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卷四【1 / 5】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久,源中纳言的病逐渐沉重起来。道赖大将觉得可怜,深为慨叹。便在许多寺院里举行加持祈祷。

源中纳言说道:“我在世间已无遗憾,生命不足惜了。何必徒费手续,作此祈祷!”病势恶化了。

他说:“这回看来是要命终了。之所以希望少延残喘者,只为了自身长年不遇,使得后辈们至今还当小吏,不能升官,乃一大耻辱耳。我想,近蒙大将如此优待,如果我的老命尚存,总还有晋升的希望。但倘就此死去,则结果是命里生成不得当大纳言的了。只有这一点是遗憾。除此以外,我死后面目都有光彩,恐怕没有人能出我之上了。”他如此叙述胸中感想。

道赖大将听到了,觉得非常同情。夫人叹道:“最好能够让他升任大纳言。即使只当一天也好。这样,便可使他毫无遗憾了。”

大将听了夫人的话,便思量设法给他升官。然而,在定员以外再任命大纳言,是不行的;占夺他人的官职,也不可以的。好,就把自己的大纳言职位让给他吧。就去向父亲左大臣请愿:

“我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虽然有许多子孙,都尚未成人,不能为祖父尽力。所以我想把我的大纳言职位让给他。要请父亲玉成其事。”

左大臣答道:“这很容易,你不需多虑。只要向皇上如此奏闻就好了。你当不当大纳言,是不成问题的。”这时势是他可以自由操纵的,所以他说这话。大将大喜,立刻向天子奏闻,拜领了源中纳言升任大纳言的宣旨。

新大纳言闻知此事,不胜欣喜,在病床中淌着眼泪拜谢。女儿落洼能使老父如此满足,功德实甚深厚。

源大纳言为了这件喜事,从病床中起身,特派使者去寺庙向神佛许愿。

寿命虽有定数,但别人都希望它稍稍延长,他自己也立愿要延长,果然有了效验。他的病略见好转,气力也有了,便从病床中起身,选定吉日入宫谢恩。把应该办理的事情分别交人办理,说道:

“我有七个儿子。然而其中哪有一个孝子能使我从今世转入来世时尝到欲喜的滋味呢?过去完全是为了在短暂时期把一个神佛一般的女儿加以疏慢,而获得了不幸的果报。两三个女儿,都招了女婿,但至今还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仅如此,还招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女婿,给我带来忧愁和羞耻。比较起来,道赖大将这个女婿,我丝毫没有一点好处给他,却如此诚心地照顾我,真使我汗颜愧悔。我瞑目之后,我的儿子和女儿,都不可忘记代我向他报恩。”他诚惶诚恐地说这话。

他的夫人听见了,心中略感不快,她想,你早点死了就好。她满肚子不快。

入宫的日子到了。源大纳言打扮得很漂亮,首先来到道赖大将邸内。正好大将夫妇都在家,他便行礼道谢。大将连忙上前拦阻,说:“这是不敢当的!”

大纳言说:“我对朝廷并不觉得多么恩宠,只有对你一个人,心中感激万分。今世看来是不能报恩了。我死之后,灵魂一定永远守护你家。”

他退出之后,又去参见左大臣,然后入宫。赠送各人的礼品,一概照例,非常丰厚,恕不详述。

从这天起,大纳言的病又沉重起来,躺在床上,反复地说:“现在我对这世间已毫无挂念,随便什么时候死去都可以了。”

大将夫人听说父亲的病已无希望,便来到大纳言邸内。父亲不言感谢,只觉得欢喜。五个女儿都来床前看护。但大纳言对于她们的照顾,并无什么感觉,只是大将夫人在他枕旁,使他心生欢喜。由于这欢喜,元气恢复,饮食也渐渐入口了。

但病势终于危笃。源大纳言在一息尚存的期间,想把家中财产加以处理。他看看子女们的性情,觉得兄弟之间感情不好,姊妹之间也缺乏亲爱,将来一定会发生争执。便叫长子越前守到枕边,把各处庄园的地契,以及玉带等物拿出来,予以分配。

就中比较珍贵的东西,都给大将夫人落洼作为纪念品。他说:“别的孩子,决不可以妒羡。即使是同样尽心孝养的人,遗产中优良的物品,总是留给身分最高的人,这是世间的习惯。何况对于长年以来一向照顾我的人,即使一点东西也没有,也非感谢不可。”他郑重其事地说这话。子女们都觉得有理。

大纳言又说:“这所房子虽然旧了,但地面宽广,环境很好。”他把这房子也送给大将夫人了。

继母听了这话,忍不住哭起来。她说:“你说的果然不错,但我不免怀恨。我和你从年轻时就做夫妻,我照料你直到六七十的高龄,全心全意地依靠你。我们两人之间又生了七个子女,为什么不把这房子送给我呢?你这办法是没有道理的。你看定子女们都是不孝的,但是请你看看世间做父母的:即使对于最没出息的子女,想起自己死后他们生活如何,也是要痛心的。大将方面,拿不到这所房子,毫无关系。大将要建造无论怎样讲究的房子,随时都可以建造起来。那三条的房子,我们用尽心血,建造得尽善尽美,也已送给他们了。儿子们没有房子,倒还无妨。还有两个已有夫婿的女儿,都没有像样的家,不过结果总是有办法的。只有老年的我和最小的两个女儿,如果从这屋子里被驱逐出去,叫我们住到哪里去呢?难道站在大街上讨饭不成?你的话岂非太没道理么?”她边哭边说。

但大纳言说:“你这话不是说我要抛弃自己的子女么?我虽然不给他们住漂亮的房子,但决不会叫他们去向人讨饭。虽然多年来靠子女服侍照顾,但做子女的总得孝养父母吧。越前守!你必须和我的一份合并起来,孝养你的母亲。讲到三条的房子,那不是我们的产业,本来是他们所有的。大将也住在这里头。我倘不把较好的东西献给他而死去,便是太不知情了。无论何人,无论怎样说,我决不把这房子传授给你们。我是命尽于今天或明天不得而知的病人,你们不要使我忧恼吧。此外,不要再多讲了。我痛苦不堪呢。”

夫人还想说些话,但子女们群集拢来,阻止并安慰她,不让她再说了。

大将夫人听了这些话,便向父亲劝请,说道:“关于这房子,母亲说的很对。我们呢,一点儿也不要领受。务请大家分得吧。尤其是,大家在这里住得很长久了,移居到别处去,是不成体统的。所以,就请送给母亲吧。”

但独断独行的大纳言,坚持不听劝告,他说:“罢了,等我死后由你们办吧。”他藏有几根世间少有的宝带,都拿出来送给了大将。

越前守等心中略感不满。但是在父亲所最钟爱的大将夫人面前,不便说长道短,所以大家默默不语。

这样,大纳言所要处理的事情,都已随心所欲地办好了。他看看大将夫人,感到欢喜,反复地说:“托你的福,我有了面子。”便请托她:“我身后,有许多无依无靠的女儿。务请你不要见弃,大力照拂她们。”

大将夫人答道:“我一定遵命。凡我能力所及,一切定当效劳。”

大纳言说:“啊,我真高兴!”又对女儿们说:“女儿啊,万事不可违背她的意旨。要把她当作主人看才好。”

他郑重地说完了这遗言,便衰沉下去。大家悲叹啜泣。大纳言终于死了,时在十一月初七日。

享此高龄,死去并不特别可悲。虽然如此,但人情总是难免,子女都哀号恸哭,叫别人听了伤心。

此时道赖大将陪着小孩们住在三条邸内。但自己天天到大纳言邸内来看视。他深恐自己身体不洁,所以站着表示哀恸。葬仪等事,他准备自己来照料。

但父亲左大臣坚决阻止他说:“新帝即位不久,你这样长期请假是不相宜的吧。”

夫人也说:“把孩子们接到这里来,则因有禁忌,是不可以的。叫孩子们留在三条邸内,你不去,也不放心。总之,你不要到此地来。”

继母孀居,大将就在自己邸内度送不习惯的生活,和孩子们做伴,寂寞地过日子。但他看见大纳言猝然长逝,就深深感到应早点多尽些义务。

大纳言命终后第三日,适逢吉日,便举行葬仪。随从大将来送葬的,有四位、五位的官员不计其数。真如已故大纳言所说,死后面目光彩无比。

在忌中,全家的人都移居在低小的丧舍中。请许多高僧在正厅里做佛事。

大将每天亲自到场,站着指挥众人。夫人穿着深褐色的丧服,天天素食,面色略见清减。大将觉得可悲,对她吟道:

袖头积泪如渊海,

我泪与卿合并流。

夫人答道:

泪多双袖重重湿,

丧服原来不会干。

日复一日,三十日的丧忌已经终了。大将说:“回到那边去吧。孩子们等久了。”但夫人说:“不要,再稍迟些,等到满了四十九天再回去吧。”大将没法,晚间依旧宿在故大纳言邸内。

光阴荏苒,转眼满了四十九日,便在正厅里举行最后的法会。这回是丧忌满期,大将的排场特别盛大。故大纳言的遗孤,各各依照自己的身分而作供养。这法事隆重无比。

法事终了之后,大将对夫人说:“好,回去吧!再住下去,又要被关进贮藏室里去了。”

夫人说:“唉,你这话好难听啊!千万不要说这种话。如果被母亲听到了,总以为我们不忘旧怨,双方感情就丧失了。母亲是父亲的替身,我以为对她也要有好感。”

大将说:“这话当然是对的。今后对于姊妹们,你也要表示亲爱才是。”

越前守听见他们即将回去,便拿了亡父决心要送给他们的东西和各处庄园的地契,赠与大将,说道:“这些东西实在是不足道的,但故人遗言如此,故必须奉呈。”

大将一看,是三根宝带,其中一根就是以前他自己送给大纳言的。其他两根,品质也并不低劣。此外还有庄园的地契和这所房屋的绘图。

大将对夫人说:“他们拥有很好的领地呢。这房子为什么不送给母夫人和小姐们?是否另外还有好的场所?”

夫人答道:“没有。这房子大家住得很长久了,所以我们不受,送给母亲吧。”

大将说:“那很好。你即使不拿到这房子,有我在这里,并无困难。为了送掉这房子,他们都怀恨在心吧。”

夫妇两人交谈之后,大将便呼唤越前守,对他说道:“我要问你:你大概知道这件事的详情吧。为什么送给我们这么多的物品呢?因为你们是大户人家,所以不好意思不送,对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