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及时止损,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定襄城外,艳阳高照,鸟语花香,各色的野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站在城墙之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一些住不起城中房屋的周边部落的牧民,干脆就在城墙上搭起了帐篷,也算是给这个军镇增添了几分繁荣。
距离城南不远的地方,几座高炉耸立在草地之上,周围是新建起来的作坊,里里外外都是忙碌的身影。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人从远处走了过来,一百多个人骑着马,将一群面无表情的胡人赶了过来。
“队长,这里适合抓奴隶的部落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吐谷浑那边,几乎成了无人区。”
那是达飞带领的捕奴队,显然是刚刚从草原回来,将自己的战利品送到了定襄之中。
定襄城内的百姓们,一开始对捕奴队很是不适应,觉得他们的行为很野蛮。
但是这些捕奴队的人进入定襄城后,却是规规矩矩,别说欺负弱小了,就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很快,定襄城的人就习惯了这些人的存在。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达飞以及李想的命令。
在定襄城中,任何一个敢闹事捕的奴队的人,都会被逐出队伍,甚至会被送到秃鹫的餐桌上。
既然只是一群不安分的胡人,马周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再加上达飞和他爹都在为燕王做事情,所以对于捕奴队的行为举止,他们是非常严格的。
“吐谷浑是个废物,去年王爷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不过,马长史让我们在西突厥人的地盘上多走走,看样子,大唐迟早会对他们下手。”
达飞和其他的胡人不同,他的头脑非常的灵活,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事实上,西域关系到丝绸之路的稳定和畅通,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国家掌控自己的对外贸易。
就算没有李想,大唐和西突厥人之间的战争也是迟早的事情。
“西突厥虽然比吐谷浑难缠得多,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漏洞,就不惧他们了。”
“是啊,听说那些已经投降的吐谷浑人,也被定襄商会重新组织起来,组成了一个捕奴队,这帮家伙对我们可是有很大的仇恨,如果不听燕王的话,说不定有一天,他们就会把我们给取而代之了。”
李想对这些胡人并不是很信任,所以达飞的队伍只有一千五百人。
不过,说实话,仅仅凭借这千余人,还远远不能满足整个定襄,甚至整个大唐对奴隶的需求。
所以,必须要扶持一个新的势力。
无论在什么地方,平衡都是必须的。
……
燕王府,李想接到马周从定襄传来的一封信,居然破天荒的主动入宫,要和李世民见上一面。
“怎么,你平时很少来这里,今天有什么事吗?”
李世民只是看了一眼,就低下头来,继续看着奏折。
“父皇,正好相反,儿臣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而是来解决大唐的问题。”
“是吗?大唐有什么问题?朕为何不知晓?”
李世民放下毛笔,抬头看向李想。
“父皇励精图治,大唐疆域一日比一日大,各地边陲之地和长安城之间的消息传递,也变得更加缓慢。岭南传来的消息,往往都是一个月之后,才会传到长安。不客气的说,事情的传播速度,已经动摇了大唐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