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十八章 沾衣欲湿杏花雨【1 / 2】

莲静竹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

“奴才真是糊涂了,快请皇上到书房稍歇?”遏必隆试探着问,“按礼说这接驾应当是在正房大堂……”

婉转清丽的琴声仿佛从天际边袅袅地飘来,就像那浸润在花朵与柳枝间的细雨一般,柔柔的,密密的,空灵而又悠扬。这突如其来的曲子将眼前的万物化为虚幻,包括缠绕在心头的那些杂乱无章的惊恐思绪也一点一点化开了。

门外,端着药碗的舒舒觉罗氏面上一僵,药也差点洒了出来。

“哪里是酒?”舒舒觉罗氏笑了,“咱们府中这一年都不能饮酒摆宴,这个道理妾怎么能不知晓呢?这是纳敏用新鲜的杏花蕊和江米汤兑了酸奶|子煮出来的,最是清火养胃的,老爷快尝尝。”

“皇上有事情要同阿玛讲。”御前三等侍卫四子尹德小声提醒。

可是,老爷,你知道吗?

遏必隆府西苑的灿美堂前种着大片的梨花、桃花,虽然此时还未到花期,但是那几株早开的杏花已然竞相开放。对面临水的小山岗上是一处雅致的亭阁,坐在那里正好可以将杏花春雨的景致尽收眼底。

玛嬷说得不错,四辅臣没有一个是白给的,在这样的情形下遏必隆的脑子倒是极清醒的。康熙回道:“你是知道的,这阵子昭妃回来得勤,原是已经让六宫侧目了,就连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务府那边都有人说三道四了,所以这次是微服,只是阿敦衙门的人跟着,谁承想,连同跟着的人竟也一并消失了。”

遏必隆仿如被雷劈了一般,完全惊呆了。他将皇上所说的话细细理了一遍,发现这里面有很多疑点。“皇上,娘娘出宫,想必身边一定有跟着的人……皇上没叫他们来问问?”

遏必隆点了点头,这便是东珠。

“皇上。”遏必隆此时心乱如麻,他马上联想到额娘之死,接着又想到那枚钢针,难道……东珠现在是生是死?就算是生恐怕也是在极大的危险当中。

府里除了自己和巴雅拉氏两名庶妻,便再无妾室。

他甚至在想,拿皇城中的金亭子与这儿相比,恐怕他也乐得留在此处。

“听说昭妃在府里的时候,能得到哥哥们都没有的待遇,有好几个师父教她射箭骑马诗词六艺。不仅跟龚鼎孳的夫人学绘画,跟周嫩予学棋,还跟藏书大家黄虞稷学过算学?”康熙看到遏必隆面上又露紧张之色,神色越发和缓地说道,“想来阿布哈对昭妃不仅是偏疼些,更是全心全意地宠爱与全力地栽培。所以,当初送昭妃入宫,一定是舍不得吧?”

看到纳敏一脸茫然,又说道:“就弹前些日子柳师父教的那首曲子。”

“哦?”康熙见他惊愕间已然没了往日的谨慎与温和,知道这份惊惶绝不是装出来的,略为思索着才缓缓答道,“昨儿一早昭妃特意跟朕讨了个恩旨许她回府探望的。原本这是不合规矩的,可是朕念在长公主过世昭妃神伤悲痛,而你也告假在家,所以想着她若能回来,你们府上或许可以减些伤感故才准的。哪承想,入了夜宫门上了锁,她还未回来。所以今儿听政一歇,朕就赶来了。”

“皇上,奴才罪该万死。”康熙越是和缓,说话越是谦逊,遏必隆越是心惊。

“胡说。你老毛病又犯了。什么妖精?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脸上的褶子二寸的粉都盖不住,你还说她们是妖精。你呀!真真可恨。又干纳敏什么事?还是一个孩子,你就是这样,说话没个分寸,这点,倒让东珠给学去了。”遏必隆压着满腹心事,刻意让自己语气轻松,哄着夫人开心,“你放一千个心,咱们东珠没事,你呀,尽管放心。”

“阿玛,额娘是听到消息所以一下子晕了过去,已经请过大夫抓了药了。”法喀说。

“老爷,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什么意思?”庶妻舒舒觉罗氏看遏必隆一直不语,所以一面给他布菜,一面找着话题。

“老爷,福晋厥过去了。”听到消息,遏必隆急匆匆赶到嫡夫人的房里。

旁人上心的,她从不上心,而旁人不上心的,偏她都惦着。

和卓在满语里是美丽的意思,遏府上下都知道东珠之所以如此风华出众,都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美冠八旗的娘亲。

所以,遏必隆一向敬着她、宠着她。

“很好。如果她没有回来,那么不管她在哪里?朕都要找到她!”半晌,康熙从嘴里吐出这这句话,天子的目光从遏必隆的脸上转向眼前的花朵,“朕刚刚来的时候,听到庶福晋和二格格在说,这杏花是昭妃昔日亲手所种?”

“是娘娘和小女儿纳敏所种。”不知皇上为何突然转移话题,遏必隆只得如实回答。

这曲音来得太及时了,再次对上天子的龙目,遏必隆慌乱的内心已然定了下来。“娘娘没有回府,奴才对此一无所知。娘娘自从入宫那天起,就是皇家的人,对于奴才来说,娘娘就是主子。娘娘不见了,奴才自是心焦如焚,但是接下来如何追查,如何处置,全听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旨意。奴才及奴才的家人没有半分意见!”

“和卓,和卓,你别急,千万别着急,咱们的东珠好好的,你别哭着咒她。”遏必隆抚着妻子的肩头,“孩子们都没走远,你这样,让他们笑话。”

一场春雨悄然来袭,让人毫无准备又无从躲避,好在春雨如油细润似雾,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派烟云蒙蒙的氛围中。

遏必隆一看,立即摒退众人,又命人撤下席面,重新唤了上等的茶点。

舒舒觉罗氏有些喜出望外,立即拉着纳敏谢了又谢,还让纳敏给遏必隆斟了一杯酒。

纳敏与额娘舒舒觉罗氏回到房中,好生奇怪:“刚刚应当问问四哥,皇上怎么会突然来咱们府上?姐姐怎么没同皇上一起回来?”

“这诗是南宋诗僧志南所写的,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这前边还有两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说的就像今日的景致一样,在杏花盛开时节又逢细雨蒙蒙,僧人执杖出行,衣衫渐湿。然而杂着杏花的芬芳,伴着杨柳的清香。在剪剪轻风细雨的一片春色之中,该是何等惬意?雨,是杏花浸湿过的雨,何等纯净;风,是杨柳筛滤过的风,何等清爽?”遏必隆对着女儿,缓缓讲道。

顺着他的目光,舒舒觉罗氏以及纳敏抬眼望去,也愣住了。

端着手中的杯子,放在鼻子下面只是闻了闻,便略微诧异地看着舒舒觉罗氏:“酒?”

“不叫就不叫。早就配不上这个名字了。”遏夫人叹了口气,“法喀的儿子都生出来两个了,咱们如今都当上玛嬷、玛法了,还能美到哪里去呢!”

“明儿跟福晋说,该给纳敏请两位师父了。”遏必隆温和地交代着,心中仍是不免内疚。

遏必隆小心端详着康熙的神情突然有些异样,少年天子眉宇间笼着的淡淡的愁绪让他有些心惊,那神情仿佛多年以前,在先帝的面上曾经看到过。

听到丈夫呼唤自己的闺名,遏夫人一下子醒过来,她大哭着:“老爷,老爷,我的东珠,我的东珠,他们说我的东珠不见了。这叫我怎么活?怎么活啊!她们说也是坐着马车……马车……跟额娘一样,一定是出事了!”

“阿布哈何须如此,要罚便要连朕一起罚了?”康熙笑着,看着一桌的菜品以及杯碟都极是精致,便想起东珠说过的话。她说她的阿玛在大事上从不计较,却极关注吃穿用度这些寻常的事项,家中起居饮食所用材料以及器皿都是极考究的。她阿玛虽不好物贪财但却“好吃”,想着,便觉得眼前这个憨态可掬的岳父有趣得很。

舒舒觉罗氏没有应答,她当然知道阿姬兰的意思,那是“亲爱的”。原来,这么多年,自己委曲求全做了这么多事,在他眼中,还是和卓是他的阿姬兰。

“奴才遏必隆恭请皇上圣安。”遏必隆反应过来之后立即下跪行礼,舒舒觉罗氏及纳敏又惊又喜,原来站在四爷尹德跟前的那位气宇轩昂的少年,正是当今皇上。

“老不正经的!”遏夫人使劲在遏必隆宽阔厚实的胸口上狠狠捶了一下,但是面上却是满心的欢喜。

“朕想叫人移走一株,旁的你们要好好好好侍侯,万不要有什么闪失。”康熙吩咐着。

也是,回想当年,遏必隆的第一位嫡夫人原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庶女,她为人木讷又多病,与遏必隆的感情只能算是勉强,后来又因阿济格同睿亲王的关系更是一下子倒了架失了势,没几年就郁郁而终了。遏必隆再娶,虽也是正妻,但是属于续弦,原本和卓以颖亲王嫡女的出身,是断断不可能下嫁给他当填房的。可是和卓喜欢遏必隆的温良敦厚,又敬他于贫贱危难间不弃糟糠不舍病母的孝义,哭着喊着不顾亲属们的反对嫁了遏必隆。

舒舒觉罗氏拿起绣了一半的活计坐在炕边,淡淡地说道:“格格不必操心这个,还是去把琴好生练练吧。”

“都起来吧,是朕来得突然,又没叫他们通传。”康熙态度极是和蔼,亲自将遏必隆扶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