是觉得那里会很安全?”

冷江回过神来,点了点头,“翠岭镇是古九州之一,位置重要,向来有重兵把守”

“那粮食和水源呢?”冷欣然追问道。

冷江一怔,随即陷入沉思。

“你不会是想去翠岭镇吧?”他试探着问道。

冷欣然摇了摇头,“这时候去,恐怕已经晚了。除非是在翠岭镇里有宅院的大户,否则,普通百姓只能在城外扎棚子,等着富贵人家施粥。但那是没办法的办法,等到天寒地冻,老人小孩很难熬过去。而且,如果难民太多,守城的为了防止暴乱,还会驱赶。难民多了,比逃荒还要危险。”

冷江听得入神,不禁问道:“娘,您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冷欣然淡淡一笑,“我跟着你外祖父游历了十年,除了蛮夷之地和北陲边疆,大多数州府都去过。繁华见过,贫瘠也见过。你外祖父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我。”

她看向冷江,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倒是你,这些见解从何而来?”

冷江抿了抿唇,坦然道:“有些是家里请的先生教的,有些是从书中看到的。”

冷欣然点点头,不再追问,“吃饭吧,菜都凉了。”

冷江却有些坐立不安,“您您不想知道我的来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