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四十九章 买药【1 / 1】

小小泥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院子里飘来饭菜的香气,吴翠华正在厨房里忙活。灶台上的锅冒着腾腾的热气,混合着柴火的味道飘散开来。

“对了,”孙红军搬了把椅子坐下,“你今天怎么下山了?往常这个时候不是在山上打猎吗?”

孙青山放下手中的猎枪,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单子:“去卫生院要点药,家里的止痛药吃完了。这次我还带了两只青山羊,一对熊掌,想打通关系多要点。”

“这事啊,”孙红军眼睛一亮,身子不自觉地向前倾,“你大嫂和孙院长的闺女关系不错,要不让你大嫂帮忙说说?找她准没错。”

正在厨房里忙活的吴翠华探出头来,手里还握着铲子:“孙院长最疼他闺女了,她说话比谁都管用。这礼也够重的,直接找院长都成。”

一直在角落里逗孙子的孙老爹听到这话,慢悠悠地抬起头。阳光下,他脸上的皱纹更加清晰可见:“找什么关系?直接去找孙老汉,就说是我儿子要药,他不会为难你。”

孙青山心中一喜,果然还是老爹的面子好使。多年的打猎生涯,让孙老爹在当地积累了不少人脉。

孙红军站起身,走到屋里的炕柜前,从最里面掏出五个纸包:“给,四盒七七式的,一盒手枪弹。这些够你用一阵子了,不够再找我要。”

孙青山接过子弹,手中的重量让他心里踏实。这些子弹够他打一个冬天的猎了。想到即将到来的猎季,他的心里泛起一丝期待。

临走前,孙老爹又补充道:“让孙老汉汉晚上来家里喝酒,就说是我请的。那些东西也不用带去了,晚上带来就成。”

孙青山背着猎枪,带着东西往卫生院去。初秋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路边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走了约莫一个小时,县城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卫生院门口的大树下,几个老人正在乘凉闲聊。看到孙青山进来,纷纷打招呼:“这不是老孙家的二小子吗?”

孙青山笑着点头应和,刚走进县医院大楼,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一股压抑感油然而生。孙青山摸了摸口袋里的介绍信,脚步略显迟疑。

走廊里人来人往,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推着病床的护士。医院永远是这样一副忙碌的景象。

“小伙子,找谁啊?”一位戴着口罩的护士见他在走廊上东张西望,主动上前询问。

孙青山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我找孙院长。”

“哦,孙院长啊,”护士指了指走廊尽头,“最里面那间就是院长办公室,不过现在是查房时间,你得等会儿。”

孙青山道了声谢,在走廊的长椅上坐下。身旁一位老大爷正在和儿子抱怨着医院的收费太贵,一盒青霉素就要十几块钱。这让他不由想起松树寨卫生室那些常年短缺的药品,要是这次能多要些药回去,也能帮乡亲们省下不少钱。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看见一群穿白大褂的医生从病房区走出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一看就是位有威望的医生。

孙青山赶紧起身迎了上去,“请问是孙院长吗?”

孙院长停下脚步,略带疲惫地看了他一眼,“你是?”

“我是松树寨卫生室的,这是我们老支书给您的介绍信。”孙青山恭敬地递上信。

孙院长接过信扫了一眼,脸上依然没什么表情,“跟我来办公室吧。”

进了办公室,孙院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仔细看起介绍信来。孙青山站在一旁,手心微微冒汗。他知道这次能不能多要些药,全看孙院长的态度了。

“孙青山?”孙院长突然抬起头,“你是老孙的儿子?”

“是,我爹就是卫生室的赤脚医生孙木生。”

“你怎么不早说是老孙让你来的?”孙院长的表情瞬间变得亲切起来,眼角的笑纹都舒展开了。

孙青山心头一动,他没想到他爹和孙院长的关系竟然这么铁。

“我和你爹那可是过命的交情啊!”孙院长站起身,脸上的倦意一扫而空,“那是六十年代,我刚分到青山湾卫生院的时候,遇上一个难产的孕妇,多亏你爹半夜三更带着我走山路去救人。要不是他对山路熟,那次怕是要出大事!”

说起往事,孙院长显得格外健谈,“这些年在青山湾,就属你们松树寨的卫生室最省药。你爹总说,能用便宜药治好的病,就不用贵的。这种替老百姓着想的医德,现在可不多见了。”

听孙院长这么说,孙青山心里也暖暖的。他爹平时不爱说这些往事,没想到在别人眼里是这样的好医生。

“那是,我爹说了,要是孙院长多给些青霉素和酒精,他亲自下厨,还要拿十年前泡的药酒招待您。”孙青山趁机说道。

“十年的药酒?”孙院长眼睛骤然明亮起来,就像个找到宝贝的孩子,“是那种龙虎大补酒?你爹以前泡的那种?”

“对,就是您说的那种。”

孙院长搓了搓手,立刻拿起笔,“行,那我给你开个条子。你爹的手艺我可是一直惦记着呢!”

看着孙院长龙飞凤舞地写着条子,孙青山心里暗暗高兴。没想到他爹那坛子老酒还真派上用场了。

拿着条子出了院长办公室,孙青山忍不住看了一眼,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一整箱青霉素,两箱消毒水和几桶84消毒液,还有大量缝合线和酒精棉,这些药品加起来得值不少钱。这下松树寨的卫生室可要发达了。

药剂室的大姐看了条子,也是一脸惊讶,“孙院长这次可真大方,平时都是给个零星的药品,这次竟然开这么多!”

装药品用了好几个纸箱子,孙青山费了好大劲才把所有东西搬上三轮车。骑着车往供销社去的路上,他心里盘算着,有了这些药,至少能保证卫生室半年的用量。

刚到供销社门口,就看见大嫂吴翠华正和几个妇人围在柜台前说笑。她穿着一件藕荷色的确良衬衫,头发烫成了当下最流行的卷,一看就是城里人打扮。

“青山来了!”吴翠华一眼就看见了他,但并没有立即走过来,而是继续和那几个妇人说着话。看样子是在谈论镇上新开的百货商店,不时传来几声夸张的笑声。

孙青山也不着急,在柜台前慢慢转悠。供销社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从日用百货到文具书籍,应有尽有。他的目光被书架上的连环画吸引住了。

等那几个妇人终于离开,吴翠华这才踱步过来,“买什么呀?”

“大嫂,能不能先帮我垫上,我想买点东西。”

“买什么垫什么,咱们自家人说这些做什么。”吴翠华痛快地说,眼神却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孙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