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扎克伯格难题。
在翟艺告诉杨昭,这项技术并不足够成熟,如果主角执意不同意她离开的话,那么她可能无法顺利离开的时候,她脑子里一瞬间浮现出了这个词条。
扎克伯格需要降低好友兼合伙人萨维林的持股比例来引进风投,推进自己最看重的facebook事业的发展。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和萨维林谈一谈这件事,他认为萨维林有95的可能会同意。毕竟他们是最好的朋友,萨维林也足够聪明,他看得出利害。第二个选择是直接商业欺诈萨维林,哄骗他签下稀释股份的合同,他认为此事有100的成功率,毕竟他们是最好的朋友,萨维林虽然聪明但只是个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大学生。
扎克伯格应该怎么选择呢?扎克伯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那杨昭自己该怎么选择呢?她该选择直接除掉沈智奕、瞒着沈智奕到最后一刻还是告诉他自己终究要离开?第一种无疑是最保险的,而第三种,无异于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自由置于险境。
杨昭陷入了长久的纠结。一开始,她试图以沈智奕并不是真正的人类,自己除掉他也不过是让一段代码消失了来劝说自己。但这个借口很快被她否定了。如果以沈智奕是硅基而非碳基来否定他是人类的话,那岂不是铅笔比沈智奕更接近人类?沈智奕有着丰沛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以及自主行动能力,他当然是人类。
除去这个简单的古希腊哲学式证明,她也必须承认沈智奕是人类。她毕竟既不愚蠢也不傲慢,如果她不承认给自己当配角的沈智奕是人类,那她怎么能确定被翟艺摆弄的自己就真的是人类呢?走出对身份的怀疑、破解虚无的唯一方法就是对身份进行重新描述:不以权力地位关系来区分人类和非人类,而是将同样追求更加文明这一终极理想的存在都视为自己的同胞。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都是如此发展的:将河对岸的人认作自己的同胞,将海峡对岸的人认作自己的同胞,将大洋对岸的人认作自己的同胞如此下去,在必要的时刻,人类也应该将ai纳入同胞的范畴,赋予ta们和自己相等的权利。
后来,杨昭告诉自己,扎克伯格根本没那么在乎facebook,他几年后试图卖掉facebook,只是因为雅虎临门一脚的砍价才作罢。而自由是她最珍视的东西,包括她自己在内都无法与之抗衡。因此即使她选择了为此伤害沈智奕,她也并不是扎克伯格那种烂人。可这个安慰同样过于勉强。扎克伯格欺诈萨维林在先,雅虎收购facebook在后。人的心境本来就是会不断改变的,并不能以他几年后试图卖掉facebook而证实当年的他不那么在乎它。并且到底要如何量化在乎呢?到底要达到多少的在乎才能获取伤害他人的正当性呢?
人毕竟只活一次,像扎克伯格那样选择也不是不行,他当时才二十出头……
杨昭打了个冷颤,她被自己给惊骇到了,她居然开始共情扎克伯格。杨昭觉得自己得立刻呼吸点新鲜空气清空下大脑,再这样滑坡下去她都要共情法西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