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9章 ?紫雪融霜暖·锡盒锁胶痕【1 / 2】

强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陆砚生袖中滑出本蓝皮簿子:\"这是晚生上月抄录的龙江关船引。\"

他翻开泛潮的纸页,\"汪家三艘沙船报的是运棉,实载桐油八百桶、生丝一千五百担—按《大明会典》,私运军需物资当杖一百,流三千里。\"

知意忽觉掌心紫雪丹微微发烫。

她记起父亲书房有本书蚕病篇有载,紫雪丹药性畏潮,需用生石灰裹存——汪家船舱若真垫了石灰,那些桐油桶怎会洇出水渍?

\"父亲且看!\"

少女顾不得闺仪,将荷包掷出车窗。

\"紫雪丹遇潮即化,汪家船底的桐油桶\"

话音未落,汪承宗突然暴起,宝蓝潞绸如夜枭般扑向荷包。

陆砚生蟹壳青衣袂翻飞,锦袋中的桑苗契书迎风展开,正露出户部尚书方钝的朱批。

汪东主收势不及,竟将契书撕作两半。

\"撕毁官牒,罪同欺君!\"

沈明允声震码头,远处城楼谯鼓恰敲三更。

陈璠软轿悄然后退半丈,蟒纹轿帘严严实实垂落。

陆砚生弯腰捡起残破契书,自怀中取出个锡盒:\"晚生备着鱼鳔胶呢。\"

他蘸着江风里的水汽粘合纸页。

\"听闻汪东主在苏州设有裱褙铺?这等手艺该是熟稔的。\"

汪承宗突然狂笑,腰间碎琉璃叮当乱响:\"黄口小儿!你当应天巡抚的改棉令是儿戏?\"

他自袖中抖出卷黄绫。

\"此乃严阁老亲笔书信,命江南各府广植木棉以供九边将士!\"

沈明允身形微晃,官靴陷入桐油渍里。

知意急得攥断帕角——严嵩手书堪比圣旨,父亲这七品推官如何抗衡?

\"严阁老明鉴。\"

陆砚生忽然对着京城方向深揖。

\"晚生这批桑苗原是栽在江西卫所屯田。\"

他自袖中又取出一函。

\"这是宁王之后朱统鑍亲笔,愿以废藩之地试种新桑。\"

码头倏然死寂。

当年宁王谋反伏诛,其族裔虽得保性命却成禁忌。

汪承宗手中黄绫忽如烫手山芋,陈璠轿中传出瓷器碎裂声。

\"好个陆三郎!\"

沈明允突然朗笑,笑声惊起夜栖的白鹭。

\"本官倒要请教,这十万桑苗如何过得了鄱阳湖?\"

陆砚生指尖拈起片残桑叶:\"晚生雇的是都昌陈氏的粮船。\"

他转向汪家沙船。

\"与汪东主运棉的船队同日发舶,正巧在湖口遇上备倭水师。\"

知意忽觉天旋地转。

她忆起上月随母亲往天妃宫进香,见漕船桅杆如林遮住半江,原来那时陆家船队已悄然过境。

汪承宗突然闷哼一声,宝蓝绸衫前襟洇开暗红。

那赤膊棉工趁机高喊:\"汪家强占桑田时,打杀我堂兄的血衣在此!\"

一领染褐的短褐掷在青石板上,惊得轿夫连退三步。

陆砚生忽然走近车窗,突然转身,什么也没有说。

知意心跳如擂鼓,借着灯笼红光细辨叶脉。

那齿痕排布竟似松江府舆图形状,叶尖处一点朱砂痣般的红痕,恰落在黄浦江淤田位置。

\"来人!\"

沈明允突然喝令,\"取本官刑名匣来!今日便在这十六铺码头开临时公堂!\"

鹭鸶补子迎风展开,八名衙役轰然应诺,惊得汪家船头锦旗委落在地。

陈璠软轿悄然退至战船阴影处,轿帘缝中忽然射出道寒光。

知意惊见陆砚生背后闪过个穿油绸褂子的身影,手中匕首正映着汪家船头的琉璃灯。

\"小心!\"少女顾不得闺训探身欲出,却见陆砚生反手甩出锡制鱼鳔胶盒。

那刺客踩中桐油滑倒,匕首竟将汪承宗玉带彻底劈断。

混乱中,陆砚生忽然贴近车窗低语:\"今夜丑时三刻,龙华寺后古桑园。\"

温热气息拂过耳畔,知意鬓边木樨绢花突地一颤,落下片金箔制的花瓣。

江心忽传来沉闷钟声,三艘乌篷船悄然泊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