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66章 软硬兼施【1 / 2】

军师在流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营帐内,听闻此言,众人也深感困惑,一时语塞。

村民在经历匪患之后,有些可能更加抵触,有些可能开始动摇。

如何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说服村民,应对突发事件?

是使用强硬还是怀柔政策都需要考虑。

诸葛云沉吟片刻,将自己的提议说了出来。

“大人,村民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我们应该以怀柔政策为主。”

“村民反对迁移,无非是祖坟、田地、利益等不到保障。”

“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制定相关的政策,给村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虽然诸葛云并未说出具体的政策,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村民不愿搬迁,那是对未知的恐惧。

得不到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是不会离开故土的。

对于老一辈而言,这不仅是离开故土,更是与祖先的割裂,他们又岂会同意。

吴眠根据诸葛云提出的方向,将自己的提议告知众人。

“针对祖坟,我们可以从精神传承方面入手。”

“祖坟作为宗族纽带和精神寄托,必须从心理层面安抚。”

“设立‘祖祠迁奉制’、推行‘衣冠冢移葬’、建立‘方寸功德村’。”

吴眠详细解释针对祖坟的三个政策,众人有所明悟。

“祖祠迁奉制”,可由县衙拨款在村庄新址修建宗族祠堂。

允许村民将先祖牌位和香火迁入。

也可在新址附近寻一块风水宝地。

重新将祖坟完整迁入,费用一律由县衙承担。

“衣冠冢移葬”,主要针对那些难以迁移的祖坟。

可请风水先生择良辰吉日,将坟头土和新址水土混合在一起,建成衣冠冢并立碑拜祭。

“方寸功德村”,让每村保留三丈之地,建立功德碑,碑上刻下村史。

此地可由族老专门看守,作为精神故地留一份念想。

堂下乡官眼前一亮,这三策完美解决了老一辈对祖坟的顾虑。

木成舟这位有状元之姿的举人,此刻头脑快速运转,心中也有了良策。

“大人,针对田地,我们可用利益给村民一个保障。”

“实行‘田宅置换法’,旧址一亩田地,可置换新址两亩田地,由县衙负责雇人开垦。”

“旧宅建房的木材与石料,县衙可按市场价收购,变相补偿村民经济损失。”

“推行‘新垦开荒制’,自行开垦五亩以上生田者,可赐‘垦荒郎’头衔,抵徭役。”

此言一出,与吴眠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两策足够保障村民的生活。

此计既体现出县衙体恤百姓,又暗合民意,两全其美。

孙维似乎想到了什么,趁热打铁说道:“大人,我观部分村民早有意动,可分化瓦解。”

“说服那些青壮村民,先得到部分支持,届时老一辈也不得不妥协。”

吴眠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如今的村落,大部分话语权都在族老手中。

只要劝说那些年轻的村民进行搬迁,族老也不可能独自空守旧址。

说句不好听的,许多族老观念陈旧。

村子发展不起来,大部分都是因为他们不接受新思想和新政策所导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