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9章 以身入局【1 / 1】

拿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29章 以身入局

苏木在源安府待了两天,丝毫不提先前的事情,只是一直在看田亩清册。

原来,这李家村属于乌平镇,乌平镇又属于湖田县,湖田县是这源安城的重点县。地势平坦,全是肥沃的良田,是源安城的产粮大县。

而乌平镇便是丁继管辖的。

此次湖田县上报的新作物推广有五万亩,这也不算特别多,几万两银子能弄出这么大动静?看来,还是要尽快和丁继取得联系才行,他现在才知道丁继为什么这么小心谨慎了,一着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而虞继宜看着苏木每天就是看各地的田亩清册,心里也就越发慌了,难道是源安城的田亩有问题,这些都是云州时留下的黄册记载的,这么多年,云州都没发现问题,难道轮到自己这里就出问题了。如果因此,自己获罪,那也太冤枉了一点,自己才上任没多长时间,田亩的问题没有显现出来,自己也发现不了啊。

“虞继宜,你知道源安城现在有多少田亩吗?”

“根据上朝遗留下来的册子记载,总共有一千一百万亩。”

“按这个规模,源安城的田亩是多是少?”

“不多,也不算少,只能算是中等。”

说到这里,虞继宜也隐约觉得不对劲了,源安城一直以来都是云州的产粮大镇,可是就这点田亩怎么能是产粮大镇呢?一亩能产多少粮食,虞继宜还是心里有数的。这只能说明,源安城的田亩被瞒报了。

而,苏木对此并没有什么概念,他不知道一千一百万亩是多是少,对这些完全不会啊。只是隐约觉得问题就是出在田亩上。田亩问题,可是马虎不得,这可是民生的保障,也是社会安定与否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真的出在田亩上,那就索性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土地清丈,把问题一次性解决了,长痛不如短痛,现在解决了,以后就少点麻烦。

“陛下,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了吗?”虞继宜问道。

“我不知道,这次去李家村,我见到了丁继,丁继承认是他伪造了凭证,但我们去问村民的时候,村民都不愿和我们说这事,可是李家村这上告的十几户村民又是怎么回事呢?”

听了苏木这么一说,虞继宜也是更加迷糊了。

“我们在当地,被当地的兵丁追杀,即使我们表明了是朝廷的钦差,他们一样不怕,就是要杀人灭口,手法娴熟,不像是第一次做。”

“看来,他们是不想让朝廷知道这一件事情,可是就单单新作物补贴这点钱,也不至于如此这般吧。”虞继宜说道。

“应该不是,所以我觉得是田亩的问题,一切都还要等问到丁继才知道。等到禁军一到,我们就去找丁继,这里所有的士兵,我都不信。”

三天后,曹飞带着禁军来到了源安城。苏木也不耽搁,直接去了乌平镇。

乌平镇看着还算不错,蜿蜒而过的玉带河两岸垂柳成行,浣纱女三五成群洗浆着衣裳;沿街米铺伙计正卸下雕花门板,准备开张……

从小镇的治理,可以看出,这丁继还是有些水平的。

然而,当苏木要找丁继时,却被告知,丁继已经被县令带走了。苏木只得飞快赶往湖田县,生怕晚了丁继也遭遇什么不测。

一路上,明媚的风景,苏木也无心看。

湖田县,县衙。

此刻县丞胡肠正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大汗淋漓。

不多时,丁继被从大牢里带了出来,全身都是伤,衣服上沾满了血迹,精神也比较萎靡,显然是被用了大刑。丁继被放在一张软椅子上。

此时的丁继,看着县丞跪在地上,如丧考妣。一人身披黄金八团排穗氅,背对着大门,看不到样貌。丁继心想,这是何人,为何能穿皇家大氅。不过,总算是朝廷来的人,自己的小命是保住了。

待苏木转过身后,丁继才发现,这人正是前些天所见之人。丁继想起身行礼,可是使不上力气。

苏木制止了丁继的动作。

“胡肠,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

“这丁继私自勾结土匪,杀害兵丁,这才缉拿来审问的。”胡肠战战兢兢,说话都哆嗦。

“我知道,那土匪就是朕。”苏木说道。

那胡肠一听,如遭雷击,他那日想要追杀的人,竟然是当今皇帝。这天杀的小皇帝,好好的白帝城不待,跑到这小村里调查什么啊,这下好了,自己全族估计都要见阎王了。胡肠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在地。

而让丁继没想到的是,眼前之人,就是当今皇帝,这下,事情就好办多了。

随着丁继的诉说,困惑苏木的事情,总算明白了一个大概。

原来,这丁继是良善之官,在管理乌平镇时,总是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特别是关于乌平镇的田亩的问题,明明乌平镇有大量的田亩,可是黄册上登记的数量远远少于实际的。随着他的深入了解,发现,不少的富户,都存在少报,瞒报田亩的实事,而百姓呢,又存在多报的现象,他向县丞反映过很多次,都是不了了之,甚至还被威胁。曾经云州也派人下来调查过,收了贿赂,也就不了了之。

丁继看着云州的腐败,他也是有心无力,本想就此算了。后来,源州执政,改革了土地政策,按道理来说是好事,可是地方根本就没有变,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这次新作物推广,丁继也是冒险一试,联合李家村的十几户农民,演了这出戏,丁继也没有贪污什么钱财,只是单纯的做了假凭证。当然,做假凭证,也不是小罪。他就是想推动源州朝廷,重新丈量全国土地。这种现象,可不是单单乌平镇、湖田县这么简单。

源安城的官员,谁没有参与?朝廷里的大官,那个敢说自己是干净的,源州新任的官员不敢说,但是原来云州的朝廷官员,都不干净。

就单单他管辖的乌平镇,上报黄册的田亩是十六万亩,而实际的田亩超过三十万亩,一半的田亩被瞒报,而不少百姓的田亩,则被多报了,平白无故加重了负担。

“丁继,如果让你来管理这源州的土地,你有没有信心管理得好。”

丁继犹豫了。

“陛下,不是我悲观,现在,整个源州,除了南方直隶省,其余的地方,都是勾结在一起的,土地牵扯了太多的利益。就算我重新丈量了土地,土地分到了农民手上,可是富户们还是会想方设法从农民手中低价购买土地,几十年后,还是会这样的。只是暂时杜绝了少报现象。”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有是有,但我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