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二百十三【2 / 5】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睿鉴读是编者匪特仰

圣度如天不遗荛献亦以见儒生稽古之荣堪垂不朽也已

书经衷论四卷

张英撰英见易类

尚书解义一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易类

【臣】等谨按是书仅七篇二典三谟及禹贡洪范而外他未之及盖未竟之本

古文尚书考一卷

陆陇其撰陇其字稼书平湖人康熙庚戍进士官嘉定灵夀二县知县行取御史乾隆元年

特命从祀

孔子庙廷

赐諡清献

尚书体要六卷

钱肃润撰肃润字础日无锡人

缪泳曰肃润为马世奇弟子隐居十峯草堂其说书多本於马

尚书惜隂録六卷

徐世沐撰世沐见易类是编乃其七十二岁时作尚书口义六卷

刘怀志撰怀志字贞儒武强人左都御史刘谦之父

禹贡正义三卷

曹尔成撰尔成字得忍无锡人

陆眉序曰是书依经立义於蔡传多所厘正如曰九州之道非专为贡赋设乃全经之枢纽盖敷土主於分通道所以合九州九道各为一小成弼成五服至外薄四海为九州一大成君民一体呼吸感通而雍之北道使西人遶河而来即汉武断右臂之意也又曰导山导川二章首尾腹背相应北条表里河山自相应也南条系南派之彭蠡於北派已缀表里为一又与北江中江三方犄角互相应也济淮以南北相应渭洛以东西相应规画布置经纬可见又曰河流重浊分杀则势缓而易填淤合并则势疾而冲刷有力故不特上导豫之四水尽归於河又下障济溢之荥泽与河并行然後河之趋东一往无滞又谓下自济口以北至二渠九河之分所以牵之使去上自渭汭以东与泗水荥泽之合所以推之使前近世言治河者殆无以易也

尚书义疏【无卷数】

蒋家驹撰家驹字千里丹阳人康熙庚午举人官怀集县知县

书经参义六卷

姜兆锡撰兆锡见易类

兆锡自序曰蔡传遵体遗经功匪浅鲜然其间失检者不无千百之什一锡不揣固陋反复潜体参训义者凡十条又参句义二条节义篇义共六条简义三条并凡义顺而文未顺者谨体朱子遗训窃附私淑之义具参於篇

书经详说【无卷数】

冉觐祖撰觐祖见易类

禹贡臆参【无卷数】

杨陆荣撰陆荣见易类

尚书地理今释一卷

蒋廷锡撰廷锡字扬孙常熟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肃

禹贡谱二卷

王澍撰澍字若霖亦号篛林金坛人康熙壬辰进士官至给事中

禹贡解八卷

晏斯盛撰斯盛见易类

今文尚书说三卷

陆奎勳撰奎勲见易类

奎勲自序曰今文尚书有二体其体正而辞显者如尧典臯陶谟禹贡洪范之类其体变而辞晦者如盘庚大诰多士多方之类古文尚书增多二十五篇文从字顺时代之近不辨自明朱子於易有本义毛诗有集传而尚书独无定本蔡氏承本师之命撰成书传六卷惟是禹贡黑水三危之属生长南疆末由考订洪范中以五事配五行意在破刘氏曲说专主相生之序不兼相克之序未免後人滋议昔鄱阳董氏鼎庐山陈氏师凯皆於蔡传之外别有发明勳博采先儒间附已意非故与蔡氏立异亦欲使蔡氏之书成为尽美尽善尔至古文尚书真伪错出本朱子之意作辨二篇附诸卷末

尚书通义十四卷

方葇如撰葇如见易类

尚书质疑二卷

顾栋高撰栋高字震沧晩年始治春秋又自号左畲无锡人康熙辛丑进士乾隆辛未荐举经学

赐国子监司业丁丑又

赐国子监祭酒衔

禹贡会笺十二卷

徐文靖撰文靖字位山当涂人雍正癸卯举人乾隆元年荐博学鸿词十七年荐举经学

特授翰林院检讨

【臣】等谨按禹贡诠释诸家自宋以来论说不一至胡渭作锥指而羣言始有所折衷是书因渭所已言而更推寻所未逮故较渭书益为精密惟好古而过信山海经竹书纪年等书是其失耳

尚书举隅六卷

徐志遴撰志遴字抡英江西新城人雍正甲辰举人

书经劄记【无卷数】

顾昺撰昺见易类

禹贡方域考一卷

汤奕瑞撰奕瑞号玉峯南丰人雍正中官福建盐场大使

尚书约旨六卷 尚书通典略二卷

杨方达撰方达见易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