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毕竟半年前她才丧父丧母,昨日在梅园起舞时,他看得清楚,这姑娘似乎有很大的委屈。
若是再受伤了,应该会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吧?
他只当做是又一次日行一善。
……
几人回到厢房,青黛去找了马车上备着的金疮药,给兔子上了药。
处理好后,姜云烟将自己早前的想法跟方流莹说了个大概。
方流莹自然是赞同她的。
“往常腊八施粥,这城西都是在关帝庙那边,棚子就在庙旁,是建好的,不用拆除。”
姜云烟认真听着,心里算着这事该从哪里做起。
不多时方哲瑞回来,过来看看她们今日如何。
俩人自然是不敢说去梅山的事,只说一下午都在房里待着。
聊了几句后,方流莹率先把姜云烟刚刚的话说了一遍。
知道表妹善心,想在这城西搭粥棚施粥,方哲瑞欣慰地夸了她几句。
云烟心思细,看方哲瑞似乎有什么心事,便问他是不是庄子上的事。
“前几日虽然江州城内也有流民,可没有像今日这样,都是从这城西的城门涌进来的。”
姜云烟不解:“许是天太冷,他们只能往江州这富庶地方来,又恰好这两日下大雪,便都一涌而来?”
方哲瑞摇头:“怕不是这么简单,今日送去庄子安置的那些流民,有些早上送去的,下午便走了。”
“走了?”姜云烟也很是惊讶。
对流民来说,这样的雪天,有个热食,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应该是守住留下才对。
怎的会要离开呢?
况且今日午后的雪也是下得不小,就算要去别处,也应该避开这样的天色才对。
方哲瑞摩挲了下手中的杯子,语气沉了几分。
“所以烟儿,这事透着些古怪,粥棚的事还是先按下,过两日看情况再说。”
方哲瑞这么说,姜云烟也不敢一意孤行要去做。
她知道的,懂的都太少,即使活过一辈子,也不比方哲瑞厉害。
“我都听表哥的。”
方哲瑞又说:“明日若是雪停了,我便安排人送你们回家。”
“那哥哥你呢?”方流莹适时插嘴问。
“我还有几位友人留在这里,他们明日会随我去庄子上,查看那些流民的情况。”
方流莹晌午时有听几个侍卫说过方哲瑞的那几位友人。
“哥哥说的友人,有一位姓秦的,是不是昨日头戴玉冠的那位?”
方哲瑞道:“正是他,从京城来的,前阵子在湖广做生意,我从北地回来时与他相识的。”
方流莹自小便经常出门,江州城又繁华,她见过的人多,便知道那位秦公子来头应该不小。
“那位公子气度不凡,又说是做生意的,想来是京城什么皇商大户了。”她评论道。
方哲瑞觉得好笑,敲了下她脑袋:“大姑娘了,怎可对外男评头论足。”
方流莹捂着脑袋不满道:“我哪里有评头论足,只是说了事实而已。”
方哲瑞还有事要处理,只跟她们笑闹了几句便离开了。
云烟没去注意方流莹口中的秦公子是谁,只在脑袋里翻找上一世赈灾款贪污案被揭开时,是否有什么细节是跟流民有关的。
只是她那时候进宫不久,如履薄冰一样活着,对这事儿的细节还真知晓不多。
到了晚间,用完晚膳后,姜云烟拢着被子躺在床上,凑着灯烛看早前方哲瑞让人给她送来的几本游记,说是怕她们无聊可以解闷。
忍冬从外面灌了汤婆子进来,冻得直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