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二十六章 敲打太子【1 / 1】

醺浅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砰!”崇祯一掌拍在柱子上,指节泛白,“这些蛀虫!朕省吃俭用,连御膳都减了一半,他们倒是富得流油!”

一旁侍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宇顺见势不妙,忙上前劝阻:“陛下息怒。眼下李贼大军压境,还请以大局为重。”

“大局?”崇祯冷笑,“朕倒要问问,朱纯臣这些银子是从哪来的!”他转向骆养性,“传朕旨意,命北镇抚司彻查朱纯臣!”

高宇顺的额头沁出冷汗:“陛下,这个时候清算朝臣”

“怎么?”崇祯凌厉的目光扫过来,“你也想护着他?”

“老奴不敢。”高宇顺深深叩首,“只是成国公已经投靠太子了。”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得崇祯一个激灵。他扶着柱子,脚步虚浮地退了两步。

京营五千人马,都在朱纯臣手下。克难营三千,也听命于太子。若这两支人马合流,自己手中就只剩下三千太监兵了。

殿内一时寂静得可怕。

“京营怎会听他的?”崇祯的声音有些发颤。

骆养性苦笑:“太子出手阔绰啊。今日一天就赏了五万两银子。城防一日值守从一百文涨到一两银子,将士们趋之若鹜。”

“五万两!”崇祯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朕的江山,朕的钱,什么时候轮到他来做主了!”

高宇顺小心翼翼地提醒:“陛下,若要收回银两,还请走正常程序,由内阁票拟”

“内阁?”崇祯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吴襄!”

他快步走回御座,提笔疾书:“宣魏藻德、李邦华、王家彦即刻觐见!”

高宇顺接过手谕,还想说什么,却被崇祯一个眼神止住。

“你,”崇祯指向骆养性,“去盯着太子和朱纯臣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动立即禀报。”

骆养性领命退下。

过了半个时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值守太监进来禀报:“陛下,三位阁老已在暖阁外等候。”

崇祯转身,整了整衣袍。窗外,天际已现出鱼肚白。

三位阁老进殿时,看到的是一位彻夜未眠的天子,眼底布满血丝。

崇祯端坐在案前,目光如炬地扫过三人。

“王家彦,城上防务如何?”崇祯开门见山,沉声问道。

王家彦微微躬身,抬手抚了抚花白的胡须。他稍作停顿,似在斟酌言辞:“回陛下,城上防务已有起色。太子每日一两银子募兵,如今城上壮士已有两万余人。”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明显迟疑了,声音也不自觉地低了下去:“只是”

“只是什么?”崇祯的眉头微微蹙起。

王家彦深吸一口气:“太子昨日下令撤除外城七门守军,如今每门仅余百人。”

“什么?”崇祯腾地站起身来,案上的朱笔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声音陡然提高,“这是何意?外城岂能不守?”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簌簌作响。太子此意很明显是为了拖延李自成的攻城时间,为南幸做准备,但听皇上的意思似乎并不知道这事。王家彦垂首不语,额头已有细密的汗珠。一旁的李邦华也是心知肚明,甚至对如今太子的运筹帷幄感到很是欣慰,便上前一步,恭声道:“陛下,太子昨夜在成国府募得银两数百万,还得到千余精壮家丁。”

崇祯的目光骤然转向李邦华,眉头越皱越紧:“朕让他们出钱,一个个推三阻四。太子一开口就是数百万,这是何道理?”

魏藻德见状连忙打圆场:“太子年少有为,此乃国之福也。”

崇祯冷哼一声,在殿内来回踱步。他的袍角扫过地面,带起一阵细微的簌簌声:“年少轻狂尔!”忽然,他停下脚步,“说起来,吴襄欲献女与太子为才人,此事你们以为如何?”

这突如其来的话题让三位大臣愣在原地。殿内的气氛越发凝重,连窗外的鸟鸣声都显得刺耳起来。

“李邦华,”崇祯的目光犀利地盯着他,“你身为左都御史,该当如何?”

李邦华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额头的汗珠更密了:“此事不合祖制”

“既知不合祖制,为何不弹劾?”崇祯的声音渐渐提高,语气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怒意,“如今正是整肃纲纪之时,岂能因大敌当前就罔顾祖制?”

三位大臣面面相觑,殿内的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等到走出乾清门,三人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李邦华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低声道:“各位,圣上这是”

魏藻德警惕地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这才压低声音:“给东宫出难题罢了。如今太子权势渐重,陛下自是要敲打敲打。”

“若太子不从”王家彦的话还未说完,就被魏藻德摆手打断。

魏藻德摇头一笑:“不至于。太子向来孝顺,认个错,把银两交出,自然无事。”他的语气轻松,却掩不住眼底的担忧。

与此同时,嘉乐殿内。

朱慈烺正在殿中来回踱步,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内回响。连日的奔波让他眼底布满血丝,却依然精神奕奕。

“千岁爷,”一个身着青衣的太监小心翼翼地进殿,“纳才人的中旨尚未下达。”

朱慈烺停下脚步,眉头紧锁。他站在窗前,看着外面忙碌的人群,陷入沉思。这几日他东奔西走,为的就是筹措军饷,招募壮丁,方便突围。却没想到在这等小事上栽了跟头。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黄大宝笑容可掬地进来:“千岁爷,酱油黄和苏老米都已做好准备,就等着管账了。”

朱慈烺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五百万两银子加上十几万两黄金,这笔巨款决不能落入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员和太监手中。他宁可用几个市井商贾,这些人即懂经商之道 ,又老实本分。没有背景,更好掌控。

“黄伴伴,”朱慈烺转身面向黄大宝,“把账目都准备好,明日我要亲自过目。”

“是,千岁爷。”黄大宝恭敬地退下。

殿内重归寂静,朱慈烺走到案前,翻开一本厚厚的账册。他的指尖在纸页上轻轻划过,眼神逐渐变得深邃。

城中的形势一日紧似一日,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对京城形成合围之势。朱慈烺知道,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训练成型。但眼下,他还得先应付父皇的这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