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23章 一周的时间【1 / 1】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超轻合金迫击炮的设计方案,递给赵部长,

&34;这是我最近设计的一种新型迫击炮,采用特种铝-镁-锂合金制造,重量只有传统迫击炮的40,但射程和精度却有显著提升。&34;

赵部长接过图纸,随意一瞥,突然愣住了,双眼瞪得滚圆,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34;这……这……&34;他的手开始微微发抖,声音也变得不稳,&34;这真的是迫击炮?&34;

李明远点点头,&34;82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全重只有15公斤,一个人就能携带。&34;

赵部长的表情从震惊逐渐变成了一种近乎麻木的接受。

他曾经亲身经历过两次战争,深知迫击炮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也明白传统迫击炮的局限。

在他的记忆中,迫击炮是一种沉重的武器,至少需要三到四个壮汉才能搬运,部署也需要相当时间。

在山区作战时,运送迫击炮简直是一项艰巨任务,经常需要数十名战士轮流背负,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将其送上阵地。

而眼前这份设计,彻底颠覆了他对迫击炮的认知。

&34;15公斤?一个人就能携带?&34;赵部长难以置信地重复着,&34;而且射程还提高到了4000米?这……这怎么可能?&34;

李明远耐心解释道,&34;关键在于材料和结构的创新。传统迫击炮主要使用钢铁制造,而我设计的这款使用了特种铝-镁-锂合金,这种合金强度接近钢铁,但重量只有钢铁的三分之一。再加上优化结构设计,去除了所有非必要的部件,才实现了如此轻量化。&34;

赵部长仔细翻看着设计图,特别注意到了那个机械式自动计算和调整装置,&34;这是什么?&34;

&34;一种简易的制导系统,&34;李明远解释道,&34;炮手输入目标距离、风速、温度等参数后,它会自动计算出最佳的发射角度和方向,然后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调整炮管。这样一来,即使是新手炮手,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精确射击,不再需要反复试射和调整。&34;

赵部长的眼神从震惊逐渐变成了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

这已经不是李明远第一次带给他这种冲击了。

从数控机床到雷达系统,从火箭炮到现在的超轻迫击炮,每一次,李明远都在刷新他对科技极限的认知。

&34;明远,&34;赵部长深吸一口气,&34;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如果这种迫击炮能够投入使用,我们的步兵部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火力机动性,特别是在山地和丛林作战中……&34;

他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艰苦的山地战况,战士们费尽千辛万苦才能将沉重的迫击炮运上山头,而现在,一个战士就能轻松携带一门威力更大的火炮,这简直是梦想成真。

&34;我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计算和模拟测试,&34;李明远说,&34;但真正的效果还需要实物验证。&34;

赵部长回过神来,果断地说,&34;立刻安排生产样品!优先级最高!明天我就协调军工部门,提供所有必要的材料和设备。这项技术……太重要了!&34;

李明远点点头,&34;生产样品大约需要一周时间,主要是特种合金的冶炼和加工需要特殊工艺。&34;

&34;一周就一周,&34;赵部长干脆地说,&34;我会通知军方准备试射场地,一旦样品完成,立即进行实战测试。&34;

安排好超轻迫击炮的生产事宜后,李明远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

虽然已经连续工作多日,但他并不感到疲惫,反而因为新项目的推进而兴奋不已。

关上实验室的门,确认没有人跟踪后,李明远从系统空间中取出——电子管和晶体管的技术资料。

在这个电子工业刚刚起步的年代,电子管是主流技术,而晶体管则是尚未普及的尖端科技。

即使在发达国家,晶体管技术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如果能够掌握这两种技术,对龙国的电子工业将是质的飞跃。

李明远小心翼翼地翻开资料,开始认真研读。

资料从最基础的电子理论讲起,详细介绍了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些知识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许多。

&34;电子管相对简单,&34;他自言自语,&34;基本结构是阴极、阳极和栅极,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调节阴极到阳极的电流……&34;

他继续翻页,研究电子管的制造工艺,从玻璃封装到真空处理,每一步都需要精确控制。

&34;晶体管就复杂多了,&34;李明远皱起眉头,&34;需要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精确的掺杂工艺,以及复杂的封装技术……&34;

他完全沉浸在学习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当他读到关于晶体管掺杂工艺的详细描述时,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大量信息涌入他的脑海。

【叮!悟性值足够,触发&34;悟性逆天&34;天赋】

【获得&34;电子管制造技术&34;】

【获得&34;初级晶体管制造技术&34;】

李明远闭上眼睛,让这股信息流在脑海中整合。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34;原来如此!&34;他低声惊呼,仿佛解开了一个复杂的谜题。

电子管的制造流程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中:首先是玻璃管的制备,然后是电极的安装,接着是抽真空和气体填充,最后是封装和测试。

每一步的具体参数和注意事项都一一浮现,甚至连所需的设备细节也了然于胸。

李明远迅速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这些关键信息:

&34;电子管制造设备清单:

玻璃加工设备:高温熔炉(1500°c以上)、精密吹制工具

金属加工设备:精密车床、冲压机、卷曲机

真空设备:旋转泵、扩散泵、真空计

气体填充系统:惰性气体储罐、精密气体流量控制器

测试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

制造流程:

玻璃管制备:高温熔化玻璃,吹制成所需形状

电极制备:加工阴极、阳极和栅极,阴极需涂覆氧化物以提高电子发射效率

组装:将电极按照精确的位置和距离固定在玻璃管内

抽真空:使用真空泵将玻璃管内抽成高真空(10-6 mmhg)

气体填充:根据需要填充少量惰性气体(如氩气)

封装:高温封闭玻璃管

测试:测试电子管的电气特性,包括放大倍数、频率响应等&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