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零三章 初心和抱负……
齐征睁开眼,看着那些散发着墨香和纸香的文房四宝,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够了。”他深吸一口气,“麻烦李大哥,帮我把桌子搬近一些,再帮我磨墨。”
李白依言照做。
齐征用还能动的左手,拿起那支最细的湖笔。
他没有立刻蘸墨,而是悬腕静气,目光落在眼前的空白宣纸上。
脑海中,那段“笔法精要”如同流水般淌过。他的心神,渐渐与手中的笔融为一体。
他想起了这场浩劫中死去的无辜百姓,想起了那些奋战牺牲的弟兄,想起了平江县曾经的繁华和如今的萧索,想起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初心和抱负……
种种情绪,种种意念,如同百川汇海,最终凝聚于笔端。
然后,他蘸满了墨。
左手落笔。
写的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诗词,也不是什么力透纸背的大字。
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字——
“安”。
这个字,笔画并不复杂,但从齐征笔下写出,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气韵。
笔锋沉稳,却不失灵动。墨色浓淡相宜,仿佛蕴含着某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整个字看下来,明明只是静静地躺在纸上,却给人一种心神宁定、风雨不动的感觉。
仿佛只要看到这个字,就能从惶恐和悲伤中,找到一丝安宁和希望。
李白站在一旁,看着齐征落笔,起初还没在意。但当那个“安”字彻底成型时,他瞳孔骤然一缩!
以他的修为和见识,自然能看出这个字的不凡!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书法了,这字里……竟然真的蕴含着“神意”!虽然微弱,但真实存在!
这小子……这才多久?竟然真的领悟了某种直指本源的笔法?!
“这字……”李白忍不住开口。
齐征放下笔,看着纸上的“安”字,自己也有些惊讶。他能感觉到,在书写这个字的过程中,自己右臂的死气,似乎又被压制了一丝。同时,心神的消耗极大,写完这一个字,竟然比之前大战一场还要疲惫。
“或许……有点用。”齐征虚弱地笑了笑。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柳如是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焦急和一丝慌乱:“大人!不好了!城外……城外聚集了好多难民!都是从周边村镇逃过来的,听说平江县遭了灾,又听说县衙在发放抚恤,都涌过来了!把几个城门都堵住了!里面还混杂了不少流民溃兵,眼看就要生乱了!”
难民?溃兵?
齐征眉头紧锁。
屋漏偏逢连夜雨!平江县自身难保,现在又来了这么多难民,一旦处理不好,粮食危机、治安危机、瘟疫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怎么办?赶走他们?于心不忍,而且可能激化矛盾。收留他们?平江县现在哪里有能力收留这么多人?
齐征看着桌上那个刚刚写好的“安”字,又看了看自己手中这支冰冷诡异的判官笔,一个念头,再次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
“柳主事,”齐征抬起头,看向柳如是,“去,把这个字……裱起来,挂到城门口去。”
柳如是捧着那幅刚刚写就,墨迹未干的“安”字,虽然心中疑虑重重,但出于对齐征的绝对信任,还是立刻找人去办了。
她亲自挑选了县衙里手艺最好的老木匠,用最快的速度将这幅字简单装裱起来,然后带着一队亲卫,顶着巨大的压力,前往难民聚集最为混乱的南城门。
南城门外,黑压压的人群如同潮水般拥堵着,哭喊声、叫骂声、孩子的啼哭声混杂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绝望和焦躁的气息。不少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显然是逃难已久。
人群中,一些眼神凶悍、带着兵刃的散兵游勇尤其扎眼,他们不时与人发生冲突,抢夺本就稀少的食物和空间,让本就混乱的场面更加危险。
守城的衙役和民壮数量不足,被挤得东倒西歪,竭力维持着秩序,却显得力不从心,城门几乎要被冲破。
就在这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彻底失控的当口,柳如是带着人,在高声呵斥开路后,将那幅裱好的“安”字,用力钉在了城门楼最显眼的位置。
一个简简单单的“安”字,挂在斑驳的城墙上,在混乱嘈杂的人群映衬下,显得有些单薄。
起初,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个字。人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恐慌和焦躁中。
但渐渐地,一些离得近的人,无意中抬眼看到了那个字。
很奇怪的感觉。明明只是一个墨写的字,却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渗入心脾。那躁动不安的心,像是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抚过,慢慢平复下来。
恐慌的情绪莫名地淡了一些,绝望的念头似乎也没那么强烈了。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那个字。
城门外的喧嚣,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低了下去。
那些原本因为饥饿和恐惧而哭闹的孩子,渐渐止住了哭声,依偎在父母怀里,好奇地望着那个字。
那些因为绝望而互相推搡、争吵的人们,也慢慢停了下来,眼神中恢复了一丝茫然,然后是疲惫。
最明显的变化,来自那些散兵游勇。
他们本是人群中最不安定的因素,此刻看到那个字,却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悸。
那字里行间透出的宁定气韵,与他们身上的暴戾和杀伐之气格格不入,让他们感到很不舒服,甚至产生了一种想要远离的冲动。
几个原本想趁乱煽动闹事、冲击城门的刺头,互相看了看,眼神交流间,竟然都选择了暂时按兵不动。
城墙上的衙役和民壮们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无不啧啧称奇,看向那个“安”字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柳如是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逐渐安静下来的人群,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大人他……真的做到了?仅仅用一个字,就安抚了这数千躁动的难民?
这已经不是凡俗手段了!
她连忙派人飞奔回县衙,将城门的情况禀报给齐征。
齐征听完回报,心中也是微微一动。看来,那所谓的“笔法精要”和判官笔带来的异能,并非虚妄。这“安”字确实蕴含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难民的问题终究要解决。
他略作思索,便有了计较。
“传令下去,”齐征对回报的亲卫道,“在城外设立临时登记处,所有愿意接受管理的难民,都可以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