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6章 乡情如酒【1 / 1】

瑚布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立冬以后下了第一场雪,但气温仍在零度以上,雪就没有站住,只给大地山留下一个冬天来了的预告,同时也给他们的思绪里留下一个冬雪的倩影。

乔福林开始为做菌忙碌起来。他打算明年再扩大3倍种植数量,他要搞60万袋黑木耳。为此他跟菌地旁边不搞黑木耳的农户商量,将他们土地流转下来,并答应如果他们愿意可以来菌地干活儿。这几户村民的孩子都在南方打工,年纪都比较大,有的还疾病缠身,索性就痛快答应了。60万袋黑木耳可不是吹气球那么简单,乔福林安在徐锡坤家仓房的锅炉明显不够用,于是他又去了趟向阳市,订购了他们更加先进、容量更大的两台菌锅。

自从大哥乔福森不告而别,房子一直空着,乔福林跟大嫂毕雪梅商量,能不能先暂时把锅炉安装在她家房子里,等大哥回来再挪出来。毕雪梅的包子铺越发红火,她现在不仅蒸包子,还去东和县城一家最火的面食店学会制作馅饼、烤糖饼等手艺,回来一经推出就卖火了,深山沟里的老农民,许多人世世代代没走出去过,也没去过县城,更没尝到过牛肉大葱馅饼,没闻到过烤糖饼的香甜味,因此不断攀升的销量迫使毕雪梅不得不雇了个中年妇女做帮手。

毕雪梅说:“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你随便用,再说那自古就是你们老乔家的祖屋,也有你的一份儿,你咋这么见外呢。”

乔福林没想到大嫂如此爽快,因为这事要是摊上有些计较家产的人来说,是很难缠的,有些原本很和睦的兄弟,以及姑嫂、妯娌,甚至为此结仇,打破脑袋,老死不相往来。何况现在大哥不知所终,大嫂又是早早嫁入乔家,是为他们乔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如果她占着老房子,乔福林是半句话都不敢说的。

乔福林有些感动,更加觉得大嫂的贤惠、善良,觉得乔家是欠着大嫂的,就说:“大嫂,我早就说过,这三间土坯房归我大哥和你,就当是我们对你俩养育之恩的报答,我不会惦记的。”

毕雪梅说:“我知道你的心意,不过大林子你放心,大嫂不是那种胡搅蛮缠、不明事理的人,房子你住着,等你大哥回来,我再搬回来住。”

几天后,两辆卡车开进柞树村,乔福林和关大壮早早就在大榆树下迎接,卡车太长、太重,而乔福森家门前的胡同又太窄,倒了几次车都倒不进去,只好在胡同口熄火。于是侯宝山让刘石头在大喇叭里广播,请那些在家的老爷们都来帮忙。

乔福林咋也没想到,广播刚播出去不到十分钟,呼啦啦来了上百人,而村子那条南北主道上,仍有许多人急吼吼地往这赶来。乔福林那个感动啊,就不用提了。他对侯宝山说:“真没想到,咱柞树村的村民如此仗义,如此厚道,我真不知道咋感谢大家好了。”

侯宝山说:“这是你应该享受到的,如果没有你带领村民搞黑木耳发家致富,这些人还在贫困线以下挣扎呢,他们是自愿主动来帮你,是从心眼里佩服、感激你啊。”

葛亚丽的大嗓门似洪钟,“可不呗,俺们恨不得砍个板把你供起来呢,大林子,侯支书说的,就是我们的心里话。”

刘石头指挥那些年富力强的村民,木杠套上麻绳,撬杠把锅炉翘起来,从低下穿过去,然后他一声吼,众人齐用力就直起腰来了。以前受穷的时候,不少村民都去观音岭林场拉套子抬原木,于是他们喊起了伐木号子,脚步一致向前迈开,嗨呦,嗨呦地来到乔福森家门前。可是问题来了,院门太窄,进不去啊。于是刘石头指挥大家把木樟子拔了,一声吼,这回连毕雪梅、葛亚丽和肖金玉他们都上阵了,转眼间大门拆掉,露出一个两丈宽的豁口。待锅炉抬进院子,问题又来了,不到一米宽的屋门咋能容得进两米半宽的钢铁“巨兽”呢。

“咋办?”侯宝山向乔福林投去征询的目光。

“咋办?”乔福林向毕雪梅投去征询的目光,虽然现在他住在老屋,但他觉得大嫂还应该是这屋子的主人,他必须征求大嫂的意见。

“拆,把门窗都拆掉。”毕雪梅手一挥说。

不到半天的工夫,两座锅炉就安装完毕,而且拆掉的大门重新装上,木樟子重新夹上,就连被拆去的老屋门窗,也被村里的瓦匠重亲砌上了。乔福林让关大壮、毕雪梅和徐莲蝶随葛亚丽回到小卖店,买了5条香烟,把所有的火腿肠和开矿泉水都搬来,犒赏乡亲们。

中午临近的时候,村民散去,老屋里只剩下关大壮和乔福林。两人收拾散落的杂物。这时毕得财骑着摩托车日日日赶来了,他把摩托车支好,快步走过来,搓这手一脸不好意思地说:“这扯不扯,我一路狂奔,还是来晚了。”

乔福林跟他开玩笑,“别搁嘴甜呼人,还是你不真诚,不然这都晌午了你才来,还一路狂奔,糊弄谁呢。”

毕得财急了,脸红脖子粗地说:“糊弄你是小狗!早晨我刚要走,突然接到县里电话,说供销联社领导要来找我谈话,我哪敢动啊,只好在办公室等领导来,官身不由己啊。”他走到新锅炉跟前,拍拍说:“大林子,看这架势你是老虎吃天,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啊。”

乔福林说:“你说的对,我决定明年搞60万袋。”

“啥,60万袋?”关大壮瞪着大眼珠子,傻傻地看着乔福林。

乔福林笑着点点头。

毕得财说:“好!我支持你。不过大林子,今早县供销联社一把手来到林阳镇,亲自找我谈话,说县里要成立食用菌研究所,要把我调去当所长,以后我可能帮不上你了。”

乔福林说:“好啊,祝贺你啊德财!这回你可有了自己的舞台了,食用菌研究所,真好,你可以发挥聪明才智,集中精力,名正言顺地研究黑木耳新菌种和生产技术了。”

毕得财若有所思地说:“看起来,县里是准备大力倡导发展黑木耳产业了,大林子,你为全县老百姓探索出了一条致富新门路啊。”

乔福林说:“瞧你说的,我哪有那么能啊,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指导,我啥也不是啊。”

关大壮说:“大林哥你谦虚啥,是就是,我看是。”

乔福林说:“你净在那捧臭脚,还你看是?我看还是呢,你家的四间彩钢大房子,全县农村恐怕也没有几家吧。”

关大壮憨厚地笑了,说:“大林哥你净在那埋汰人,我算啥呀,傻大个,糙人一个,除了打猎捕鱼啥也不会,如果没有你帮衬、引领,我早就喝西北风去了。”

乔福林的三个菌锅一起烧热了,徐锡坤家那个小锅炉他两三天去一趟,一是这边两个新锅炉属于升级版,有些技术操作需要看着说明书摆弄,实在弄不明白的,还要跑到村委会往向阳市那边打长途电话咨询,所以很消耗精力和时间;二是徐莲蝶每天早晚给父亲做饭,乔福林就托她顺便帮盯着,一般小问题她都能及时解决掉。徐莲蝶现在可不一般了,她不仅成了黑木耳技术研发的土专家,还逐渐自学成才食用菌知识,开始研发新菌种了。这也是毕得财的心愿,他已经到县里食用菌研究所就任,担心路途远,村民遇到些黑木耳种养植方面的困难,他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随时骑摩托车出现,他现在承担的是全县黑木耳菌种研发工作,指导的是全县367个村屯的耳农,他成了大忙人。所以临走前,他把不少有关黑木耳的资料复印了一份,交给徐莲蝶,说柞树村的黑木耳发展就靠你了。

这天清早,在菌房忙碌了一夜的乔福林实在是又困又累,连早饭都没吃,一头倒在炕上酣睡起来。睡梦中他听见有人敲窗户喊他名字,他以为在做梦,翻个身继续睡觉。可敲窗声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乜斜开眼睛朝窗户瞧,果然有个人在朝他比划,他看是孙俊,就下炕打开屋门,说:“你干啥呀,大清早的砸窗户,玻璃都快震碎了。”

孙俊说:“不砸行吗,我都敲了好几分钟窗户,你这觉咋这么大呢,我还以为你睡过去了呢。”

乔福林说:“昨晚在菌房忙活了一宿,刚躺下你就砸窗,啥事这么急?”

孙俊说:“侯支书请你去一趟村委会。”

乔福林说:“我又不是村委会成员,叫我去干嘛?”说完他往屋里走,打了个哈欠说,“我没时间,我还得补觉呢,困死我了。”

孙俊一把拽住他胳膊,说:“走吧,走吧,说完事再回来补觉。”

来到村委会,乔福林发现会议室里不仅坐着侯宝山,还坐着刘石头和会计、妇女主任,再加上孙俊,整个村委会班子成员全在这。他不仅感到好笑,心想啥事让你们如此齐全,而且各个正襟危坐、面孔严肃,似乎要研究天下大事似的。

侯宝山把身边椅子拉开,让他坐在身边。待他坐下,侯宝山推给他一盒烟,乔福林抽出一支,侯宝山给他点着。待他吸了一口,侯宝山才开口说:“福林,今天把你请来,是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乔福林笑了笑,说:“还商量啥呀,我现在是你的村民,你是我的领导,有啥事你吱一声,我肯定给你办圆满。”

侯宝山看了一圈他的部下们,说:“这可是你说的啊,大林子,到时候你可别不认账。”

乔福林揉掉眼角的眵目糊,说:“你说吧,啥事?”

侯宝山说:“今年咱村的黑木耳,除了你和关大壮的卖上了价钱,其他许多耳农受二迷糊他们牵连,都没卖上价,许多人家赔得精光,连本儿都没收回来,给村民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训课。因此我们经过商量,又从报纸上看到外地的经验,决定成立黑木耳协会,统一管理、指导柞树村的黑木耳产业,决不能把这么好的富民产业给糟蹋了。”

“好啊,”乔福林说:“黑木耳协会好啊,我举双手赞成,也绝对服从黑木耳协会的管理,侯支书你不用担心,我绝对支持工作。”

侯宝山说:“福林你误解了,我们的意思是想让你挑这个头,当黑木耳协会会长。”

“我当会长?”乔福林瞪大眼睛,连连摇头说:“你可别开玩笑了,不行,绝对不行!我没有那两把刷子,能把自己的黑木耳搞好就烧高香了,你们可别打我的谱,我干不了。”

虽然侯宝山和其他村干部好话、套话、恭维话说了一箩筐,乔福林就是摇头说不,最后他也不管别人的感受,站起来就走了,留下一众村干部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