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章 较量【2 / 6】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皇长子去雕吧?“老魏问。

”不,“李永贞道:”该当由这个太监本人去雕,也就是说,谁能雕好它,谁就是司礼监。“

这话使老魏大受启发:如果是皇长子朱由校坐上龙椅,他确实有望当司礼监;这也正是暗藏在他心底不为人知的秘密,当年奉命用慢性毒药害死了王才人,唯独对她的儿子百般呵护,等的也正是这一天啊!现在若屈从威权,听从郑贵妃的安排,而福王一旦回来,他能得到什么好处呢?再升也是崔文升的奴才,更何况适才郑贵妃差他去洛阳时,言辞闪烁,并没将他当心腹看待!看来,自己知道的秘密太多了,知道太多秘密的人,通常是活不久的!

他决不能让自己辛苦经营的百年大计毁于一旦,他要让那座还没雕成的木刻人像的脸孔,塑成自己。他知道该怎么走下一步了。

&34;我想。“老魏说。

”待会去御马监那里挑选马匹的有几个人?“李永贞打断他的话问。

”几个?“老魏一时被问糊涂了。

”至少两个,需知这凳机只有一张,可容不得两个人坐呢!“王体干忽然开口说。

”谢谢大哥,我明白了。“老魏恍然大悟地说。

王体干又指着木雕说:

”这个司礼监的面目不好刻,一刀一刀都得十分小心,可别刻瞎了眼睛。 &34;

“便是刻歪了鼻子,那也会难看得很!”老魏这回聪明了,紧接着迎合他的话回答。

三人都笑了,但都没有笑出声。

老魏告辞了二人,急急地出官去了。

他来到了金城侯王升的府中,单独见了王升,对他说:“我获得一个十分机密的消息,有人要偷出紫禁城到洛阳去请回福王,将不利于皇上及皇长子。 &34;

”你是谁?&34;

“恕难相告。”

“这消息可靠?&34;

”绝无差错。“老魏一顿,又问:”锦衣指挥使郭大人处你说得来吗?你能让他不动声色截住出城的人吗?&34;

“你知道出城者的名字、形貌吗?&34;

”不知道。“老魏摇摇头:”但十有八九是宦官。“

”何时出城?&34;

“今晚或明日凌晨。”

老魏又匆匆回宫,转到御马监处,寻找掌印太监石元雅,却不见他的人影,属下说,可能在皇城外“天师庵”草场;于是,他又直奔“天师庵”而去,终于在“天师庵”找到了石元雅

4

石元雅是老魏新交的朋友,四十出头,此人的“对食”是宫正司的宫正,正五品女官,自从老魏授他秘法后,大得那宫正的欢心,她在皇帝面前尽说石元雅的好话,于是日前由御马监提督升为掌印太监。此人记住恩情,一见面便“老魏!老魏!”叫得特别亲热,而且非得拉他去“老爹酒楼”喝上一杯,尽兴而回不可。

在“老爹酒楼”上,一个官员正在大撒酒疯,犯忌的话说得不少,同席的几个太监劝都劝不住。

老魏定睛一看,不但几个太监相识,连那个撒酒疯的官员也打过几次交道,那官员非他,便是鸿胪寺丞李可灼了。这时,他依然口沫横飞,挥手狂言:

“这年头升官无需才德,马屁拍准了即可青云直上,别看我连当了六年鸿胪寺丞,机遇一到,老天也挡不住我。 青云直上!&34;

有人将他半搀半拖地扶下楼,他已下了一个楼梯,突然猛一转身,又向着众酒客挥手,并声嘶力竭喊道:

&34; 直上!直上! &34;

整个人的神态,可笑亦复可怖。

楼上临窗的一席,有二酒客相对而坐,各自独酌,一个是白发的李永贞,一个是王风。

李永贞到此独饮,他一脸冰霜,人们远远一望,即感到一种莫名的凉意,避之唯恐不及,哪敢与之共席?王风是闻”廊下内酒“之名而来的,来时所有席位都坐满酒客,唯此临窗一席宽裕而且通风透气,便坐了下来。便此一坐,即刻感到对方突然投来了异乎寻常的目光,那目光比寒冰还要冷一百倍。王风缓缓抬起头来,漠然望去,见他下额光滑,即断定是个太监;但他的目光何以如此之冷,似乎与自己有什么刻骨的仇、蚀心的恨?王风如同推究甲骨卜辞一般,漠然察看着。于是双方便这么对视着,双方都觉得对视的时间漫长得无以言喻,似乎从远古以来便这般对视着,一个冷然,一个漠然。最后几乎是同时一笑,便不再互视,各自喝自己杯中的枣酒。

过此,他们又喝了很久很久,彼此不交一言。

当李可灼嘶喊过后,楼梯上犹传来脚步失衡而引发的咯吱咯吱乱响。

“这是一个被圈割的人,”李永贞突然说,他似乎怕对方误解,又添上一句:“那醉鬼!&34;

”他不是宦官,是鸿胪寺丞。“王风纠正道。

”别以为只有宦官才是阁人,其实大部分读书人都是阁人。“李永贞依旧冷冷一笑

王风觉得此人由于被阉割,这才骂天下人都是阉人。李永贞继续讥讽道:

”我们宦官由于被阁割,所以没有子孙后代传下去,绝种了。读书人所为何事,是不是树立思想与精神,传之于后世,以化育天下?但儒教的门徒又如何,他们着书、立说、讲学,哪一点不是孔夫子的唾余,哪一点是新东西?可见,他们一入孔门,即如废人一个,丧失了产生新思想、新精神的能力,他们是一群精神被阁割的人,比我们这群太监还要可怜。本朝最推崇的朱熹,实际上也不过等同于一个司礼监罢了。我们宦官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被阉了,你们读书人啊,少了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早就从精神上给人家阁割了

王风的心中豁然一亮,但如黑夜中的闪电,亮则亮矣,一亮又暗,实在来不及看清被照亮的物事,更谈不上捕捉住它了。这么冷静的人,居然有那么偏激的观点?宦官怎可比拟于知识分子的节操?他寻思了一阵,终是一无所获。他不愿再追捕对方的思绪,却逆着对方的思维,言道:

“你这个人,心中有一万把刀。 &34;

此刻李永贞已经站起身,懒洋洋走了几步,听了这话,突然将身体定住,然后慢慢转过身来,举手搔了一下头发,久久地望着王风,才说道:

”你这个人,心中是一堆灰烬,劫后余灰;我没见过像你这般冷漠的年轻人,所以破例与你交谈,以为你会懂。你听懂了吗? &34;

他不待王风回答,兀自走了;但走了几步,又突然停住。因为楼上又有一个醉鬼,大喊大叫起来:

&34; 俺不是宦官!俺不是太监!俺是一块抹桌布。 一个尿壶!马桶!破了就是--堆垃圾·······死了以后就像埋死狗一般,无人理会,我们不但绝子绝孙,到阴司也无一人叨念。 天哪!呜呜。 哈哈!&34;

那醉鬼开始时脸上带着一抹怪笑,继而说到最后一字“念”字,突发两声低鸣,继而改为狂笑,似乎快活之极,又似难受之极。

有几个太监怕他闯祸,有的抱住了他,有的则捂他的嘴。那醉鬼死命挣扎,狼嚎不已。

李永贞显然非常激动,走过去命令道:

“放开他,让他喊!难道你们不懂:只有让他喊个够,他才会好过一些!&34;

他的话充满凛凛之威,众人先是一怔,但那醉鬼却已经瘫在地上,似乎昏死过去了,

老魏和石元雅在楼上另一隅,目睹这一幕,也不禁目眶含泪,以酒浇着心中久久不散的块垒。

王风出了酒楼,耳中仍然回响此人的”警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